韌性社區我作主 沒有人是局外人
👉社區自救,能救出70%的民眾;👉地方政府能救出20%的民眾;👉中央政府的搜救隊能救出最後的10%;👉若超過救援的黃金時間,能救出的人數幾乎是0。沒有人比我們更了解自己的社區,因此,當災難來臨時,若能發揮在地優勢,就能有更好的減災效果,自己的社區自己救,讓我們凝聚社區能量,實踐永續防災!
👉社區自救,能救出70%的民眾;👉地方政府能救出20%的民眾;👉中央政府的搜救隊能救出最後的10%;👉若超過救援的黃金時間,能救出的人數幾乎是0。沒有人比我們更了解自己的社區,因此,當災難來臨時,若能發揮在地優勢,就能有更好的減災效果,自己的社區自己救,讓我們凝聚社區能量,實踐永續防災!
在紀錄片《拔一條河》中,我們看見一條繩子可以拉起全村的心,也看見八八水災後高雄市甲仙區的韌性,他們說:「要透過參與,才能讓最壞的年代變成最好的年代。」培養社區防災韌力,需透過居民的參與,使自助、互助力量成為社區真正的幫助。一起來看看台北市南港區舊莊里和萬芳社區,如何在防災歷程中譜寫自助互助的故事。
台灣是天然災害的高風險地區,建立具有防救災功能且永續發展的社區勢在必行。居民自助互助培養應災韌性,在社區營造的基礎上推動防災;政府由上而下支持並深化防災工作;而NPO組織不只是災時救援,更要在平時做好培力,將原本的社區服務工作與社區防災結合,大家一起讓社區better and better!
這些行動力十足的醫生,因為看見高齡社會的需求,投入在宅醫療。他們走出醫院、走入社區,結合各方資源,為行動不便的個案提供到府看診服務,不但讓照顧者多了一些喘息的空間,也讓被照顧者可以留在熟悉的環境就醫,讓個案可以有尊嚴的接受治療。
在地老化與讓照顧社區化,是台灣長照2.0 服務的重要挑戰,尤其是在卓溪鄉這個是偏鄉也是原鄉的地區,面對卓溪鄉社區整體照顧的困境,花蓮門諾醫院是如何讓僅有10%的長照覆蓋率,大幅提升至80%呢?除了讓青年返鄉,創造在地就業機會,也為當地長者注入新的生命力外,花蓮門諾醫院還作了哪些努力?社區力邀你一起來看看。
在你居住的社區當中,也有這樣一間通往家的診所,以及行動力十足的醫師嗎?在宅醫療強調家是最好的病房,是一種以社區為基礎的整合式照顧服務,它連結照顧與醫療,把服務專送到家,為行動不便的患者與照顧者帶來希望。
因應高齡少子化照顧需求,居家護理成為社區照顧的好選擇,然而不只是身體需要照護,長者的心靈也需好好守護,透過關懷陪伴,可以共同尋求長者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其實照護人力不一定要向外尋求,期待在鄰里間落實社區照顧的永續理念,能成為最有效率的照護模式,為居護長照升級帶來新契機。
居家護理可讓個案在家中享有專業照顧,讓個案從躺到坐、坐到站、站到走,並能走出客廳、走入社區,也能紓解未來人口急速老化後病床不足的現象,增進社區照顧能量。因應長照2.0的推動,新北市去年也與居家護理所合作推出連攜式服務,整合醫療與照顧兩端,落實鄰里照顧,並朝向自立支援的照顧精神,達到在地老化安終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