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重拾老年經濟安全失落的最後一塊拼圖》

醫療進步大幅增加人類的平均壽命,但不少老人因為離開職場,加上醫療及照護需求漸增,以及自己的孩子也陷入薪資漲幅趕不上高物價,難以養育父母,「老年貧窮」的現象越來越普遍。不少國家已推出幫助銀髮族就業的措施,讓有志重返職場長者能再就業,台灣的長者就業該如何超前部署,就業機會又在哪裡?閱讀《社區力點線面》本次專題,一起重拾老年經濟安全失落的最終拼圖吧!

高齡就業不必強求企業買單 社區反而是出路

為鼓勵雇主僱用中高齡及高齡者,《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已於2020年正式上路,但銀髮族在找工作的過程中,仍是屢屢碰壁。原因是一來,台灣的就業市場屬於高強度,不夠具有彈性;二來,很多企業普遍認為高齡者體力、視力、速度及效率都不行,無法應付複雜且強度高的工作。如果當前企業的再就業環境尚未改變,想覓得一份工作,有個收入支應日常開銷的銀髮族,又該何去何從呢?或許,答案就隱藏我們的社區中。

社區共生、世代團結 用社會創新的視角打造銀髮就業天堂

人口老化正已席捲全世界,孩子愈來愈少,老人愈來愈多,世界各地幾乎都是如此。當這波「銀色海嘯」來襲時,不少國家早已有備無患,有的國家將「社區」改造為長者展現專業的就業舞台;有的國家透過社會創新帶動銀髮微型工作;甚至有的國家早已超前部屬,制定完善的政策並連結豐富的資源,幫助50+世代對老年生活有所準備。閱讀本文,來看看這些國家如何用新思維、新觀念和新視野,讓銀髮族活出專屬他們的「創意高齡」。

社區開發微型工作 阿公阿嬤歡喜來報到

社區不只是個讓長者安身立命、得以終老的場域,更是讓長者能貢獻一己之力且獲得報酬的地方,宜蘭縣員山鄉的內城社區一輛輛「鐵牛力阿卡」載著遊客,穿梭在田園小徑間,駕駛都是55歲以上的叔叔伯伯甚至是爺爺級,他們還擔當導覽員,引領遊客認識社區,類似這種在社區中的微型工作並非是單一案例,花蓮縣壽豐鄉的牛犁社區也發展出青銀共創的銀髮產業。有人說年紀大還在工作就是老歹命,看看本文,或許你會有不同的想法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