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欣芳

在近期歐美社會,一種創新職業「退休教練」(Retirement coach)正逐漸興起。這些教練專為即將退休的人提供財務、健康與生活的建議。然而,甫從政府機關退休的48歲謝守悅(化名),並不特別尋求退休生活的相關建議,因為她年過七旬的父母,退休後活躍於社區服務和志工參與,早已為她展示活力充沛的人生下半場樣貌。

 

謝守悅說:「當時我決定提前退休,同事和主管都覺得可惜,但我的父母卻相當支持。他們的生活樣貌啟發了我,讓我相信,即使離開職場,生活同樣能充滿意義。」因此,2022年底退休後,她跟隨父母的腳步擔任志工,協助視障朋友運動,同時也藉由閱讀和探索身心靈領域過程中,尋找其他實現自我價值的可能性。

 

對謝守悅而言,退休並不意味著結束,更像是一種開展無限可能的契機。在過去職業生涯中,是一位負責踏實、兢兢業業的中高階主管,多數時間都投入工作。因此,當步入退休階段時,她開始思考:「我一直以來個性都相當內向,加上工作性質的影響,需要嚴肅對待工作和周遭人事物。或許退休後,我能重新找回那個隱藏在我內心深處的小孩。」

 

一次偶然的機會,讓謝守悅發現「基督教芥菜種會」和「「PlayMe玩偶的家」,將在台北市萬華區龍山文創基地,舉辦「樂齡玩聚站」特展,該展覽回應芥菜種會「50+熟齡培力計畫」的目標,正在尋找中高齡的展場主理人,負責展場導覽、工作人員訓練,並和參觀的長者一同享受玩具帶來的樂趣。

 

謝守悅笑著說:「在所有可以喚醒內在小孩的事物中,有什麼能比玩具更能激發幸福感呢?我非常認同這個策展理念,尤其是我渴望嘗試新事物,有更多機會與人互動。即使沒有任何展場經驗,我依然鼓起勇氣應徵,最後竟然也錄取了。」

在台北龍山文創基地舉辦全台首發「樂齡玩聚站」,熟齡的工作夥伴開心體驗樂齡玩具。(照片來源:陳世豪)

 

從一個嚴謹規範的公務機關轉型到創意充沛的展場工作,謝守悅坦承,初期還是會感到壓力。但很快地,她就以樂觀態度面對每項挑戰,堅持正向的信念,並鼓勵自己:「既然我希望擁有一種不同於從前的生活,那為什麼不努力嘗試實現呢?」

 

過去謝守悅的生活規律,每天家裡、公司兩點一線,職場儼然成為她的舒適圈。退休某種程度像是跳出舒適圈,難免會帶來一些不適感。談及這種不適感,她坦承,確實是有的。過去,她像是社會機器裡的一顆小螺絲釘,儘管脫離機器,帶來某種程度的自由感,但長期被工作制約的人們,退休後仍會在某些時刻感到空虛,需要重新看見自我價值。

 

即使退休後需要調適心境的改變,謝守悅依然堅信,這種不適感只是過渡期,未來仍有可能以不同方式發酵、轉化或發展。無論如何,她並不後悔提早退休。

 

退休後的再就業對於許多中高齡者而言,其實備受挑戰。謝守悅分析,雇主和中高齡勞動力之間存在的隔閡,可能源自於年齡差異或求職者適應問題。有些中高齡者已適應退休生活,重新進入職場需要時間調整心態。另一方面,雇主對於中高齡者可能存在某種偏見和疑慮,因此,開啟雙方的對話和理解,將會是解決隔閡的重要關鍵。

 

今年謝守悅參與樂齡玩具站特展工作,讓她發現在企業和中高齡者之間,若存在如同芥菜種會的角色,協助與企業溝通,並幫助中高齡者培養再就業的信心,當企業能回應中高齡者就業需求,並願意透過職務設計,給予就業機會,將能讓台灣社會創造出更加銀齡友善的環境。

 

儘管過程中或許存在困難,例如中高齡者可能被局限於勞力密集的工作,缺乏機會從事更具挑戰性的工作,或由於體力限制,無法長時間工作甚至加班。但謝守悅認為,就如同芥菜種會50+熟齡培力計畫的目標,此次邀請中高齡者擔任工作人員,那麼百工百業及政府部門,也能嘗試跨出第一步,透過設計工作內容,招募合適的退休族或中高齡者,一起為即將步入超高齡社會的台灣做出準備。

 

謝守悅表示,即使50+熟齡培力計畫推展的服務,不一定能立即為所有中高齡者找到合適的工作,或解決現在嚴峻的缺工問題,但至少也幫助企業與中高齡者開啟良性互動的一扇門,並增加不同世代理解與交流的可能性,參與計劃的中高齡者也能感受到自己與社會仍緊密連結。

 

展望人生下半場,謝守悅並不將眼光放在遙不可及的未來,而是專注在當下,她說:「我能夠做什麼,我就盡可能地做,把握每一次的機會和嘗試,就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