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欣芳

「辛勤的汗水與努力,卻換來一地的徒勞無功。」在台南玉井、南化一帶種植芒果的農人呂伯伯,務農數十載,經歷過無數次的天然災害,看盡大自然的殘酷。每年他都帶著緊張且期待的心情,盼望辛勤能換來應得的豐收。有時願望得以實現,有時卻也因難以掌控的天氣而失望。

 

這些年來他看透大自然的千變萬化,但卻從未發現真正殘酷的是世事無常。2021年,呂伯伯的獨子經常感到疲憊與不適,他們最初以為是因為農務過於繁重,只要讓兒子多休息就能康復。然而到了年底,他們才驚悉兒子罹患末期肺癌,情況並不樂觀。為了支付昂貴的醫療費用,年近七旬的呂伯伯和妻子動用多年辛勤攢下的積蓄,放棄退休頤養天年的願望。

 

在重要的生命關頭,呂伯伯一家沒有盼到好消息,兇猛的肺癌很快就無情地帶走家中重要支柱的兒子。呂伯伯女兒呂姿緩說:「爸媽年輕時很努力地工作供我們受教育,突然碰到這件事,讓爸爸覺得很哀怨,好像忙了大半輩子,最終只是徒勞一場。」

 

頭頂烈日,揮灑汗水,呂伯伯小心翼翼地照顧自家的農作。(照片來源:呂姿緩)

 

這場變故讓呂伯伯消沈許久,總是悶悶不樂。父親的轉變,讓已經嫁到北部並且育有兩個孩子的姿緩看在眼裡,她在平日繁重工作之餘,主動擔下哥哥的工作,幫助父母銷售農產品。

 

在姿緩的觀察中,務農曾經是一份能確保家庭溫飽的工作。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的蛻變,物價持續上揚,水果價格卻未同步調漲,形成兩極的落差。更進一步地說,中國大陸對台灣農產品的禁銷令加重此一困境,農民們的收入不再如過去般穩定。

 

大多時候,呂伯伯種植的水果都是由中盤商收購,但這種單一銷售通道往往使得價格談判空間相對有限,農民幾乎沒有談價的話語權,價格高低別人說了算姿緩回憶,過去哥哥也曾嘗試開發其他銷售管道,但多數平台會要求農民先交貨,再以月結的方式交付貨款

 

這種方式被呂伯伯果斷拒絕了,年輕時他曾幫中盤商工作,向村子各個農家收購芒果,但卻遇到中盤商未即時支付貨款,甚至避不見面,呂伯伯因此損失上百萬。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此後他對月結貨款感到相當不放心,也因此只能仰賴非以月結方式交易的中盤商

 

姿緩從小看著父母親辛苦務農,拉拔孩子長大。在她心中農人有著過人的心理素質,他們更堅強、更具韌性,更不輕言放棄,但卻缺乏一種能讓付出與收益成正比的資源和管道。她回憶起曾經有一年因為颱風,農損高達50萬,但母親只淡然地說:「這也是沒辦法,我們就是吃這口飯。」便打起精神整理颱風過後的一片狼籍。

 

儘管去年經歷喪子之痛,但姿緩的母親仍堅韌不拔,勇敢面對生活的挑戰。在農忙之餘,她仍像過去一般,積極地參與社區大小事務,籌辦婦女會的活動,關懷當地的長者,擔任行動醫院的志工。她組織社區旅遊、終身學習課程,並邀請街坊鄰居一同清潔社區,持續關懷身邊的人事物。

 

姿緩深有感觸地說:「爸爸和媽媽對社區鄰里都相當熱心,或許他們有的不多,但他們總希望將自己擁有的,也分享給更多人,而且從不要求回報。這樣的態度對我們的生命產生很大的影響。」

 

就在今年六月,農業經濟學者李武忠在《工商時報》提到:「今年由於芒果盛產,較去年產量增加近一倍,預期將會對產銷造成極大壓力。」面對這樣的形勢,姿緩也積極地希望為父母找到更多元的銷售管道,期盼能稍稍緩解這股壓力帶來的影響,並為父親找回久違未見的笑容。

 

在以父母及哥哥名字,各取一字,命名為「花達村」臉書專頁上,姿緩努力地推廣父母辛勤栽種且精心照料的芒果。她期望透過網路平台,能讓更多人品嚐到父母付出汗水與努力的成果——符合農產品外銷的嚴格規範,且不含生長素的美味芒果。更重要的是,透過芒果作為媒介,能將父母對土地的熱愛,以及面對生命難關的韌性傳達給更多人。

更多了解相關資訊

 

符合農產品外銷嚴格規範的芒果,每一顆都是炎炎夏日的最佳伴侶(照片來源:呂姿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