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11年英國風險管理顧問公司 Verisk Maplecroft所做的「自然災害風險圖譜」中,台灣遭受天災的風險高居全球第4,被歸類為「極高風險」國家【註1】;加上近年來氣候變遷與人類對環境的破壞,也使台灣一旦發生災害,死傷人數與財物損失都極為驚人。

翻轉水患的西鎮經驗

台灣位處於太平洋地震帶和西太平洋颱風必經的路徑上,本身就是地震、洪水、土石流等災害的「熱區」。而位處台灣西南部的雲林縣大埤鄉西鎮社區,從其舊地名「西鎮潭」即可知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經常淹水的地方。地方上有3條排水溝匯聚,淹水時就是汪洋一片,哪邊是農田、哪裡有路,完全看不出來。

為了防災,西鎮社區於2012年參加水利局的「水患自主防災社區」平台,成立了社區防災組織,災時協助居民疏散、關心住戶安全、指揮車輛交通等;也幫助居民瞭解淹水來源,並設有水尺以觀察警戒水位。政府單位看見他們推動成效良好,便補助經費添購志工裝備如專業雨衣、指揮棒、手電筒等。也因為社區平日就與公部門保持聯繫,所以政府單位瞭解狀況,災害來臨時能夠給予實質幫助。

除了設立防災組織,西鎮社區也將防災經驗編撰成社區教材以教育下一代,讓防災變成社區文化之一。非常重視防災的日本,從幼稚園起就開始教孩子防災,包括學習如何避難、找到協助自己的人、如何在災害與家人聚集,以及政府可提供的協助等。透過平時常態的演練,防災已成為一種反射動作,當災害來臨,孩子便能即時反應。

金牌農村西鎮社區「走」出自主防汛新格局(照片來源:雲林縣政府)

非工程措施  成為居民安全守護牆

為解決台灣西南部地區水患問題,過去幾年水利署積極推動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然而在全球暖化極端氣候下,如莫拉克颱風長延時、區域廣的洪水,或是凡那比、梅姬颱風連續性的暴雨,未來恐成常態,許多水利設施已難因應;再加上氣候變遷、海平面上升、地層下陷等問題,讓許多防範措施再也無法抵擋災害,因此加強洪水預報、疏散及避難等非工程措施,成了居民生命安全的守護牆。

很多災區的民眾都是水淹上來了才開始搬東西、疏散,接著就等水退、清理家園,但其實有很多事可以預先準備。包括知道自己所處的地區是不是淹水區?可以先有哪些預防措施或是逃生路線?從何得知雨量及河川的警戒資訊等,都是平時能加以瞭解的。

2018年的823水災,嘉義的淹水狀況(照片來源:朴子民意觀察站)

防災 必須以社區為主體

曾任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主任,長期投入在社區防災工作的陳亮全教授表示,防災必須以社區為主體,經由居民參與跟培力的過程,凝聚社區的共識與力量,一同找出社區的致災因子與操作應對方式,如此才能逐步打造防災社區。「很多人或許覺得防災為什麼不交由政府來做?的確,政府所擁有的防救災資源遠多於民間。但根據統計,台灣在災害發生時,社區若即時自救,能救出70%的民眾;地方政府則能救出20%的民眾;中央政府的搜救隊或許也能救出最後的10%;而一般民眾在電視上所看到的國際搜救隊,由於已過救援的黃金時間,能救出的人數幾乎是0。」陳亮全說。

由此可以瞭解,災後隨著時間的流逝,民眾生還的機率就會不斷降低。而能在第一時間就在社區中投入救災的,就是社區居民本身。因此陳亮全認為,若平時就讓社區更有力量,災害發生時就有機會降低民眾的傷亡。

其次,對於社區的問題,社區居民會比外面的人更加瞭解。陳亮全認為,以專業的防災知識來說,政府或是學者專家當然比社區居民懂得多;但是社區本身的災害史,或是哪些地段可能會發生哪些災害,專家學者不見得會比在地居民清楚。「我最近投入原鄉防災,許多有關部落過去的情形,是以傳說或歌謠來流傳。例如某地曾經崩塌,他們的祖先會形容這個地方長了很多赤楊(先驅植物),來表示其土質較為鬆軟。」因此在社區中住了幾10年,甚至好幾代的居民,若平時願意一起投入社區防災,根據在地優勢,再配合科學的防救災知識,其成效並不會輸給專業。

而防災要以社區為主體的第3個原因,則是唯有透過社區,物資才能提供給真正需要幫助的人。陳亮全指出,在災害發生時,外界救援物資大量湧入,但唯有社區本身才知道資源要如何分配。「很常看到的情況是,我們把救援物資放在社區的某處,讓有需要的人來拿。但行動不便的長者、弱勢、重災戶可能連家門都出不了,要怎麼來拿?」

因此,社區平時若有力量,並為可能的災害做準備,便能在災害發生時,即時將物資輸送到社區內各個需要的角落,傳遞給真正需要幫助的人,也才能真正降低災害所造成的衝擊。

從以上這3個原因,可以看出要達到社區防災的共同前提,就是在平時讓社區有足夠的力量。這樣的力量,指的是社區有足夠的共同體意識、軟硬體環境,以及社會力與產業力等,才不會在災害來臨時被擊垮。社區防災不是單純災時的疏散避難,而是包含災前的防災與減災、災時的救援與疏散,以及災害後的復原與重建等,才能打造出能與災害共生的韌性社區。這樣的一整套體系,也不是獨立運作,而是建構在社區營造的基礎上,與其他社區工作相連結。

 

社區自主防災 凝聚共識最為首要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劉怡君博士也表示,社區自主防災並非指政府不必做事,而是因為政府無法全盤幫忙,也不可能在第一時間提供最合適的幫助,因此社區要能自主,並且互救互助,有能力的人幫助沒能力的人,把災害的風險降到最低。

除了社區自主、互救互助外,劉怡君建議社區整理過去的災害經驗,作為未來防範災害的借鏡。防災過程中需與社區居民積極且密切的溝通,一同進行防災對策研擬,並協助社區防災組織編組,以達到社區自主防災的目的。而共同啟動社區自主防災意識,以凝聚全民自主防災共識,是最為首要的關鍵。

2018年12月基督教芥菜種會邀請劉怡君博士帶領台南北門防災工作坊(照片來源:陳佳楓)

【註1】資料引用自 Natural Hazards Risk Atlas 2011

👉 延伸閱讀:安全城市嘉年華會 北中南同步舉行 

 

 

社區力點線面編採團隊

記者|盧明正、張以牧、陳佳楓、吳素華

責任編輯|胡善慧

 


▸▸捐款支持▸▸

☛|「芥助網」社區工作服務計畫|☛

☛|社區防災韌力培力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