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佳楓、盧明正
有一位居服員到家幫獨居的女性個案洗澡,並陪伴聊天,一起觀賞滿牆的親人照片及書信卡片,這位居服員成了當天唯一和個案碰面的人,這種沒有血緣關係的「親人」,成了現代社會的照護新需求。而醫院和家庭醫師合作的居家護理模式,使得五成的患者不必住院,創造了更好的社區照顧基礎建設。
拒絕等待死亡 尋求意義價值
2017年時,聯順居家護理所所長汪秋蓉看到一個長期被困在二樓的阿嬤,因不能出門而憂鬱,她便開始想辦法幫助阿嬤走出去。她告訴阿嬤:「我們一起走到菜市場,妳請我吃東西好嗎?」阿嬤覺得這是不可能的任務,因為一直以來,她一天走的路不超過20步。
為了幫阿嬤走出家門,結合了營養師及物理治療師,透過居家動線的設計,讓阿嬤從每天原地踏步80步開始;到了第3個禮拜,阿嬤真的可順利下樓,並拿著助行器到外面行走;再過不久,阿嬤終於達到了走到菜市場,請汪秋蓉吃東西的願望。
這次的經歷,讓汪秋蓉立下一個志願,希望長者們老了不是等待死亡,而是能尋求存在的價值。
芥菜種會納入時間銀行 一起攜手共老
多年推動社區工作的芥菜種會東區服務中心,於2011年在花蓮縣新城鄉成立長者社區服務據點,服務內容包括健康促進、社區活動課程、衛教宣導、共餐、園藝輔療、居家關懷訪視等。
芥菜種會東區服務中心主任吳雅琴表示,透過C級巷弄長照站的服務模式,當長者有照顧需求時,便可以連結A級或B級服務據點,由個案管理師評估給予長者最適合的服務需求,甚至可以快速轉介與銜接長者安置程序,延緩長者身體上的失能程度,減少進入受照顧體系的時間。
吳雅琴指出,現今照顧服務人力不足,因此鼓勵提早預備,例如參加照顧服務課程,瞭解居家照顧理念與技巧,不僅可以照顧社區長者,也是為自己或家人的未來做準備。而在課程中透過互助學習,可以凝聚社區情感,並納入「時間銀行」服務系統,形成「攜手共老」概念,讓互助合作的精神可以不斷循環,使社區照顧得以永續經營。
「社區的人照顧社區的人、大家彼此互助合作是必然的趨勢。」吳雅琴表示,許多長者並不希望自己被安置到其他地方,而是希望能夠在自己的社區裡安享晚年,甚至是老有所能及老有所養,發揮自己原有的專長,在社區裡「活躍老化」直到終老那一刻。社區是長者生活且熟悉的地方,透過社區的人服務自己人,這種方式就是服務在地化,更能貼近長者的需要,同時也能兼顧到長者的家人,讓社區充滿人的存在與價值感。
借鏡北歐國家經驗 找尋台灣銀髮生活
在挪威,有退休準備學校,提供成人退休到死亡需要預備的課題與教學;丹麥舉辦老人奧林匹克運動會,競賽目的不是為了爭第一,而是活動筋骨;荷蘭有祖母俱樂部,祖父、祖母都能來當志工,尋找新的自我定位。
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002年提出「活躍老化」的觀念,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國政府衛生體系也號召加入此健康工程,帶動社會及社區一起推動這個理念。
多次考察與報導北歐國家的公共電視記者周傳久表示,從學理上或政府制度上分野,我們並不能把人分為健康、亞健康【註1】或不健康的,而「活躍老化」也不一定是針對健康與否的人,就算是躺在床上的人也需要抓住機會來「活躍老化」一下。他在著作《北歐銀色新動力》一書中,不斷強調社區的老年照顧生活應著重在觸發生命價值,文中多次提到國外安養機構不是在硬體方面加強,也從長者的五官感覺入手,如此才能讓長者享有如在家裡一般的美好處所。周傳久表示,雖然每一個國家都有其自己的文化,但是什麼樣的照顧才是適合自己的生活環境與方式,這些都需要主客觀的省思與討論;任何人都希望自己能夠參與生活討論,這是超越不同文化的決定,沒有哪一個國家而有所差別,並且需要與時漸進地分析其價值性,以確立權利義務與責任關係。
自古以來,華人社會以順從為孝親之道,年輕時服從於長輩的權威,等到自己老了也要晚輩如此順從,甚至視照顧長輩為理所當然之責任,這種權利循環關係被譽為「倫理」。然而這種關係在西方國家較不常見,長年觀察西方國家社會型態的周傳久認為,一個人尊敬自己的長輩是沒什麼好爭議的,然而長輩不要落入「子女孝順」的弔詭中,以為自己到了一定年齡就要展現權利。其實,人與人之間的尊重是超越年齡與地位,不管自己幾歲都可以去幫助別人,特別是長輩自己可以做的事情,不一定要晚輩來做,而是要想成這是為自己的健康而做的。因此,與其說平等不如說是尊重,是人與人之間彼此幫助,也是維繫人的價值觀意義。
北歐國家推動老人照顧及服務理念,包括社區整體照顧「托育、長照、就業三合一政策」,簡稱「三合一照顧政策」【註2】。周傳久認為,一個社區要能資源共享及創造多贏的共識,對於生活在社區裡的長者來說,即使超過60歲可能依然具備生產的能力,甚至也有創新的可能性,重點是要能夠維持正常的生活節奏與人際關係。
「老年不等於從職場退休後的生活階段,而是均有其獨特價值。」周傳久也在《北歐銀色新動力》最後一章「高齡化社會的因應對策」為台灣社會提出建言,包括政府要帶動社會對老年觀念的轉變,強調老人不等於病人,還要持續提供終身學習資源,讓老人可以繼續貢獻社會、維持獨立自主生活,以增進生命意義;公共媒體應呈現不同處境老人的生活樣貌,讓政府政策透過公共論壇得以受到討論與修正,不論居住在城市或鄉村的長者都應受到相同對待;營造創新服務與整合平台,推動老人醫學,讓每一位長者都能獲得良好照顧,使社會朝向公平、民主、創新方向發展。
引進博祖克居護模式 傳遞永續分享理念
雖然社區在地照顧是必然趨勢,居家護理仍面臨缺乏人力投入的困境,以及基層照護人員和管理經營階層的互信溝通等。如何讓照顧者、被照顧者和居家護理所多贏,達到以較低成本、提供更好服務,看似一個不可能的任務。
類似的困境十幾年前也發生在荷蘭,然而當地一家非營利的居服公司「博祖克」成功扭轉困境,他們有近萬名的居家護理師,營業額達三億歐元以上,且將盈餘分享給基層的居護員們,因此成為千人以上的企業和經營效能最佳的組織。
博祖克致力跳脫傳統社區照顧科層制度,找出最務實的服務途徑,創造互相學習、彼此尊重的組織文化。居護員一組6到8人不等,沒有上級的監控和指示,去除科層制度,轉為自主經營、就近服務。台灣有很多單位曾至荷蘭博祖克參訪,其中,汪秋蓉的團隊即於2018年引進了博祖克的居護模式,落實在社區間提供365天、24小時的全人照護服務,由居家護理師領導小組,搭配個案管理師與居服員,進入社區,與社區共活共生,協助個案在家自立及復能。
汪秋蓉表示,待此服務模式成熟後,希望能變成一個共享平台,將經驗傳承給台灣更多單位。因為長照的需求很大,需要有足夠的居護員人力,也只有做到鄰里照顧,才能落實社區照顧工作。期待這樣的服務模式會是居護長照升級的新契機,可以進一步解決照顧人力的困境,讓這種永續跟分享的理念,成為社區最有效率的照護系統。
【註1】在中國大陸,亞健康(subhealth)是指人處於健康和疾病之間的一種臨界狀態,人的心理或身體處於混亂,但並沒有明顯的病理特徵。這個詞語是起源於中國,但只在中國流行,國際間並未使用。(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註2】資料來源:劉毓秀教授主張「轉化北歐經驗之台灣新思維」,2016年。
責任編輯:胡善慧
▸▸捐款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