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USR進社區—找到微光就能找到孩子
「微光盒子」原本是政治大學USR「興隆安康.共好文山」計畫中,由政治大學學生自主發起的兒少陪伴團體,在2021年8月申請成為協會,從學生自組社團晉升為一個非營利組織(NPO),展現微光盒子要在社區內永續推動社區發展的決心。透過政大師生投入與社區夥伴一同合作,讓安康社區家庭有更好的支持系統,一起打造出更友善、更永續的文山大學城。
「微光盒子」原本是政治大學USR「興隆安康.共好文山」計畫中,由政治大學學生自主發起的兒少陪伴團體,在2021年8月申請成為協會,從學生自組社團晉升為一個非營利組織(NPO),展現微光盒子要在社區內永續推動社區發展的決心。透過政大師生投入與社區夥伴一同合作,讓安康社區家庭有更好的支持系統,一起打造出更友善、更永續的文山大學城。
英國倫敦、巴西聖保羅、美國德州奧斯汀等城市,30多年來政府一直將資金挹注於公共藝術,它除了讓市容變得美觀,從社區發展、交通、心理健康和經濟效益等層面來看,公共藝術還具有哪些不為人知的魔力呢?讓我們從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費城的壁畫藝術看起,一一揭曉公共藝術對城市和居民帶來的正面意義。
如果民主即是集體做主,那麼實現民主自治的旅程中,參與式預算也不該排除社區裡的兒少。兒少對社區有時也有獨到的觀察,他們更真誠且勇於夢想,例如:有次與孩子們討論社區公共需求時,有孩子認為社區需有醫院或診所,方便阿公阿嬤看病,這想法很快就獲得其他孩子的附和。一個小小偏鄉社區很難實現這個夢想,也因為不容易實現,所以「大人」往往變得連作夢都不敢,勇於提出夢想的孩子,在社區追求民主自治的過程中,不能也不該缺席。
1990年代後,台灣男性娶外籍女性人口暴增,依據內政部移民署公布資料顯示,至2018年12 月底外籍與大陸配偶(以下統稱新住民)在台總人數已超過54萬3,807人(註一)。新住民因跨國婚姻移居來台,面對生活適應、及社會刻板印象與歧視。30年過去,新住民不僅融入台灣社會,更深耕社區。嶄新樣貌,需要拆掉圍籬、敞開心胸,才能瞥見晴天。
新住民在克服生活習慣、語言差異和文化衝擊後,越來越多新住民不僅愛護自己家人,也將關懷的觸角伸及社區,社區裡大小事務:巡邏巷弄、關懷獨居長者、社區防災或避難,都能見到他們的身影。來看看台灣首位外籍鄰長和陸配里長公共參與的心路歷程吧!
近年來政府積極協助青年們回鄉創業,希望幫助地方產業升級、人口回流並增加就業機會。但在地方創生的領域,創業從來並不容易,有的人辛苦打拼,希望創造屬於地方的烏托邦,有的人努力研發屬於故鄉的新產業,更有的人為了心中農業的理想,咬牙切齒地撐過每一天,當然,也有人撐不下去,只好默默離開,地方創生這時也只能無奈地變成地方創傷……
從事地方文化工作如同一個拼圖的人,在茫茫的人群中找出支離破碎的碎片,在過往的遺跡中挖掘遺漏的記憶點滴,為了讓歷史更為逼真,地方文化工作者必須懷抱夢想,保持理想,鍛鍊耐心,才能在殘缺不齊的資料中,耙梳出更接近真實的人文資料和歷史紀錄。
在印度超過一半的人口生活在沒有自來水,或給水和排水系統的環境中,因此必須花數小時走過險厄的地形取得井水。英國的格拉斯哥大學(University of Glasgow)電腦科學家阿莫(Amol Deshmukh)博士想透過研究科技來幫助農村低收入村民的生活,2019年11月他造訪印度南部Ayyampathy村,和他的團隊將名為赫斯基(Husky)的機器人送去幫助村民完成每日取水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