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

我們很習慣將年齡作為判別一個人懂事與否的重要指標,但年齡只不過是個相對而非絕對的概念,比方說剛出生的嬰兒不懂語言、讀幼稚園前的兒童不識文字、上學之後的孩子欠缺生活經驗,這些都是必然,但他們終究會因為學習而不斷成長,也是必然。因此,除非不具備學習的基本條件與能力,否則兒童、青少年若因年齡較小,就被成人認知為「幼稚」,進而剝奪他們的學習、體驗的機會,這是社會集體的失職。

筆者不只一次聽聞,因為索討財物不成,而對老父老母動粗的社會新聞,但現下身邊就有個8歲稚齡的孩子,她已經會煮麵給年邁勞苦的阿嬤吃,煮麵需要學習,體貼也同樣需要學習,孩子們在學習,我們也沒有理由因為年紀變大而停下學習的腳步。

實現民主自治的社區精神時,生活在社區裡的兒少也不該被排除在外(照片來源: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

如果我們都同意民主是要集體做主,也理解參與式預算本著打造一個又一個能夠實現民主自治的社區精神,那麼在這段實踐旅程中,又如何能排除同樣生活在社區裡的兒少呢?此外,實踐參與式預算的過程,首先就是要能看見除了自己之外的「別人」,終至看見社區、看見集體,通過理解別人、尋求共識,形塑一個我們所追求的社區樣貌,這個「別人」同樣無法排除社區兒少。

「不排除」聽起來容易淪為消極性的原則宣導,但實際上是我們「需要」兒少的共同參與,才能讓社區民主自治的形塑漸趨完整化。因為,所有兒少都有著自己對家人與對社區的獨到觀察,而且他們往往更真誠無所顧忌。記得有次與孩子們討論社區公共需求時,有人提出,覺得社區需要有醫院或診所,理由是很多阿公阿嬤看病都太遠太不方便,這想法很快得到其他孩子的補充與附和。

兒少都有著對社區的獨到觀察,而且他們往往更真誠(照片來源: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

作為「大人」的我們當然知道,醫院和診所為了利潤考量,通常都開設在人口基數相對高的地方,一個小小偏鄉社區很難實現這個夢想,也因為不容易實現,所以「大人」往往變得連作夢都不敢。試問,不敢有夢想的大人,與勇於提出夢想的孩子,究竟誰離實現夢想比較近?這是社區追求民主自治,不能也不該排除兒少參與的積極理由。

 

此篇文章由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授權,經本站編輯後刊登。


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

「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由一群雲林積極公民組成,希望在雲林推動謂之為台灣民主治理新趨勢的參與式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