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條互助合作幸福之路(下)— 住宅合作社階段教育之「共伴推動」模式

說到合作住宅,大多會想到歐洲住宅合作社的悠久歷史,但將眼光放回台灣,住宅合作社似乎只能成為一個遙不可及的理想,這中間的差異究竟從何而來?原來「合作互助」的概念早已深化在歐洲人的骨子裡,孩子從小學就認識合群互助生活,養成傾聽、志願和尊重的一個預備公民;中學培育民主習慣、認識自助互助組織;在大學中,學生宿舍管理提供實習場域,實踐「使用者住宅合作社」運作模式。

閱讀一個城鎮再生的故事(下) 從社區工作的視角看ISHINOMAKI 2.0創生下的石卷

在東日本311大地震之前,人們對於石卷街區就有許多不滿,例如:封閉的人際關係、商店街空洞化和年輕人對未來茫然的閉塞感等等。而在災難發生之後,除了重建過往的生活,整個街區也力圖振作,音樂家和動畫藝術家希望能為店家帶來笑容,他們與商店一同創作並製作成影片;也舉辦「小朋友店長」活動,讓孩子體驗經營店舖的過程,與石卷一同揮別過去,面向閃閃發光的未來。

走一條互助合作幸福之路(中)—住宅合作社三角結構、模式及特色

德國的社會福利型住宅、韓國的女性住宅、瑞典的運動型住宅、加拿大的藝術家住宅。人們對「家」的想像變得更加流動,緊握在手的一紙房屋土地權狀,不再等同於「家」,關於居住,我們需要更多的想像與可能性,而住宅合作社正是在互助與合作的基礎上,回應了人們對於居住的N種需求。

在地文化融入藝術教育 學校、公部門、社區共同創造

宜蘭的二城國小推動美學教育計畫,邀請瓦楞紙手作文創老師擔任駐校藝術家,學生把許多在地的元素都放進創作裡,包括:生態、人物、動植物等,展現對家鄉的細膩觀察。然而,像這樣在地藝術家進駐學校,並結合社區推動文化扎根工程並非易事,必須由學校、公部門和社區三方共同創造。

走一條互助合作幸福之路(上) —住宅合作社定位、發展與推動

「自助互助、反剝削、反不當利潤、團結互助、自由平等」以上這都是合作經濟所主張的理念,而當合作經濟和住宅放在一起時,又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呢?來看看國立台北大學金融與合作經營學系梁玲菁老師爬梳近代10個國家住宅合作社的研究,精闢地分析各國住宅合作社的定位與思維。

執政是一時 歷史文化才是久遠—談公營事業對在地古蹟保存的社會責任

與板橋林家、霧峰林家並稱台灣三大古厝的周家花園,在二二八事件後,成為陽明海運轄下的資產。幾十年來,地方文化工作者多次呼籲政府單位,將這個重要的歷史古蹟轉作地方文史館,陳列在地重要的文物和古蹟。但事與願違的是,這棟完整的巴洛克式建築在2009年瞬間被剷平……。

志工是社區營造的活水 在地組織因志工更茁壯

社區營造的五大面向「人文地產景」,其中「人」(志工)可說是最不可或缺的角色。尤其在社區生態營造上,許多粗重和持續性的工作,如果沒有大量的志工一起參與,根本不可能完成。以汐止的四分尾山為例,因為志工協助生態和人文研究,仔細做動植物的鑑定與調查,才讓四分尾山的自然資源調查有豐富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