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守護台灣 打造韌性城鄉
台灣位於琉球群島與菲律賓群島之間,並地處太平洋地震帶,時常受到颱風與地震的威脅。近年受到極端氣候影響,短時強降雨機率增加,造成嚴重災害。政府除落實各項防救災教育及演練外,也整合中央、地方政府與學術單位三方,運用新興科技以提升整體災防能量,並透過通訊軟體讓民眾得知預警訊息,以科技守護台灣,打造耐災的韌性城鄉。
台灣位於琉球群島與菲律賓群島之間,並地處太平洋地震帶,時常受到颱風與地震的威脅。近年受到極端氣候影響,短時強降雨機率增加,造成嚴重災害。政府除落實各項防救災教育及演練外,也整合中央、地方政府與學術單位三方,運用新興科技以提升整體災防能量,並透過通訊軟體讓民眾得知預警訊息,以科技守護台灣,打造耐災的韌性城鄉。
受極端氣候影響,天災頻仍。如何從無情的災害中分秒必爭搶救家園,成為人類必須面對的殘酷問題。基督教芥菜種會秉持著「以芥菜種信心與希望,建立社區支持網絡」,於社區中不遺餘力提倡防災重於救災的觀念。
2016梅姬颱風重創烏來,忠治部落因為土石嚴重坍方,再度陷於唯一連外道路中斷的危機。當災難發生,一開始部落年輕人並未積極投入救災,反而是年長或婦女投入居多。當時有約30名大學生志工進入部落,會同當地教會牧師一起投入救災,將近3週。這次事件後,當地年輕人開始有了防救災意識。
根據日本政府統計,2004年至2013年間,全球每5次超過六級的強震,就有 1次發生在日本周邊。除此之外,每年都會碰上的颱風和火山爆發的潛在威脅,也讓日本頭痛不已。看似多災多難的日本,卻也是世界有名的防災強國,讓不少國家爭相前往取經。究竟,日本的防災有什麼樣的秘密,值得各國借鏡與學習呢?
日本在經歷過1995年阪神大地震的傷痛後,提出了知名的災害防救法則,即是當大災害來臨時,「自助:互助:公助」的比例大約是「7:2:1」,顯示自助與社區間的互助極為重要。然而,阪神大地震距今已近25年。在這段期間,311大地震的重創與人口高齡化等挑戰,讓日本的改變,不斷在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