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盧明正

「大自然的力量真是可怕,現在『人定勝天』這句話是講不通的。」南投縣神木村歷經2009年8月的莫拉克風災,村旁河床寬度從50幾公尺變成100公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以下簡稱「災防中心」)主任陳宏宇站在滿目瘡痍的河床上,當時有一位因遷村問題與他多次對立的年輕人說:「每次風災都將周遭環境沖刷得一蹋糊塗,老天給我9次逃命的機會,如果第10次我還不遷居,等於上天苦口婆心規勸的聲音我都沒聽進去,下一次災害發生時,家裡最大的罪人就是我了。」因此與其他受災戶一起遷村到安全的永久屋,避免下一次可能的災害。

台灣位於琉球群島與菲律賓群島之間,並地處太平洋地震帶,時常受到颱風與地震的威脅和侵襲。近年受到全球極端氣候影響,短時強降雨機率增加,造成嚴重災害。政府除加強落實各項防救災教育及演練外,也整合中央、地方政府與學術單位三方,積極運用新興科技以提升整體災防能量,並透過通訊軟體讓民眾得知最新災害預警訊息,以科技守護台灣,打造耐災的韌性城鄉,達到「平時防災整備、災時緊急應變」的目標。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主任陳宏宇展示全台CCTV即時監控系統。(圖片來源:盧明正)

 

陳宏宇於1988年在台大地質系任教,1990年歐菲莉颱風導致花蓮銅門村遭土石流淹沒,他受政府委託到現場勘災。此後,每逢天然災害發生,他幾乎無役不與,往往擔任勘災小組總召集人,也以地質學者身分給予災後重建的建議。

防災科技 守護台灣
今年8月初利奇馬颱風來襲時,陳宏宇代表科技部向行政院院長蘇貞昌簡報「災害科技 守護台灣:全方位災害情資蒐整與研判技術應用」時表示,自1998年起,防災國家型科技計畫奠定了防災研究基礎與工具開發;2009年莫拉克風災之後,強化災害防救科技研發,並建立災害管理整合平台,降低巨災造成的衝擊。

同時,為建立中央與地方政府災防科技體系,整合即時災害通報情資,科技部與22縣市策略合作,進行資料盤點及災害情資庫建置等,公開供各界使用,使中央、地方與公民共同協作,以減少任何災害所帶來的風險,降低民眾生命財產損失。

在台灣,只要有一塊平地,就有人想去開發。陳宏宇指出,台灣的地質受沖刷侵蝕非常嚴重,常因豪雨出現山崩、土石流。也許眼前的地面看來平坦,卻有可能在不久前才經過崩塌、沖刷、堆積而成,土地的基礎很不穩定;也有人認為河流蜿蜒處的風景最美,但最漂亮的地方往往隱藏著許多危險,尤其近幾年許多人喜歡在山區的平地處露營,雖然景色宜人,卻存在安全上的疑慮。

台灣的地質受沖刷侵蝕非常嚴重,常因豪雨出現山崩、土石流,圖為蘇迪勒颱風豪雨沖毀桃園復興區合流部落情況。(照片提供:全國成)

 

1996年賀伯颱風造成神木村土石流災情,陳宏宇就提出「順向坡」(Dip slope)這個名詞,當時許多民眾並不理解。隔年8月,新北市汐止林肯大郡後山坡發生順向坡滑動,房屋倒塌死傷近百人;2010年國道3號高速公路因工程開挖邊坡,坡趾自由端露出導致山崩。經過這幾次事件,民眾終於明白「順向坡」可能造成潛移崩塌的地質災害。

地質學上另一常見名詞「崩積層」(Colluvium),是由岩塊與砂、土的混合物,依靠重力從上邊坡移積到下邊坡的堆積層,是地表上分布最廣的鬆散土石。這種地質並不嚴密,有時看似平坦,容易吸引人在此聚集形成鄉鎮,南投縣信義鄉的神木村就是典型例子。

建立居住地安全評估機制
神木村地質由頁岩構成,頁岩易風化及岩層破碎,且邊坡坡度陡峭,容易發生崩塌。神木村歷經1996年賀伯颱風、2001年桃芝颱風、2004年七二水災及2009年八八水災侵襲,每每造成嚴重災情。陳宏宇擔任居住安全評估的召集人,協助評估潛在災害風險,並建立一套居住地的安全評估機制。每次風災後,就以此機制和居民溝通,並進行遷村工作。目前神木村上游8鄰以上的居民,已全部遷離到全永久屋園區。

「從事地質調查需要鑑往知來,特別是需要把數十年前的空照圖與今日地形圖一起比對,運用現代科技方法,包括航照圖判識、地質定點觀測及崩積層認定,整合各項科技資訊推演地形演化的過程,將以前祖先住的地方與現在的居住環境作一比較,了解哪一個地方比較適合人居住。」陳宏宇說。

台灣於七○年代開始興建中部橫貫公路,直到八○年代才完成通車,若把台灣五○年之前拍的空照圖拿來看,山上住的幾乎都是原住民。早期原住民祖先都住在深山裡,進出交通極為不便,相較於今日,原住民反而較少住在深山。他檢驗原住民祖先住過的地方,雖然進出不便,但會選在地質穩固的平台,而不會選擇居住在邊坡、順向坡或崩積層發達的地方,這是原住民祖先與自然共存的生活智慧。

莫拉克風災之後,陳宏宇前往旗山溪、六龜溪、塔古夫庫拉溪的高點勘查,也發現原住民居住過的遺跡。但如今原住民因交通不便及無法開墾,不願意去住那些地方。若人們轉而開發較低海拔的山坡地或河谷沖積平原,由於這些地形沉積年代不夠久遠,地質十分鬆散,當災害來臨時,難免又會造成嚴重傷害。

「學者對民眾講話,總要使用能夠讓民眾了解的語言,而且不能夠講得太學術。」陳宏宇說,當災害發生後,政府會聽取專家學者的建議,作為災後重建或遷村的選擇。為了讓民眾了解自己居住的地理環境,他不僅帶領居民認識地質狀況,還會從山壁抽取岩塊,如果周圍岩塊也一起掉落,即表示這個地區屬於崩積層。使用如此淺顯易懂的方式,就是要加深居民對地質的理解,增加潛在風險意識。

打造社區災防鐵三角
災防中心協助社區建置防災資料,特別是當大雨來臨前,對於土石流潛勢地區的居民提出預警,提早安置到避難所。災防中心與19所大學合作,協助各地災害情資整合,當災害預警時,各地學研單位會整合大數據情資即時監測,主動通知地方政府做好防災工作,共同打造「災防鐵三角」之平台。

此外,今年科技部為落實行政院「災害防救科技創新服務方案」,打造讓民眾有感的「耐災生活圈」,目前已有103萬人加入災防中心「@NCDR」Line群組,可隨時接收氣象、水文、交通及民生等預警訊息,讓民眾一手掌握即時推播防災資訊,落實「公民協作、共同防災」的目標。

加入「@NCDR」Line群組可以獲得即時災防警訊。(照片來源: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延伸閱讀:《恐懼與傷痛 是最佳的防災動力》


▸▸捐款支持▸▸

☛|「芥助網」社區工作服務計畫|☛

☛|社區防災韌力培力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