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芥助網鄰舍節 串連全台寫下永不結束的共好故事
35天的「2019芥助網鄰舍節」,因著全台「共好人」的參與,讓愛與共享的價值在全台灣各地遍地開花,這份共享與美好已經每個社區角落持續發酵與循環,讓實現共好的願景離我們愈來愈近。
35天的「2019芥助網鄰舍節」,因著全台「共好人」的參與,讓愛與共享的價值在全台灣各地遍地開花,這份共享與美好已經每個社區角落持續發酵與循環,讓實現共好的願景離我們愈來愈近。
今年12月14日,化南團隊響應基督教芥菜種會「2019第一屆芥助網鄰舍節」,推出「來找化南藏寶故事」的社區導覽,邀請大家來他們的社區大家庭走走、聽聽好聽的在地故事。
新北市土城區頂欣社區發展協會於11月27日在社區活動中心舉行「瘋玩大頂埔 低碳小旅行」發表會,協會理事長許山英表示,大頂埔社區總體營造就是掌握該地區的自然與人文特色,並進行資源調查,繪製大頂埔社區地圖。
花蓮縣光復鄉東富村加里洞(Kalotong)部落,主要為太巴塱族人向外建立的聚落,以阿美族為主,今年加禮洞長老教會參加基督教芥菜種會芥助網第一屆鄰舍節,舉辦了「在地原生植物盆栽」體驗活動,不僅親子同樂其中,也蘊含環保教育的意涵。
Karinthy Frigyes 在 1929 年提出「六度分隔理論」,他認為每個人可以藉由其他的五個人之內,連結到任何一個陌生人。但在社區中,有沒有一種新的工作模式,可以縮小這六度的分隔呢?基督教芥菜種會發起的「芥助網」,希望藉由學校、診所、醫院、店家等「社區共好點」,形成一股由下而上的草根力量,讓不同社區空間相互串聯,自助互助,形成不分你我的「社區共生網絡」。當社區像茂盛交織的網絡,每個人也存在這幸福之網中,誰說人和人之間的距離還這麼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