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以牧

坐落於台北市木柵萬興里的化南新村,其濃厚的歷史人文氣息、「紅磚朱門」的眷村建築、豐富的生態環境等,不僅讓電影《陽光普照》與電視劇《犀利人妻》爭相來此取景,目前列為暫定古蹟,等待年底政府的認定。

化南新村是政治大學在1960年代建設的教職員宿舍,是台灣少見的文人眷村。1990年代後,由於部分區域的拆除與化南新廈的完成,如今住戶僅剩10餘戶。

然而,看似日漸凋零的老眷村,卻因政大想拆除化南新村以興建法學館大樓,而凝聚了眷村老居民及周圍鄰里的意識。2015年,在萬興里里長的支持下,在地居民成立「化南萬興願景團隊」(以下簡稱「化南團隊」),開始一連串的研究與社區串聯;並透過社區導覽,擴大其社會效應。2020年12月12日,化南團隊延續2019第一屆芥助網鄰舍節的熱情,推出「化南新村文人眷村行」的社區導覽,邀請大家來他們的社區大家庭走走、聽聽好聽的在地故事。

藏身於高樓大廈後的化南新村。(照片來源:化南萬興願景團隊)

社區人情味

留存在化南新村的人情味,就是社區重要的文化資產。

團隊召集人陳淑美表示,化南新村過去雖然是相對封閉的眷村,似乎與周圍的農村格格不入,但因著眷村與農村的孩子一起上學,漸漸有了交集。此外,由於化南新村並非典型的軍眷村,沒有福利社與基本店面,居民若要購買日常用品,都要到農村的商店補貨。透過交流,自然打破傳統農村與眷村的界線。

陳淑美說:「聽說政大要拆除化南新村時,有些人很捨不得。有位店家的孩子,在他小時候的記憶中,總是幫爸爸將白米帶給化南新村的居民;而村中的教授在出國回來後,也會帶外國的糖果給社區的孩子,甚至在過年時包紅包。」許多教授是隻身來台,很自然地將社區的孩子當作自己的小孩。

住在65巷的張奶奶,先生是已故政大財稅系教授張則堯,前行政院長林全就是他的學生。陳淑美表示,早期張奶奶都會做臘肉,並且會送給農村的孩子,然而此舉卻引發張奶奶的孩子「抗議」。張奶奶卻說:「誰吃還不都一樣嗎?」對她來說,與鄰里分享好東西,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荊媽媽也讓人印象深刻。「有一個孩子常常跟著修家電的父親到荊媽媽家修電器,荊媽媽一直鼓勵這個孩子要努力念書,他後來念到高職,很感謝荊媽媽當年的鼓勵,甚至還請她來擔任證婚人。」

就是這樣數十年來在化南新村發生的點點滴滴,大多數的居民都希望能保留兒時的記憶跟溫度,反對拆除化南新村。陳淑美說:「當我們在講長照或是陪伴時,保存化南新村,就是對在地長者最好的陪伴跟尊重。」

位於化南新村巷口的遠興商店,是最能體驗社區人情味的場域。而當年協助父親送米的張田忠,如今也已經從「小」店長轉變為「老」店長。(照片來源:化南萬興願景團隊)

獨特的建築資產與生態環境

除了無形的人情味及歷史記憶,有形的建築與生態環境也是化南新村的瑰寶。由於木柵地區早期容易淹水,因此化南新村的樓層離地至少約一公尺;為防雨水滲入,房子的窗臺也呈傾斜式,使雨水能順利導出;房子多由清水紅磚砌成,外牆呈Z字型,陳淑美說:「Z字型牆面讓房子外觀有明暗相間的效果,也比一般牆面防震,具有防災功能。」因是戰後現代主義式建築,保存價值高。

在豐富的生態上,化南新村可謂珍貴的「都市綠肺」,有早期政大教職員種植的芒果樹、鳳凰木、桂花樹、玉蘭花樹等,連保育類動物台灣藍鵲也常來棲息。

「其實我們沒有刻意去凝聚社區意識,我們所做的就是傻傻地挨家挨戶去投信箱,連結政大教授進來講解社區的瑰寶,並邀請化南新村的耆老分享自己的故事與對社區的珍惜。」基於居民對化南新村共同的記憶,社區意識自然能快速凝聚。

凝聚社區意識後, 下一步「社區導覽」便是持續進行的重要工程。在眾人的努力下,化南新村的脈絡紋理被充分保留,也讓外界能體驗此獨特的文化資產與巷弄間的人情味。

由於化南新村的多元面向,對許多人與團體來說,都可以在社區導覽中找到自己喜歡的事物。對「自然步道協會」來說,化南的生態令他們著迷;對「島內散步」(原台北城市散步),老屋與人情味獨具特色;對附近的學校而言,則是最好的教育場所。透過不同社群的進駐與交流,逐漸形成一股行動的力量,社會效應也就慢慢擴散開來。

透過導覽連結不同社群後,因受限於人力,此外也希望有更多人參與,因此化南團隊期待能從親自執行轉為「平台」的輔助角色。以附近的萬興國小為例,便自行向政府提案,使化南新村成為學校的環境教育場域。老師會為孩子導覽,六年級的學生也要練習畫出化南的生態。

另一間學校北政國中,則是讓學生自己嘗試如何導覽。透過「社區文化研究」課程,化南團隊培力學生成為社區的小導覽員。陳淑美表示:「現在這些學生會用中文甚至英文來導覽。他們有辦法向遊客介紹化南新村的美,我想這就是最好的傳承。」

即使目前化南新村的文資身分仍待政府決議,但藉由越來越多人參與其中,社會效應便能真實發散。「誰來做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事情本身,如此社區才能永續發展。」陳淑美說。

從小在化南新村長大的苑舉民教授,正向參觀民眾講解化南建築的特色。(照片來源:化南萬興願景團隊)


▸▸捐款支持▸▸

☛|「芥助網」社區工作服務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