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貼弱勢標籤 視障者成為防疫尖兵展開社區救援

人人聞之色變的新冠病毒不需護照,就已旅行超過一百個國家,這場瘟疫像是一面放大鏡,放大了人們在面對災難時的種種樣貌──是焦慮的開始囤積物資?還是向身邊的人伸出援手?在社區中有一群人,他們因為生理缺陷,乍看之下似乎相對弱勢,然而他們卻更能看見別人的需求。來自香港的視障者陳柏亨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不能只靠民眾自覺! 社區防疫網需要公衛專業守門人

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即武漢肺炎)反映著各國政府疫情預警及彌補機制的反應,也突顯了公共衛生議題的重要性。許多人憂心,一旦社區發生感染,恐怕帶來更嚴重的後果,因而,相關單位提醒民眾應從日常生活做起,才能有效的降低感染率,社區與醫療之間,更需一個專業的連結角色,協助預防治療。

假消息退散!打一場零恐慌的社區防疫之戰

面對疫情,我們恐慌的來源,並非是來勢洶洶的病毒,而是對傳染病和疫情的認識不足。社區防疫最重要的關鍵,就是要杜絕恐慌所帶出的分化與不信任,若能一再宣導傳染途徑是什麼,正確的預防方法是什麼,就能增加我們對疾病的認識,也不用擔心生活中與人接觸,和囤積過多的物資。

共同織起社區防疫網 別讓弱勢族群成為漏網之魚

2020年初爆發「20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面對此一看不見的敵人,無人能置身事外。在弱勢族群的防疫上,由於年長者的抵抗力及免疫力較弱,而獨居失能老人、遊民、外籍勞工、原住民、新住民等團體的防疫條件與獲取資訊能力相對較為不足,在社區互助自助的精神之下,任何人都不應被屏除在防疫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