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弱勢者同行 食銀深耕社區讓食物系統更具韌性

當許多婦孺、難民、遊民、原住民和雜工被邊緣化、歧視或被排除在經濟參與和社會服務之外時,他們的基本需求、日常飲食往往無法得到滿足。食物銀行的使命之一即是滿足這群被忽視或資源匱乏的人,但在不同文化和背景的情形下,除了幫助這群弱勢者,食物銀行也需要學習在地文化,以提供確實符應當地需求的服務。

糧食系統遭新冠肺炎破壞 食物銀行緊急救食救人

儘管食物銀行被稱為飢餓的「綠色解方」,但新冠肺炎的肆虐,卻讓這項解方面臨重大挑戰。面對本已脆弱的糧食系統遭破壞,食銀正努力不懈地搶救多餘的食物,並將其發送給陷於糧食危機的數百萬人。在最需要的地方提供援助,同時確保造成環境負面影響的食物浪費得以降低,顯然是食銀刻不容緩的任務。

疫情危機使糧食需求遽增 全球食物銀行救社區免飢餓

2020年來到下半年,國際疫情危機仍尚未解除,除了健康的顧慮,基本溫飽更成了生活的大難題,截至今年5月,全球44個國家的食物銀行服務需求增長了50%至100%,幾乎所有的食物銀行都表示需要更多的食物,才能幫助受疫情衝擊的弱勢社區。

搶救醜食大作戰 消除從農場到餐桌的糧食浪費

自古以來,人們對「美」的追求從未減少過,也造就不同領域,有包羅萬象關於「美」的闡述。但在糧食的世界中,「美」卻是一個不能忽視的大災難。人們將許多品質良好的蔬菜水果,一股腦兒地送進了垃圾掩埋場,只因這些食物並不符合「人類美學標準」??如何搶救這些食物,餵飽一個個面黃肌瘦的人,成為全球性的挑戰。

新研究指出 食物銀行幫助全球6,250萬人減緩飢餓

根據《不浪費、不需要—邁向零飢餓:食物銀行—面對飢餓的環保解決之道》的研究報告中,分布於全球57個國家的食物銀行,每年減少地球約105.4億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當於220萬輛汽車的排放量。這項新發布的研究,聚焦於在地食物銀行實現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