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全球食物銀行網絡(GFN)

譯/張以牧

據全球食物銀行網絡(GFN)發布的最新研究〈推進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2030年方針〉顯示,食物銀行是飢餓問題的「綠色解方(green solution)」。(註一)在2019年,全球70個國家的食物銀行透過搶救原本要被浪費或送至掩埋場的完好食物,共減少全球約123.9億公斤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當量),相當於270萬輛汽車的排放量。

這份研究報告是在全球首次迎接「國際糧食損失與浪費問題宣傳日(International Day of Awareness on Food Loss and Waste Reduction)之際發布(註二),在報告中可以看到以社區為基礎,共服務全球6,650萬人的各食物銀行是如何成為飢餓的「綠色解方」,並避免約375萬噸安全且有益健康的食物遭到浪費。據統計,丟棄至垃圾掩埋場的食物約釋放33億噸有害的溫室氣體至大氣層,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6%,若將這樣的數字與各國溫室氣體排放量相比,食物的浪費與廢棄將成為全球碳排量第三大來源。而自2014年以來,大量的溫室氣體加劇全球的氣候變化,使極端氣候頻繁發生,又進一步讓更多居民陷於飢餓之中。

光在2020年,全球就新增1.3億人需要食物銀行的救助(照片來源:GFN)

這些數據來自GFN在44個國家或地區的食物銀行組織網絡、歐洲食物銀行聯盟總會(FEBA)與賑濟美國(Feeding America)。而就在2020年,新冠肺炎的肆虐又暴露了全球需要更具韌性的糧食系統。疫情所造成的健康危機已在各個層面擾亂全球的糧食供應鏈,各國為了遏制新冠肺炎傳播所端出的政策,如強制性封鎖和就地避難(Shelter-in-place),影響了從農業勞動力到運輸再到餐飲服務的供應鏈,如此導致食物浪費的情形越趨嚴重,而全球又新增數以千萬人因疫情處於飢餓的危險中,需要食物銀行的救助。

因此自2020年3月以來,GFN網絡中的所有食物銀行都呈報由於新冠肺炎的疫情,導致緊急食物援助的需求增加,其中更有一半的食物銀行表示緊急需求較過去增加50%以上。GFN總裁兼執行長Lisa Moon表示,隨著新冠肺炎讓全球新增8,300萬到1.32億人陷入挨餓,並破壞本已脆弱的糧食系統,食物銀行正在努力不懈地搶救多餘的食物,並將其發送給陷於糧食不安全的數百萬人們。食物銀行的任務就如同〈推進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2030年方針〉所建議的,在最需要的地方提供援助,同時確保造成環境負面影響的食物浪費得以降低。

各國為遏制新冠肺炎傳播所端出的政策,已影響從農業勞動力到運輸再到餐飲服務的供應鏈各層面,導致食物浪費越趨嚴重。(照片來源:GFN)

欲了解更多研究內容,請點閱〈推進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2030年方針〉。

註一:聯合國於2015年訂定「永續發展目標(SDGs)」,其中第12項目標「確保永續的消費與生產模式」中的第3項子目標SDGs 12.3,為2030年以前,將零售與消費者階層上的全球糧食浪費減少50%,並減少生產與供應鏈上的糧食損失。

註二:在2019年第74屆聯合國大會中,決議每年9月29日為「國際糧食損失與浪費問題宣傳日」,2020年則是全球首次迎來這個日子。這個宣傳日強調永續食物生產(sustainable food production)對促進糧食安全和營養方面所起的根本作用。

 

原文:https://pse.is/3be4su

The article has been authorized by GFN’s certified member of Taiwan People’s Food Bank Association(本文業經GFN在台之認證合格會員—台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授權翻譯)


▸▸捐款支持▸▸

☛|「芥助網」社區工作服務計畫|☛

☛|社區食物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