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照顧 一條從我到我們的旅程
無法在家庭中得到完整照顧的弱勢兒少,早期有救濟院或孤兒院接手,隨著政府頒布「兒童福利法」,宣示弱勢兒少公權力的里程碑,以立法、政策和行政等做為,在民間社會為弱勢兒少築起家庭外的替代性照顧,再到現今各種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各類兒少社區照顧據點……台灣的照顧者和被照顧者,是如何在照顧與被照顧的旅程中,走上從「我」到「我們」的旅程? 來看看專業的社工研究者劉曉春的分享吧!
無法在家庭中得到完整照顧的弱勢兒少,早期有救濟院或孤兒院接手,隨著政府頒布「兒童福利法」,宣示弱勢兒少公權力的里程碑,以立法、政策和行政等做為,在民間社會為弱勢兒少築起家庭外的替代性照顧,再到現今各種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各類兒少社區照顧據點……台灣的照顧者和被照顧者,是如何在照顧與被照顧的旅程中,走上從「我」到「我們」的旅程? 來看看專業的社工研究者劉曉春的分享吧!
新冠疫情時代,各種生活資源的連結都可能一一解構,再重新建構,社區照顧模式也因疫情,更需社區的合作和努力。然而,社區長照長期存在著「官僚體系擴大迴圈」問題,「有服務卻看不見」,因為主管機關只看評鑑資料;「有服務卻做不到」,因為科層制度是社區工作者的行為枷鎖。
2004年世界衛生組織提倡「沒有心理健康,就不算健康」(No health without mental health),因此除了身體的照顧外,心理健康也得到愈來愈多的關注。治療不是單一生理面向的事,更涵蓋了身心靈整合的問題,因此「多元療法」有其存在的必要。
藝術治療師江年依,述說著曾在台中榮總醫院兒童病房的回憶。「醫院裡有一個大病房,進去後有條走廊,兩側的病房裡住著罹患各種癌症的孩子,他們接受化療的時間大多約二至三年,因為抵抗力不佳,不得不被隔離在醫院特定的區域裡。」當時她以藝術治療(Art Therapy)陪伴這群無法返家生活的孩子。
當燈光投射在舞台上,展開一幕又一幕的生命故事,訴說的可能是一個14歲未婚媽媽情感撕裂的過程,以及從來不為人知的深刻情感;也可能是沒感受過被愛的嗑藥少年,第一次被愛擁抱的震撼……當中的辛苦難以言喻,「戲劇治療」(Drama Therapy)卻為這群青少年撐出一個空間,讓他們可以呈現生命經驗,並且被關心、被看見。
把服務送進社區,讓照顧服務走進居民的日常,使需要的人即時獲得幫助,這是愚人之友基金會一貫的憨直哲學,他們結合整合性的醫療照顧系統,讓長者在自己熟悉的社區就能獲得良好的照顧與陪伴,使家屬可以安心外出工作,成為社區最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