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條互助合作幸福之路(下)— 住宅合作社階段教育之「共伴推動」模式

說到合作住宅,大多會想到歐洲住宅合作社的悠久歷史,但將眼光放回台灣,住宅合作社似乎只能成為一個遙不可及的理想,這中間的差異究竟從何而來?原來「合作互助」的概念早已深化在歐洲人的骨子裡,孩子從小學就認識合群互助生活,養成傾聽、志願和尊重的一個預備公民;中學培育民主習慣、認識自助互助組織;在大學中,學生宿舍管理提供實習場域,實踐「使用者住宅合作社」運作模式。

走一條互助合作幸福之路(中)—住宅合作社三角結構、模式及特色

德國的社會福利型住宅、韓國的女性住宅、瑞典的運動型住宅、加拿大的藝術家住宅。人們對「家」的想像變得更加流動,緊握在手的一紙房屋土地權狀,不再等同於「家」,關於居住,我們需要更多的想像與可能性,而住宅合作社正是在互助與合作的基礎上,回應了人們對於居住的N種需求。

走一條互助合作幸福之路(上) —住宅合作社定位、發展與推動

「自助互助、反剝削、反不當利潤、團結互助、自由平等」以上這都是合作經濟所主張的理念,而當合作經濟和住宅放在一起時,又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呢?來看看國立台北大學金融與合作經營學系梁玲菁老師爬梳近代10個國家住宅合作社的研究,精闢地分析各國住宅合作社的定位與思維。

合作住宅 老後生活新選擇

高齡少子化社會來臨,台灣房價居高不下,加上青年人低薪買不起房子,為了滿足共老及住宅問題,「青銀共居」的住宅合作社模式不啻為人們在地安老、攜手共老的方式之一。曾投入《合作社法》修法的立法委員尤美女表示,在這樣的居住模式中,年輕人可以把長輩當作「乾爺爺、乾奶奶」看待,平日幫長者出門買東西、陪伴看醫生及日常生活的協助與照顧,在彼此信任的前提下,年輕人以陪伴長者代替房租負擔,如此不僅讓長者在暮年獲得陪伴,也能解決年輕人住的需求。

居住正義不是口號 需要你我共同創造

以當前台灣的住宅政策背景,是否能走出一條台灣住宅合作社的實驗路徑?「居住正義」之聲震天乍響,然而這聲音不該只是政治口號,更不應為遙不可及的夢想。彭揚凱認為,台灣若要推行住宅合作社,可訴諸為一種消費者運動,如目前許多成功的勞動合作社經驗,背後有著生態、健康或其他需求與考量,因而將議題創造成一種引領台灣社會創新的平台。一旦住宅合作社也成為社會創新平台,或許較能破解當前台灣僵局。

眾志成城 打造心中的烏托邦

「住宅合作社」是一種民間集資的概念,社員將錢存進合作社,集資買地蓋房。由於是自地自建,建築成本可省去建商中介獲利,房子蓋好後開放社員購買,共同管理。這種基於合作與共享價值,透過成員共同出資,參與住宅興建,從而建構符合成員需求的居住環境與社區生活,並自我運營的模式,被視為一種新的住宅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