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社區究竟是桃花源還是避難所?

萬華的老舊社區看似雜亂,但這些社區可說是保留台灣珍貴的地方記憶寶庫,1970年代的台灣,沒有網路媒體,電視節目也不多,當時的孩子下午寫完功課,會聚在社區打躲避球或玩耍,例如:玩彈珠、尪仔標、尪仔仙等等;晚上7點吃完飯,阿公阿嬤會各自帶著家裡的椅子,繞著人行道外圈乘涼聊天,小學到高中生則會聚集在一起玩大地遊戲,你說,貧困者聚集的老舊社區生活,究竟是逼不得已的避難所?還是鄰里相互照應的桃花源?

無國界關懷 疫情下合作經濟發揮人本價值

今年3月,變種病毒Delta的傳染疫情,讓印度人民飽受殘害,許多百姓及窮人來不及就醫就已死亡。創立於1972年的印度合作社「自僱婦女協會」在疫情嚴峻之時,秉持「確保無一人被遺棄」的信念,募集不少醫療設備協助當地受苦的人民。無獨有偶,加拿大、澳洲、肯亞、法國等國家,也有不少合作社發起經濟救助和生命保護等行動。當不少企業思考如何在疫情期間持續獲利之時,合作社則發揮人本價值持續救急救難。

災變社工吳秉翰 陪伴災民從傷痛中復原

災難發生前,人們就像高速運轉機器中的齒輪,忙碌地旋轉,但當災難降臨時,被迫停止的人們總算有機會看清周遭環境與生命藍圖。2004年敏督利颱風來襲,位於台中縣大甲溪旁的松鶴部落瞬間被土石流淹沒成了孤島,基督教芥菜種會防救災中心主任吳秉翰,當時還只是亞洲大學社工系的學生,這場災難帶給他巨大衝擊,同時,也讓他在心中種下從事災變社會工作的種子。

萬華為何聚集如此多貧困者及性工作者?

因為疫情發展,萬華一度登上全國熱搜的關鍵字,打上萬華兩字,隨後即出現「街友」、「阿公店」、「茶藝館」等字樣。萬華究竟長什麼樣子?住著哪些人?萬華究竟從何時開始,聚集如此多貧困者及性工作者?萬華又是如何在社會變遷過程中,成了經濟落難者的避難所?對於你心中的疑惑,台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帶你回溯至清代,深入了解萬華的前世今生。

不畏疫情 墨西哥村民用雙手織出經濟韌性

新冠疫情帶給世界經濟無情的烙印,但遠在墨西哥南部山區的偏遠部落,反而不畏疫情威脅,全村同心協力織出美麗的織品,在#甘地經濟模式助攻下,成功將織品銷往全世界,讓村民有穩定收入對抗疫情。

母親的名字叫「萬華」

萬華的中央魚貨市場是台北許多料理職人必去市場之一,在那裡你能買上最新鮮的漁獲,和產地直送的生鮮蔬果,做出讓人大飽口福的料理。在每一道料理的背後,其實承載著底層辛苦勞動的故事,可能是漁人農夫,可能是運輸司機,也或是市場小販,這些基層勞動者在萬華隨處可見,他們並不起眼,也很少人因為他們的辛勤而給予掌聲,有時人們反而因為他們髒亂的外表,給予蔑視、嫌棄與責難······

地方創生在何方?

雞湯文裡總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但如果一開始就走錯路該怎麼辦呢?台灣自從喊出地方創生元年口號以來,已過2年的時間,初期地方創生以產業為導向,形成各類業者亟欲搶食的大餅,連續兩年舉辦的台灣地方創生展,像是產品與產業聯展,但在這些看似美好的策展背後,也讓人不禁生起疑問:地方創生造成多少人移居?都市壓力是否趨緩?農村失能問題是否得到解決?下一代願意生孩子了嗎?高齡者被妥善照顧了嗎?

杜絕防疫破口「變種增殖」 社區自治共同體是出路

「疫情離我還很遠」、「沒那麼倒楣、沒那麼容易感染」,你的身邊也存在對染疫風險心存僥倖的親友嗎?其實,社區防疫破口往往來自於這種心存僥倖的心態,在政府人力、物力有限的情況下,若要杜絕人們抱持僥倖心理,讓防疫破口「變種增殖」,「社區民主自治共同體」將會是一條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