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不但變成美術館 更是一處安居的好所在

社區空間改造不只是空間的設計或形式,更是人際關係的深化與轉變。曾經紅遍全台的台南後壁「水牛運動」,厚積薄發地帶動起土溝村的改變,這一連串的空間改造,除了社區工作者的專業外,更歸功於當地的阿公阿嬤,願意開放自己的老厝,成為一個個的社區空間。於是平凡無奇的老屋,搖身一變成為踏破門檻的美術館;松鼠阿嬤家的曬穀場,改頭換面成草皮木棧涼亭。最後,轉變的不只是空間,也連結了每一位居民的心。

社區空間也斜槓!互助共好與分享

社區空間不只是家的延伸,更是心的無限延伸。近年來,社區逐漸打破過往的想像,它可以像是影集Friends裡的咖啡廳,可以是職能訓練的學習坊,更可以是讓人享受半農半X生活的好聚點。但即使社區空間改變了樣貌,也改變不了共生共好社區生活的美好初衷。

大學生深耕在地 陪伴社區孩子成長

在坪林這個以茶葉為主要產業的社區,有不少茶農家庭為求經濟溫飽,疏忽了子女教育。因此當地教會結合台大新芽社團,提供支持能量,讓大學生透過服務學習投入社區,長期陪伴在地兒少,彼此受益的雙向互動,成為凝聚社區的重要力量。

台大新芽社 用愛澆灌坪林幼苗

陪伴是孩子成長中最重要的事,然而,什麼是優質的陪伴?什麼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陪伴?有一群台大學生,來到偏鄉坪林,深入社區與家庭,並站在和孩子一樣的高度,展開長期的深度陪伴,不但讓自己成為孩子生命的祝福,也為社區的孩子帶來力量和改變。

北海岸有間兒少共學柑仔店 不賣東西賣體驗

一起學習的小女孩不再出現,後來他們才發現,偏鄉的孩子常因生活重擔,而把學習擺在最後,因此IPOWER Alliance培力學社決定擔任社區的連結角色,媒合在地元素,陪伴孩子一起生活、學習解決問題,幫助孩子成為一個可幫助他人、並且被社區需要的人。

當社區與《兒童權利公約》相遇

無論是「強化社會安全網」計畫,或是今年3月底的兒少法部分條文修正案,都是為落實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它提醒我們應降低環境中對兒少不友善的門檻。然而,這樣的概念與精神,如何運用在兒少的社區工作之中,又該如何為社區的兒少工作加值呢?

強化社區兒少保護 類家庭構築在地互助關係

台灣依循聯合國大會通過《兒童權利公約》(The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Children,縮寫為CRC)的核心價值與概念擬訂政策、制定法規及推動相關方案設計。如今兒少權法已修法通過,讓我們一起關注國內兒少權利及兒少安全,讓兒少權益保障不只是口號。而是許孩子們一個平安長大、健康發展的未來。

唐鳳:以生態系視野看地方創生 一種環環相扣的共生關係

翻轉政府的數位政委唐鳳,以生態系觀點貫穿台灣的「地方創生」計畫,他提到地方創生強調以科技回應地方需求,除了讓科技成為產業的加速器外,地方創生與社會企業架構下的產業,以及生產與生育的問題,其實都是一種環環相扣的共生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