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佳楓

台南藝術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曾旭正曾說,社區空間改造所涉及的不只是實質空間的設計或形式,更碰觸到複雜且動態的社會過程。因此,當社區空間的議題被凝聚,會促進人與人、人與社區間的關係,進而打破對環境的疏離,並強化居民對社區群體的認同感。若能讓居民參與空間建造,更可促進與環境的關係。而關於這種「人」與「空間活化」及「地方振興」的社區工作模式,早已非理論或想像,而是一群學生與土溝農村長者們長達15年的生命經驗。

2004年,曾旭正與台南藝術大學建築研究所的一群學生,在台南市後壁區的土溝里,埋下了一顆顆的種子,長年的耕耘,讓這原本已經沒落的農村,長成了一座美術館,成了許多旅人嚮往的景點,更是當地人優雅宜居的好所在。

因為農耕機械化,當年土溝村僅剩一隻水牛,然而一場颱風將牛棚吹垮,村民們不知所措。當時曾旭正正帶著幾位學生包括黃鼎堯和陳昱良等人駐地寫論文,這群學生因而發起「水牛運動」,感染全台;而他們和水牛的情感也因此延續下來。水牛後來被送到外地養老,但這群研究生卻留下來繼續深耕在地近15年,使得農村重獲新生。

並不是論文寫完就結束,這群學生畢業後,為了改造土溝農村而四處募款,有人跟家裡借了幾十萬,也有人把學生時期接設計案賺的錢都投入,再加上從文建會(文化部前身)拿到65萬補助款,4個大男生就這麼開始,在灌溉溝渠上用混泥土塑型,打造藝術品。

當藝術注入社區空間後,他們開放阿嬤廚房及傳統農忙時期的割稻飯,吸引眾多遊客前來體驗,也有許多社區觀摩團前來學習,估計一年有百輛遊覽車的人潮參訪土溝,這些收入則成為社造基金。現任優雅農夫藝術工廠的執行長,也是當時的發起人之一的黃鼎堯回憶:「我們懷抱著對這塊土地的夢想,希望以藝術陪伴農村。」

老屋變展場 老農變身藝術家

漸漸的,有美術老師被水牛精神感動,進駐到村子裡教阿公阿嬤畫畫,於是阿公阿嬤一路創作到開畫展,居民變藝術家,藝術家變居民。一位八十幾歲的阿嬤家中擺滿了親筆畫作,她笑說:「早知道會有這麼多人來參觀,就認真的畫。」阿嬤後來辦了畫展,家裡也成為許多遊客餐觀的景點。她回憶:「當時拿起畫筆,比起我平時拿的鋤頭還重,但你知道嗎?後來每當忙完農事,拿起畫筆來畫畫,心情就會變得很輕鬆。這群學生來邀我畫畫時,我說我不會畫啦,當時我埋怨這群學生,現在卻很感謝他們。」

阿嬤把生命裡有意義的事都畫在紙上,畫畫就是她的生活日記,放下手中的土鏟,拿起畫筆,變身素人畫家,也親自擔任畫展的解說員。透過創作及藝術裝置與居民連結,藝術品與裝置都只是陪襯,人與人的互動及人與土地的互動,才是最重要的元素。

阿嬤與她們的畫作(照片來源:優雅農夫藝文農場)

將近10年的時間,他們藉由深耕化解了與在地居民觀念的歧異,且秉持樸實的「水牛精神」,透過空間、環境營造及藝術的浸潤,將村子裡的許多老屋,變成一間間的藝術空間,走在農村中,就是在逛美術館。社區的每一個角落,都緊密的連結著村民的生活,除了藝術作品之外,四季的更迭、農民的生產活動、農作物,以及老農的生活智慧等,都成為了農村藝術的一部分。

但一開始,可不是那麼順利。當時學生們拿著土地使用同意書,找阿公阿嬤商量,要將老屋變成藝術景點,但阿公阿嬤都很擔心簽了之後,土地會不會變成別人的?因此他們花了長達一年半的時間,費了很大的力氣溝通才說服長者。

毛阿伯是第一個參與老屋改造的人,他當時二話不說回答:「好啊,來弄啊!」學生與毛阿伯變成緊密的夥伴,每天趁著一起泡茶、吃飯聊天的時候,激盪出很多創意,果然成功的把毛阿伯的古厝變成藝術展場,鄰居們看到後都紛紛表示有興趣,他們的老屋改造行動才開始順利一些。鄰長阿嬤在家照顧孫子,很希望有一個小花園,可以坐在花園跟鄰居聊天,小朋友就在花園裡玩,於是學生便依照她的需求,將空間營造出來。一家又一家改造下來,每一間老屋都變成有特色的空間,如松鼠阿嬤家的曬穀場,後來變身草皮木棧涼亭,還設有專屬的人體工學按摩躺椅,這按摩躺椅也是學生們憑著自身的建築專業,將有稜有角的紅磚磨成波浪狀躺椅,成為許多老農忙碌後休息的好地方。

長者們用在地素材創作,老屋的牆壁就是一面展牆(照片來源:優雅農夫藝文農場)

陪伴返鄉青年 並鼓勵幫助社區

土溝農村的改造行動從早期的政府補助與募款模式,到後來學生們意識到不能單靠補助及募款,因而思考如何透過行銷與售票,讓社區可以自行營運。故由社區提供創作空間,引進藝術家駐地創作,以平台的概念,讓更多藝術家留在土溝,並在展期間把人潮帶入農村。

人潮帶來生機,在村子口掛著「問路店」的小雜貨店,兒子返鄉幫忙母親經營,漸漸地也有一些青年返鄉創業。然而為了避免老街夜市化,他們希望進駐的商家都能有協助社區的想法。黃鼎堯說:「一開始就得想到避免這樣的商業模式出現,若等到商業模式出現後再修正,往往會一發不可收拾。」因此他們會親自陪伴剛返鄉創業的人們,並提倡互助合作的精神。

村裡的孩子在就讀國小時,就參與土溝農村改造行動至今,從一開始跟著玩,後來擔任組織志工與行政,到考上營造設計科系,並希望未來可以留鄉發展。讓改造行動不但成為青銀共創的行動,也將下一代留在村中。

2017年初,當年的這群建築研究所的學生,再將當地一座廢棄28年的工廠變身為「優雅農夫藝文農場」,並自許為「優雅農夫」。他們聘請的人才都是返鄉青年,希望讓年輕人的力量回到農村,也希望透過「優雅農夫」的推廣,將社造經驗擴及至台灣各地的農村,並思考台灣農村的其他可能性。

青年與藝術的注入,帶給土溝農村許多新能量(照片來源:優雅農夫藝文農場)

從2004年至今,這群學生原本只是為了寫論文,卻沒想到一待就是15年,他鄉成為自己的第二個故鄉,在土溝農村成家立業,現在有的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爸爸。這15年來,在許多人眼中,看似是這群學生改變了土溝農村,但他們卻說:「是土溝改變了我們!」

或許,當自己以協力者進駐社區之時,所發展的不僅是一種給予及幫助的關係,而是在改變他人的背後,也伴隨著改變自己的過程,就這是所謂的造人造己吧?拿青春換取老農村的重生,這群自許為優雅農夫的青年,他們的參與及陪伴,不但為土溝農村注入意義,也幫長者找回老農村失去的記憶,並讓改造社區空間的社會過程,多了參與和互動。

以藝術能量作為媒介,透過創作將生活傳達出去,擴張了一般人對社區空間的想像。以傳統好客的人情味,取代過度的土地開發,只希望大家有空來作客,來看看這個充滿特別風情的村莊。

老屋改造而成的藝術彩繪空間(照片來源:優雅農夫藝文農場)


▸▸捐款支持▸▸

☛|「芥助網」社區工作服務計畫|☛

☛|50+就業培力計畫|☛

☛|青少年社區關懷行動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