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實物給付專章」 能否兼顧中央權責與地方自主?
衛福部統計,一年有超過54萬人曾接受食物銀行的幫助。然而在政府法令方面,至今卻只有台中市的《臺中市食物銀行自治條例》。 2010年後開始有立委提出《食物銀行法草案》;同時衛福部也提出「實物給付專章」,本文探究分析此專章如何規範界定中央與地方的權責、角色,以及未來可能衍生的問題。
衛福部統計,一年有超過54萬人曾接受食物銀行的幫助。然而在政府法令方面,至今卻只有台中市的《臺中市食物銀行自治條例》。 2010年後開始有立委提出《食物銀行法草案》;同時衛福部也提出「實物給付專章」,本文探究分析此專章如何規範界定中央與地方的權責、角色,以及未來可能衍生的問題。
相對於衛福部提出的「實物給付專章」,關注食物銀行立法議題的立委們也提出了《食物銀行法》草案,2016年釋出計有21條,目前送入立法院衛環委員會,與實物給付專章一同等待審查。究竟兩者間有何異同?中央權責/地方自主、社會救助/避免浪費,孰重孰輕?邀請您一起來瞭解。
立委提出的《食物銀行法》草案雖較衛福部的「實物給付專章」周全,但由於對食物銀行的設置申請、受助者資格等都有規定,反而遭不少民間團體質疑「綁手綁腳」。不論未來將通過專章或是專法,相信在實際運作後都有調整的空間,端賴全民持續的關注
談到做社區工作的理念,萬芳浸信會牧師鄭聖惠有感而發:「其實就是哪裡有需要,就去協助。我們的大門必須敞開,幫助社區內外有需要的人。這樣的幫助是彎下身軀,全年無休地提供他們食物、物資與愛。」
食物銀行在提供食(實)物的過程中,往往發現受助者的需要不只是食物與物資,因此也開始試著傳遞關懷與陪伴,甚至提供藝術、文化等心靈糧食,提供兼顧社會心理與心靈之照護服務。食(實)物銀行的未來發展,且讓我們懷著期盼的心拭目以待!
伴隨著食物銀行的發展,漸漸發現受助者有著多重需求,因此運作模式就越來越多元,其創意與生命力也在這些型態上充滿展現,為我們開啟食物銀行在未來發展的多重想像。朝陽科技大學社工系教授黃全慶在《社區發展季刊》中,將台灣的食物銀行分為11種類型,一起來看看吧!
2017年亞太資訊平台糧損資料庫統計,每年台灣的蔬果魚肉損耗浪費高達373萬噸,每日平均廚餘量可以堆成60棟台北101大樓。在剩食與飢餓之間,台灣的食物銀行因地制宜長成不同的樣貌和型態,彼此相異卻各有特色:1997年,台灣第一間以食物銀行命名的社福機構「青年和平團食物銀行」(定點定時型);2012年,第一間「超市型」的食物銀行「台中市食物銀行綠川店」(超市型);2016年,社福單位與大型賣場合作,捐贈賣不完的生鮮蔬果予受助者。
因應社區居民的需求,羅慶聖在2017年與基督教芥菜種會合作成立大同社區食物銀行,並積極連結在地店家與量販店,以募集更多物資。透過進一步的關懷,也增設課輔班,希望透過社區工作的實踐,協助居民解決社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