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社區究竟是桃花源還是避難所?
萬華的老舊社區看似雜亂,但這些社區可說是保留台灣珍貴的地方記憶寶庫,1970年代的台灣,沒有網路媒體,電視節目也不多,當時的孩子下午寫完功課,會聚在社區打躲避球或玩耍,例如:玩彈珠、尪仔標、尪仔仙等等;晚上7點吃完飯,阿公阿嬤會各自帶著家裡的椅子,繞著人行道外圈乘涼聊天,小學到高中生則會聚集在一起玩大地遊戲,你說,貧困者聚集的老舊社區生活,究竟是逼不得已的避難所?還是鄰里相互照應的桃花源?
萬華的老舊社區看似雜亂,但這些社區可說是保留台灣珍貴的地方記憶寶庫,1970年代的台灣,沒有網路媒體,電視節目也不多,當時的孩子下午寫完功課,會聚在社區打躲避球或玩耍,例如:玩彈珠、尪仔標、尪仔仙等等;晚上7點吃完飯,阿公阿嬤會各自帶著家裡的椅子,繞著人行道外圈乘涼聊天,小學到高中生則會聚集在一起玩大地遊戲,你說,貧困者聚集的老舊社區生活,究竟是逼不得已的避難所?還是鄰里相互照應的桃花源?
「無論是老萬華人,還是才住一年的新人都很投入,自己家鄉的平安要自己守護。」曾是疫情熱區的台北市萬華區,5月開始,社區居民和店家即與民間組織積極串連,即時回應因疫情帶來的各項難題。另外,投入社區工作逾10年的社福團體基督教芥菜種會也將「芥助網」的功能帶入防疫行動,針對來勢洶洶的疫情,串聯社區共好點,推展「社區防疫共好行動」,支持社區裡的弱勢族群。
萬華社區樣態複雜且多元,不同問題相互交織,牽一髮動全身,在地46個單位,包括:社福機構、社區大學、地方政府組織、宗教團體、醫療機構,儘管每個機構的切點不同,但透過合組「萬華社區協力聯盟」,讓不同元素加入,進行溝通交流,共同思考如何串聯,使服務更完整。他們集思廣益發展出如踩街、社區頭路、居住、長者送餐等多元議題。
走進兒少專屬的小天地據點裡,牆上五彩繽紛的彩繪塗鴉立刻吸引著訪客的目光。沈曜逸說,每個牆面上的創作都由孩子、社工以及在地藝術家共同創作,擁有不同的主題與創意,為據點增添風采。 對於在社區蹲點超過十年的協會來說,雖然一開始只是一個對於「社會工作」與「社區工作」的實踐場域,但從簡單的陪伴,一路走到家庭支持與照顧,也逐漸成為社區裡的一分子。為著不同的需要,提供不同的服務、平台與機會,讓孩子找到屬於自己的天地,也讓社區居民擁有有力的支持與重要的夥伴。
走進台北市萬華區新安里,才剛踏入巷弄,就能隱約聽到某處傳來孩子們陣陣的喧鬧嘻笑聲。循著聲音、湊近一看,手繪的招牌黏貼在門牌166號的住宅鐵門上,旁邊還掛著可愛的黑板,寫著據點的開放時間與近期活動公告。這裡是台灣社區實踐協會。從2007年開始,當時仍學生的協會社工,因為修讀課程的關係得以進入新安里,一眨眼過去十個年頭,不僅陪伴不少曾在社區裡遊蕩的孩子們成長,也成為社區裡許多家庭的重要支持之一。台灣社區實踐協會社工沈曜逸說,看見孩子與居民的能力,放在對的位置,就能發揮出他們自己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