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照顧 一條從我到我們的旅程
無法在家庭中得到完整照顧的弱勢兒少,早期有救濟院或孤兒院接手,隨著政府頒布「兒童福利法」,宣示弱勢兒少公權力的里程碑,以立法、政策和行政等做為,在民間社會為弱勢兒少築起家庭外的替代性照顧,再到現今各種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各類兒少社區照顧據點……台灣的照顧者和被照顧者,是如何在照顧與被照顧的旅程中,走上從「我」到「我們」的旅程? 來看看專業的社工研究者劉曉春的分享吧!
無法在家庭中得到完整照顧的弱勢兒少,早期有救濟院或孤兒院接手,隨著政府頒布「兒童福利法」,宣示弱勢兒少公權力的里程碑,以立法、政策和行政等做為,在民間社會為弱勢兒少築起家庭外的替代性照顧,再到現今各種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各類兒少社區照顧據點……台灣的照顧者和被照顧者,是如何在照顧與被照顧的旅程中,走上從「我」到「我們」的旅程? 來看看專業的社工研究者劉曉春的分享吧!
近年社區工作的專業領域發展多元且快速,但也發現不同專業存在「斷裂感」,舉例來說,倡議社區共生的團體,以社區規劃的視角盤點資源,但常是外部資源的挹注,缺乏陪伴在地社區的實質元素,當規劃者與社區居民缺乏共識,「斷裂感」就此產生。再者,社區團體與專業組織很少建立合作關係,雖能建立共同照顧的連攜模式,但實際狀況卻是各做各的,照顧資源的應用也呈現斷裂的樣貌。社區本應共生共存,社區服務更是,如何確實串連彼此的專業,台灣在宅醫療學會副秘書長劉懿德提出了他的看法與建議。
地方創生除了解決生命、生活與生計問題,但「偏鄉學校」的存亡問題也是其中重要環節,「學校的生存與社區習習相關,若社區沒落或滅亡,學校也將面臨存廢問題」。台南市東山國小致力推動食農教育,不但促進當地生態友好關係,也幫助孩子與社區連結、扎根在地,更為地方創生奠定基礎。
德國的「社區共生導向」(Quartier sorientierung)提供社區需要者的支持,包含社區、人、政治、資源、想法、市場、管理、需求等8個面向,簡稱為「Q8」。社區中有一位「社區共生網絡管理師」,工作內容相當於台灣的「照顧管理專員」,其角色就是連結公私部門的中介者,以及志工服務的協調者,特別是把受照顧者的需求傳達給擬定政策者、把專業知識傳達給一般民眾,並讓政府看見社區的發展潛力,建立新的聯合網絡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