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盧明正

在德國漢堡市,有一位患有輕微認知障礙的施密特女士,住在社區中社福機構所提供的合作公寓裡,除了有屬於自己的套房外,還有一個公用廚房及3個室友,並配有一位法定生活照顧助理員,照顧她在就醫、身體護理、外出購物、整理房間、營養諮詢及財務管理的需求。但她仍認為生活上有諸多不便,想要改變現狀。為了提升自主生活能力及擴大社交範圍,她參加一個自主團體,並希望入住到另一棟擁有「社區共生管理網絡」(Quartiermanagement)的公寓。經過幾次討論後,決定讓施密特試住幾周,以觀察及衡量她的適應狀況。

令人意外的是,施密特住進公寓後,便參加社區內咖啡店所開設的烹飪課程。為了上課,原本拒絕助聽器及眼鏡的她,竟然主動要求配戴。她開始認識新朋友,也展開不同以往的新生活。共住的夥伴會陪她出門就醫並協助生活起居,她的生活自理能力逐漸提升,包括學會舖床、打電話、購物、打掃房間、照顧身體及處理財務等,讓生活有了更多面向的發展。

近年來德國面臨身心疾病患者增加、家庭支持系統改變、單親家庭增多、婦女投入職場等變化,導致照護需求日益增加、照護年齡偏高及人力不足等問題,過去制定的照顧法規已無法符合現代需求。預估在2029年,德國將會面臨大批退休人潮,福利需求增加,勢必提出解決方案。

社區共生導向的「Q8」
德國的「社區共生導向」(Quartier sorientierung)提供社區需要者的支持,包含社區、人、政治、資源、想法、市場、管理、需求等8個面向,簡稱為「Q8」。社區中有一位「社區共生網絡管理師」,工作內容相當於台灣的「照顧管理專員」,其角色就是連結公私部門的中介者,以及志工服務的協調者,特別是把受照顧者的需求傳達給擬定政策者、把專業知識傳達給一般民眾,並讓政府看見社區的發展潛力,建立新的聯合網絡關係,在居住、教育、文化、藝術、職訓、商家、靈性關懷等,發展出有創意的想法,並找出現有無效率的執行狀況,總括以上作為,均必須以社區居民為真正的受益者。

海德堡大學神學系實踐神學基督教社會福利研究兼任該校「基督教社會福利機構研究中心」主任的歐以利希教授(Prof. Dr. Johannes Eurich)教授舉一個以「Q8」發展成功的案例──「一個中心為眾人」論壇(Forum Eine Mitte für Alle),它是由亞士特多夫基督教社福基金會(Evangelische Stiftung Alsterdorf,以下簡稱為「亞士特多夫基金會」)發起,在德國漢堡市的阿通納區(Altona)利用一個廢棄的貨運火車站,邀請當地居民參加論壇,共同討論社區需求,經過多次跨越想法障礙的對話,希望促進一個融合性的生活,並總結成30個城區目標。他們將討論結果呈報給政府,之後竟成為漢堡市發展計劃的一部分,而且此計畫方案還獲得聯合國經濟與社會事務部頒發「無障礙與融合性城市發展最佳執行獎」(Auszeichnung als Best-Practice Projekt der Unitions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的肯定。

2019台德高齡及社區全人照護國際論壇,來自德國學者歐以利希教授(左)分享「社區共生管理網絡」及「社會創新研究計畫」議題。(圖片來源:盧明正)

「當他們中間有人需要高度協助與支持時,也能夠透過支持性的服務繼續住下去,這對於高齡化社會也是一種新的解決方案。」歐以利希說,漢堡市「社區共生」案例是涉及每一個生活環境空間的居民意識,不管他們的生活情況如何,都能在這個地區順利住下。

歐以利希舉漢堡市發起「社區共生管理網絡」理念的亞士特多夫基金會為例,該基金會服務範圍包括整個德國北部地區,協助項目包括生活助理、居住及教育訓練,服務對象包含身心障礙者、兒童及青少年、醫藥與治療、幼兒園與學校、年長者及需要受照顧者。全漢堡市共有14個單位支持這項計畫,主要是促進及滿足長者,如此混合性的支持系統,幫助大多數在社區的受照顧者。

2011年,亞士特多夫基金會發起一項活動「讓社區動起來」,以解決社會人口變遷、居家照護及照管工作專業人力缺乏,以及突破照護者侷限於女性的瓶頸等問題。基金會提出銀髮自主能力方案,不同以往針對單一老人養護機構進行操作,反而是以社區為單位重新規劃區域。首要步驟就是盤點照護需求及尋求可以連結的社會資源,包含社區機構、官方組織、民間團體等,並發問卷給居民,瞭解方案的可行性及參與意願等,透過科技結合各種專業服務,連結其他「社服混合性服務」的方式,包含公部門、非政府組織、社群網絡、宗教團體、鼓勵企業參與等,期望能夠取代傳統的機構照顧方式。不過,歐以利希也強調,倘若某一地區已有機構式在地服務,其他新興機構就應該採取合作模式,只要彌補服務缺口,而不是成為該項服務的競爭者。

社會創新發展4步驟
「在全歐洲所提供的社福服務中,社會創新方案的計畫核心是經由辨識、檢驗、評估的過程,再透過不斷的實驗證明理論,最後加以系統化才能找到實踐方法。」他強調,首先是辨識出新的社會需求,例如目前歐洲面臨許多外來移民,這些大量人口是否可以填補退休潮產生的工作缺口;第二步驟就是發展出新的解決方案;第三步驟是評估方案,倘若可行,最後步驟就是將其模組化,然後推行到其他區域。

他也舉該校的「基督教社會福利機構研究中心」與歐盟合作一項「社會創新研究計畫」(Innoserv-Projekt)為例表示,此計畫針對歐洲面臨高齡工作領域尋求解決方法,特別是當全球氣候變遷下,為了讓環境永續發展,必須將石油轉變成替代能源,政府與民間一起找出衝突點,試圖從科技裡面找到創新方法及新的生活模式,如此才能符合人類未來發展。

「光有一個創新構想是不夠的,還要搭配可以執行的方法。」歐以利希補充,社會創新不一定是一項新的發明,也可能是別地方採用過的方法,沿用在不同地域卻產生新的效果,例如跨領域的照顧系統,不僅滿足新方案的需求,同時也改善既有需求的問題,簡單來說,就是讓事情「變得比較好」、「獲得改善」、「提升品質」,即是社會創新方案。

圖說:歐以利希教授認為,社會創新方案是由辨識、檢驗、評估,再結合經驗證據與理論討論的結果。(照片來源:盧明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