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內政部2019年統計,全台原住民人數約為57萬,佔總人口比例2.4%(註一)。雖然人數不多,但原住民許多特有的文化與漢人相異,即使同為原住民,徙居都會區的原民與部落原民的生活型態上可能大相逕庭,在一般的食物銀行裡針對其各自的需要,也必須更細膩的設計規劃。因此,近幾年台灣開始興起若干原住民食物銀行,專門針對原住民族群獨特的處境提供救助與培力。
生活於部落(山地鄉與平地鄉)的原住民族人,估計約有30萬,佔原住民總人數52%(註二)。針對這一半族人的需求,食物銀行也發展出相對應的服務,例如:花蓮玉里的食物互助社,就是專門針對玉里周邊部落所開辦的食物銀行。雖然居民往返市區不易,且因人口外移導致嚴重高齡化,但原住民特有的「分享食物」、「換工」和「互助照顧」等生活哲學並未在部落消失。食物互助社正是在這樣的文化脈絡下,發展出「蔬果交換攤」、「糧膳食物包」、「耕種換取物資」等行動,幫助需要的族人。
另有27萬的原住民族人則散居在各大都市,其中全台第一間原住民食物銀行位於台中市,就是偏重在服務台中都會區的原住民。雖然都會區相較於鄉村甚或部落,有較高的便利性與充足的工作機會,但對都會區的弱勢原住民來說,由於巨大的生活壓力與缺乏部落的人際網絡,需要受到協助的面向更為廣泛。因此台中市原住民食物銀行連結地方議員、教會、非營利組織(NGO)與同鄉會,將物資、經濟、法律、就業等各方面的資源,提供給400個原住民邊緣戶。
以傳統阿美族精神 建構部落互助照顧的玉里食物互助社
按內政部統計,在全台核定的745個部落中,人口數最多的阿美族就佔了210個,並集中在花蓮與台東(註三)。然而都市的吸力造成部落青壯人口大量流失,高齡化、獨居長者、隔代教養等問題在部落中屢見不鮮;再者,花東幅員廣大,部落不僅與市區距離甚遠,部落與部落之間也來往不易,長者在不易添購民生物資下,也產生各種生活上的問題。
善牧基金會玉里中心督導林菁華表示,光是在玉里就有20個阿美族部落,但彼此分散且物資並不充裕,如據點所在的福音部落,周邊只有一間小型雜貨店,若要到市場買肉,添購民生物資,甚至到診所看醫師,就必須到玉里鎮上或瑞穗市區,但光往返市區的交通時間,就要花上部落長者一天的時間。於是在與族人討論後,在2016年底開啟「食物互助社」的行動。
對阿美族來說,分享食物、換工和互助照顧都是部落傳統的生活哲學,因此玉里的食物互助社設計出「蔬果交換攤」(阿美族語Masafalic)、「糧膳食物包」(阿美族語Pafeli)、「互助與換工」(阿美族語Malapaliw)等三個執行方案,以原有的文化精神來建構部落互助照顧。
蔬果交換攤的作法是將族人種植有剩餘的蔬果,拿到食物互助社換取所需的民生物資,透過以物易物的交換方式來達到互助的精神。林菁華表示,部落的ina(阿美族語的媽媽)大多擁有自己的農田,過去在蔬果生產過剩時便時常會分享給據點,同時基金會也時常收到各界捐贈的衛生紙、洗衣粉、洗碗精、鹽巴、沙拉油等物資,在與族人們討論下,決定讓他們用過剩的蔬果來換取捐贈的民生物資。除了據點所在的福音部落,周圍的春日、馬太林、松浦部落等也都有ina會過來交換。如此,既避免食物浪費,又免去部落長者到市區採買的舟車勞頓。
林菁華說,由於族人的性格較為知足,往往只拿取自己所需,使得蔬果交換攤常常出現不對等的交換,例如:族人帶了一大籃菜,卻只換取一小包鹽,「後來我們也比照便利商店換點數的作法,依ina所提供的量換算成點數,讓她們可以積點,到時候看家裡缺哪些物資再來換取。」
在糧膳食物包方面,食物互助社則是將蔬果交換攤中收到的蔬果,與民間捐贈的物資一起分送給服務的個案。林菁華表示,部落的個案喜歡可以烹煮的食物,不喜歡罐頭食品,因此就配合ina送來的新鮮蔬果,再搭配麵條、白米、沙拉油、醬油等物資組合成食物包,讓社工在訪視個案時可以一起帶去。
互助與換工則用在據點提供一小塊農地,以志願服務方式,讓族人就其栽種技術專長,以工換取所需的生活物資。目前農地是由部落一位82歲的獨居ina負責耕種,待收成後,她會用農作物來換取洗衣粉、衛生紙等家裡常用的消耗品,當然所種的作物也可以提供給食物互助社服務的個案。林菁華笑著說:「目前唯一的困擾就是作物太為單一,我們部落族人的耕種文化,強調什麼季節就應該要種植什麼樣的蔬果,因此我們退而求其次,跟ina協調種一些蔥或蒜苗,讓個案至少在烹煮時可以有一些變化。」
根據原民需求 打造全人關懷的台中市原住民食物銀行
相較於關係緊密的部落,全台另外有27萬的原住民散居在漢人為主的都市中。這些族人多半因為工作機會來到城鎮,但必須面對都市龐大的生活壓力、文化差異與缺乏部落網絡的支持,讓許多族人難以適應,尤有甚者,部分都市原住民實際上已處於低收入的困境,卻因家鄉有保留地而無法獲得政府補助,成為無法被關照到的邊緣戶。
台中市原住民食物銀行督導林俞妙表示,這些原住民邊緣戶不僅陷入經濟上的困境,身心靈也有些狀況,極需全面性的照顧與培力。相較於部落只要找到當地的頭目或社區發展協會,就可以展開關懷,都會區的原住民因為散居各處,必須透過教會、地方議員、NGO與同鄉會等在地網絡來找尋需要幫助的族人。
由於原住民大多信仰基督教,因此教會成為他們來到都市的第二個家。林俞妙表示:「我們跟台中市30幾間原住民教會建立關係,讓教會的牧師與會友知道食物銀行可以提供援助,並在接觸到需要幫助的族人時可以轉介給我們。」在找到需要幫助的族人後,台中市原住民食物銀行更進一步與這些地方組織合作,讓個案不僅獲得食物的救濟,也在經濟、法律、就業、家庭生活各方面被培力。受助者不會只是依賴物資,更能透過培力與長期的關懷陪伴重新站立起來。
就經濟上而言,部分都會原住民普遍面臨財務管理問題,因此台中市食物銀行連結台中市傳愛儲蓄互助社,彼此轉介個案。林俞妙說:「當我們發現自身的個案有財務管理上的狀況,就會轉介給儲蓄互助社;而儲蓄互助社若有社員突然面臨生活上的困境,也會轉介給我們來關懷探訪與提供食物救濟。」這樣做的目的是讓族人養成金錢管理的觀念並進行儲蓄互助。
另外在就業上,台中市原住民食物銀行也跟台中市就業服務處、環保局、長照單位等合作,藉由職業培力或增加錄取名額的方式,讓族人可以爭取穩定的工作。例如:向台中市環保局爭取後,3年來原住民的清潔隊員名額增加近50位,大幅提升受助者考取的機會。而當進入超高齡社會的狀況已迫在眉睫,林俞妙認為長照需求的人力將大增,也相當適合族人參與,因此也與長照單位合作照服員培訓,鼓勵受助者考取證照。
都會原住民個案在缺少部落網絡的支持下,關懷陪伴也更顯得重要。因此在心靈方面,台中市原住民食物銀行也連結在地的原住民教會,讓教會牧師與會友共同陪伴個案。林俞妙說:「當生命沒有力量時,即使你提供再多的物資也無效;但是透過陪伴與信仰的依靠,受助者就有機會站起來,進而改變自己的生命。」
原住民不僅是受助者 同時也是幫助者
當然,原住民食物銀行與一般食物銀行相同,在運作過程中也諸多挑戰橫亙眼前,同時也在面對困境的過程中,試圖突破原有的框架。對玉里食物互助社來說,點數兌換就難以有固定的標準。林菁華表示,族人在互助交換時並不會談到金錢,且通常僅拿取自己需要的物資,為了不要讓族人「虧太多」,還是必須要有一個符合市場價格的兌換標準,但像阿美族人愛吃的芋頭梗,或一些部落特有的野菜,就很少在一般市場販賣,也難以訂定兌換的點數。面對這樣特有的飲食文化與物產,食物互助社也透過不斷與ina對話,共同思考更完善的解決之道。
在換菜的過程中,早期也因人力與設備的問題,無法及時將收到的新鮮蔬果分送給服務的個案。因此玉里食物互助社除了與ina協調換菜的時間,也將多餘的物資及時分送到在地的11個原住民文化健康站,避免食物浪費。自去年起,玉里食物互助社也擴大既有的交換網絡,到更遠的部落進行物資交換。林菁華說:「我們透過行動車,將食物與物資載送到更遠的樂合、安通、德武、苓雅等部落,與當地的族人進行交換。」
對台中市原住民食物銀行來說,物資的多樣性與募集則面臨挑戰。林俞妙表示,目前較為穩定的物資為稻米,其他像沙拉油、罐頭或生病個案所需要的營養品等物資則較缺乏,尤其今年因為疫情關係,物資的募集確實不容易,只能盡可能地再去開拓。針對一些原住民特殊疾病的需要,台中市原住民食物銀行也連結地方上的NGO,將募得的尿布提供給有需要的個案。
透過部落食物銀行的各種服務,受助者除了生活改變,與幫助者之間也產生了許多意想不到的變化。在玉里的食物互助社,社工與來蔬果交換攤送菜的ina對談後,才發現許多作物的特殊作用,如左手香處理後可消炎止痛、魚腥草具有美白功能等,因此社工請ina們特別來介紹這些植物,將老一輩的生活智慧記錄下來,並將這樣的知識傳給年輕一輩的婦女,讓部落特有的栽種文化得以延續。
在台中市原住民食物銀行,透過與地方組織多角化的串聯,已有不少原住民個案走進教會或開始有穩定的工作,並進而成為幫助者,共同參與食物銀行的服務。林俞妙感動地說,許多受助者在找到工作後,休假期間都會過來幫忙搬運物資,甚至是陪同社工一起去關懷其他的個案。
對食物銀行的服務者而言,不管是以什麼形式提供需要的人幫助,只要受助者能轉化生命成為手心向下的幫助者,對他們來說都是最感動的事,「這也正是我們所希望看到的,也就是透過食物銀行這樣一個媒介,將受助者的生命帶起來,同時也鼓勵他們的家庭與孩子,讓他們的生命因著被鼓勵,未來也可以成為鼓勵別人的人。」林俞妙如此說,這也是NGO最期盼看到善善循環的「藍色經濟」吧!
註一:參見內政部戶政司《108年度原住民人口按年齡及教育程度》
註二:參見原住民委員會《10905台閩縣市鄉鎮市區原住民族人口-都會比例》
註三:參見原住民委員會《核定並刊登公報之部落》
指導顧問:古碧玲
責任編輯:胡善慧、吳素華
採訪撰文:張以牧
延伸閱讀:
《冷冷都市用食物銀行串起熱熱溫情 挑戰五花八門卻不減服務能量》
▸▸捐款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