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返鄉=地方創生?
台灣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盧俊偉認為,青年返鄉有三波浪潮:👉第一波:解嚴後的1990年代,建立自我認同;👉第二波:因921大地震後農村再生、產業重建;👉第三波:2010年後,跨地域/文化/產業的在地投入模式;👉2019年的地方創生,可否引領第四波青年返鄉的浪潮?城鄉發展不均的困境,青年返鄉是解藥之一,而農業雖是個傳統領域,卻也是許多鄉鎮的基本產業,是否能透過地方創生及技術創新,於在地擦撞出不同的火花,為地方注入生命力?
台灣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盧俊偉認為,青年返鄉有三波浪潮:👉第一波:解嚴後的1990年代,建立自我認同;👉第二波:因921大地震後農村再生、產業重建;👉第三波:2010年後,跨地域/文化/產業的在地投入模式;👉2019年的地方創生,可否引領第四波青年返鄉的浪潮?城鄉發展不均的困境,青年返鄉是解藥之一,而農業雖是個傳統領域,卻也是許多鄉鎮的基本產業,是否能透過地方創生及技術創新,於在地擦撞出不同的火花,為地方注入生命力?
運用設計力為地方建立公共資產,包括建立圖像資料庫、透過視覺行銷在地特色等,讓地方產業可以活化運用。當「設計力」變「社會益」,使社區工作結合社會創新跟設計技術,建立城鄉特色品牌之創生模式,等於是為地方產業另闢一條可行之路。
地方創生到底要創造什麼?👉生計?創造就業機會👉生機?生生不息,永續發展👉生育?解決少子化問題👉生命?形成共同的生命意識與價值理念。親愛的社區力讀者您們認為呢?
借鏡日本地方創生,台灣以早期「社區營造」的豐富經驗作為基底,並由國發會在2019年提出5戰略包括👉企業投資故鄉👉科技導入👉整合部會創生資源👉社會參與創生👉品牌建立等,因應實際需求推動屬於台灣在地的地方創生,透過人與人彼此連結、凝聚共識、互助合作,讓地方創生不只是個口號,更是個台灣全民一同學習共生互助的契機。
日本啟動地方創生後,對於東京人口過度集中,造成城鄉發展的極端失衡問題,提出相關解決辦法。透過打造「寫真文化之都」強調在地特色,讓曾面臨地方消滅危機的東川町人口回升。人口危機,就是日本地方創生的動力。
因為人口減少與老化、人往東京集中與地方經濟惡化,日本在2014年透過創生三箭👉地方情報資訊👉地方人才育成👉地方財政支援等策略,希望解決減緩人口減少的趨勢、舒緩大都市人口過密及振興地方問題。他們發現地方能否創生成功的關鍵,在於基層公務員的能力強弱。而為什麼公務員在地方創生重要性會大幅提昇,讓我們來看看,日本是如何使用這些發動者的角色,來實踐地方創生的願景。
現代人講求「客制化服務」,但你知道防災也可以客制化嗎?居民是社區防災的關鍵,為了提醒居民重視社區潛在危機,基督教芥菜種會在台南北門辦理「打造社區防災韌力工作坊」,與居民一起探討如何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社區防災模式,社區力帶您一起回顧工作坊當日的精彩片段。
自然保育作家陳玉峯教授曾說,生長在台灣這塊土地上,我們不是要學習對抗災難,而是要懂得如何與災難共生共長。俗話說「遠水救不了近火」,因此在原有的生活脈絡下,以社區為本的發展出防災地方誌,讓防災接地氣,才能強化韌性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