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制度vs.實務需求 醫師投入在宅醫療全心顧好病患可能嗎?
台灣的居家醫療自2003年推動至今已近20年,目前居家醫療成本相當高,未來倘若健保署能把醫師看診給付方式,由「計次」改成「統包」,讓居家醫療的家庭醫師把病人「顧到好」,不僅能夠建立良好的醫病關係,也讓醫生與病人獲得給付保障與醫療品質。
台灣的居家醫療自2003年推動至今已近20年,目前居家醫療成本相當高,未來倘若健保署能把醫師看診給付方式,由「計次」改成「統包」,讓居家醫療的家庭醫師把病人「顧到好」,不僅能夠建立良好的醫病關係,也讓醫生與病人獲得給付保障與醫療品質。
為因應2025年日本戰後嬰兒潮世代全員邁入75歲以上,日本政府在2012年起推動「在地整體照顧」,也就是整合社區中的醫療、照顧、保健預防、居住、生活支援等資源,形成強調照顧與互助的「在地整體照顧系統」,讓住民可以在社區中安老。
社區醫療的守護者,不僅要能夠在診間,也要走入個案的家裡,兼顧走不出門的失能者的需求。有一群傾聽並支持病患需求使其獲得尊嚴、幸福及生活品質的在宅醫師,他們依照個案病情提供不同類型的醫療服務,有時候也會邀請家屬、社區志工一起加入醫療團隊,與病患、家屬和志工形成「夥伴關係」。
長期處於醫療匱乏狀態的偏鄉,在宅醫療成為社區照護重要的一環,不管在宅醫療團隊結合到什麼資源進入社區,其中一個絕對不能少的重要角色就是居家護理師。另外,若居家醫療照護與長照2.0的整合,或許能打造完善的社區醫療與照護網,成為翻轉老化社區的力量。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台北市、新北市對於社區大學各採正常開課、延後開課的不同作法。台北市社大主張,與其讓學員到處流竄,不如照常開課,但努力做好防疫措施;延後開課的新北市社大仍在觀望,等待清明節假期後視疫情狀況再作評估調整,停課期間,各社團仍以線上互動來關心「鬱卒」在家的學員們。
人人聞之色變的新冠病毒不需護照,就已旅行超過一百個國家,這場瘟疫像是一面放大鏡,放大了人們在面對災難時的種種樣貌──是焦慮的開始囤積物資?還是向身邊的人伸出援手?在社區中有一群人,他們因為生理缺陷,乍看之下似乎相對弱勢,然而他們卻更能看見別人的需求。來自香港的視障者陳柏亨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2004年世界衛生組織提倡「沒有心理健康,就不算健康」(No health without mental health),因此除了身體的照顧外,心理健康也得到愈來愈多的關注。治療不是單一生理面向的事,更涵蓋了身心靈整合的問題,因此「多元療法」有其存在的必要。
藝術治療師江年依,述說著曾在台中榮總醫院兒童病房的回憶。「醫院裡有一個大病房,進去後有條走廊,兩側的病房裡住著罹患各種癌症的孩子,他們接受化療的時間大多約二至三年,因為抵抗力不佳,不得不被隔離在醫院特定的區域裡。」當時她以藝術治療(Art Therapy)陪伴這群無法返家生活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