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災也需要創新思維 看日本的災後省思

日本在經歷過1995年阪神大地震的傷痛後,提出了知名的災害防救法則,即是當大災害來臨時,「自助:互助:公助」的比例大約是「7:2:1」,顯示自助與社區間的互助極為重要。然而,阪神大地震距今已近25年。在這段期間,311大地震的重創與人口高齡化等挑戰,讓日本的改變,不斷在發生。

在地自主參與防救災 社區也能DIY

東華大學台灣文化學系副教授郭俊麟日前在科技部所舉辦「2019新實踐暨台日聯盟地方連結與社會實踐研究」國際研討會中發表的論文《社區防災的社會創新–從災害圖上演練的在地實踐談起》中提到,他借鏡日本「災害圖上演練DIG(Disaster Imagination Game)」的方法導入花蓮在地民生社區防災演練的實地操作。

關於防災,社區營造可以做什麼?

氣候變遷導致災害類型愈來愈複雜,防災也從海綿城市的基礎假設,進化到 #韌性城市,並強調災後在 👉評估期👉準備期👉回應期👉回復期 等四個時期的工作下,能快速復原生活機能和秩序,基於這樣的概念,逢甲大學透過科技部計畫開發了「市民探針」的手機APP,讓防災透過社區居民參與及即時資訊分享,降低災害對生活的影響。

面對災害,社區夠韌性嗎?

現代人講求「客制化服務」,但你知道防災也可以客制化嗎?居民是社區防災的關鍵,為了提醒居民重視社區潛在危機,基督教芥菜種會在台南北門辦理「打造社區防災韌力工作坊」,與居民一起探討如何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社區防災模式,社區力帶您一起回顧工作坊當日的精彩片段。

防災也要接地氣 社區韌性才夠力

自然保育作家陳玉峯教授曾說,生長在台灣這塊土地上,我們不是要學習對抗災難,而是要懂得如何與災難共生共長。俗話說「遠水救不了近火」,因此在原有的生活脈絡下,以社區為本的發展出防災地方誌,讓防災接地氣,才能強化韌性社區。

韌性社區我作主 沒有人是局外人

👉社區自救,能救出70%的民眾;👉地方政府能救出20%的民眾;👉中央政府的搜救隊能救出最後的10%;👉若超過救援的黃金時間,能救出的人數幾乎是0。沒有人比我們更了解自己的社區,因此,當災難來臨時,若能發揮在地優勢,就能有更好的減災效果,自己的社區自己救,讓我們凝聚社區能量,實踐永續防災!

韌性不是說說就有 社區以行動力落實防災

在紀錄片《拔一條河》中,我們看見一條繩子可以拉起全村的心,也看見八八水災後高雄市甲仙區的韌性,他們說:「要透過參與,才能讓最壞的年代變成最好的年代。」培養社區防災韌力,需透過居民的參與,使自助、互助力量成為社區真正的幫助。一起來看看台北市南港區舊莊里和萬芳社區,如何在防災歷程中譜寫自助互助的故事。

老幼共融滾動社區能量 芥菜種會推防災從北門出發

當災難來臨,除了自助之外,社區居民之間的互助,是最重要的關鍵。新的一年即將來臨,基督教芥菜種會陪伴各個社區提前做好防災和減災的預防工作,培養社區的韌力與復原力,而這一連串的防災行動從台南的北門出發,社區力邀請你一起來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