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制度vs.實務需求 醫師投入在宅醫療全心顧好病患可能嗎?

台灣的居家醫療自2003年推動至今已近20年,目前居家醫療成本相當高,未來倘若健保署能把醫師看診給付方式,由「計次」改成「統包」,讓居家醫療的家庭醫師把病人「顧到好」,不僅能夠建立良好的醫病關係,也讓醫生與病人獲得給付保障與醫療品質。

當醫院成為到不了的遠方 社區需要一群醫療照護的守門人

社區醫療的守護者,不僅要能夠在診間,也要走入個案的家裡,兼顧走不出門的失能者的需求。有一群傾聽並支持病患需求使其獲得尊嚴、幸福及生活品質的在宅醫師,他們依照個案病情提供不同類型的醫療服務,有時候也會邀請家屬、社區志工一起加入醫療團隊,與病患、家屬和志工形成「夥伴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