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過人生風雨 牧師黃靖翔幫孩子走上更好的路
打架鬧事、作業不交……這樣令老師頭痛的孩子,在福星教會牧師黃靖翔的眼中卻一點也不是什麼大問題,反而因為「過來人」的經歷使他更懂得包容與體諒。年少輕狂不慎沾染賭博和毒品,曾一度使他身陷人生低谷,好險信仰救了他,進而給了他力量,鼓舞他用愛與關懷伸手接住社區裡需要幫助的人們。快點開此文,來看看這位挺過人生風雨的牧師回饋在地的故事吧!
打架鬧事、作業不交……這樣令老師頭痛的孩子,在福星教會牧師黃靖翔的眼中卻一點也不是什麼大問題,反而因為「過來人」的經歷使他更懂得包容與體諒。年少輕狂不慎沾染賭博和毒品,曾一度使他身陷人生低谷,好險信仰救了他,進而給了他力量,鼓舞他用愛與關懷伸手接住社區裡需要幫助的人們。快點開此文,來看看這位挺過人生風雨的牧師回饋在地的故事吧!
年僅29歲的社工陳英傑,同時也是港灣豐收教會的傳道。有感於苗栗市學區密集度高,年輕人口卻嚴重外移,使他決定開拓「一個屬於年輕人的教會」。在這裡,孩子們不只可以玩桌遊、還會帶營隊。他用愛與包容取代說教,讓孩子們打從心底把教會當成自己的第二個家,並且用愛接力,彼此關心。社區裡的弱勢兒少也在接觸了芥菜種會的「以樂家園」方案後,生活有了明顯的改善。
非洲有句諺語說:「要養育一個小孩,需要整個村的力量。」可見一個孩子的成長,不只是父母或單一家庭的事。更重要的是,當家庭失去功能,「讓社區一起來養我們的孩子」就成為弱勢的孩子不被漏接的最佳解方!本次專題帶您進一步觀察政府、企業、社區組織與照顧者們的協作模式,看他們是如何同心協力,讓孩子能在社區好好長大,替每一段曾經令人心疼的故事,寫出勇敢向前的希望篇章。
在非洲迦納,多數家庭都在貧窮線下苦苦掙扎,儘管教育與閱讀是脫貧的唯一方式,但許多偏鄉社區仍缺乏圖書館和學習用品,好在一個熱血教師不放棄任何希望,努力連結不同資源,村民等了十年,總算盼到圖書館夢想成真。
目前擔任客家宣教中會中原長老教會執事、基督教芥菜種會認養童專管員的詹翠英,其家族就是從新竹移居中壢的客家人。客家人有著「硬頸精神」,就是刻苦耐勞、勤奮、獨立及不屈不撓等特質。詹翠英擔任認養童專管員,透過村里長得知有需要的弱勢家庭,逐一盤點訪視並提供資源,目前接受關懷的人數約有2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