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南投集集小鎮旅行你是怎麼開始的呢?騎腳踏車?逛老街?吃吃喝喝……「兩腳詩集」概念旅館創辦人高志豪說:「過去旅遊被支解成點狀式觀光景點、老街模式或騎腳踏車就當作生態旅遊,已經發展觀光30年的集集告訴我們,火車站、騎腳踏車、吃東西這些模式,若無法有更深度的內涵及文化,仍舊是空洞。」他認為,政府這幾年因應疫情,一直補助在消費者身上,希望社區推出更便宜或免費遊程,也在嚴重傷害台灣觀光產業及社區發展。

社區旅店鼓勵用步行體驗小鎮

高志豪在社區經營「兩腳詩集」概念旅館,分享友善大地與人群理念的同時,也讓旅客透過旅宿走入社區。走入旅館前,旅客會先被前院原心園的植物吸引,進入大廳更感受到蘊含生態、人文藝術氣息,營造恬靜、簡單、舒適的心靈氛圍,以及四處可見友善環境的規劃設計。他先從旅館貫徹友善環境理念,例如不提供一次性備品、使用可分解環保清潔用品、有效利用能源、選用在地採購食材及烹煮健康的飲食;旅宿內各種標語、告示、海報、陳設,都是他想與住客「交流」友善環境的媒介。

彰化師範大學生物系畢業的高志豪,當了3年國中生物老師,在學校兼任輔導組長,發現很多問題很難僅透過學校內體制教育而改變,又逢父親身體微恙,決定返家接手種苗生意,而大學時就有經營旅宿的想法,所以返鄉8年後開始實踐夢想。他說:「其他行業跟顧客可能只有短至10分鐘、長至2小時的接觸,旅宿業則是跟顧客相處最久,將近24小時可以待在同一場域交流。」

兩腳詩集透過導覽與顧客互動(照片來源:兩腳詩集)

兩腳詩集的命名是希望來這裡的旅人都能捨棄四輪的躁動,用步行或更慢的方式,不疾不徐地深刻觀察並體驗小鎮。高志豪回憶當初帶著教育立場做這件事,雖然觀光產業前輩覺得不適合,「很多前輩教我不要用太明白、太直接的教育方式與消費者互動。」但他還是先強化了跟消費者的「溝通」,例如在訂房網站做詳細說明,訂房後及入住前會再做兩次確認,確保消費者了解旅館相關訊息,退房後再做意見調查。這些繁複動作雖然讓訂單約每10張退6張,卻也讓訂房網站旅客滿意度從原有8.8分提高至9.4分,而且始終不墜,連帶吸引更多認同理念的「小眾」前來,讓營運順遂。

結合社區的永續旅行是趨勢

「我大學的夢想是生活在大家會微笑的小社區」高志豪說兩腳詩集也帶入這個想法,他希望做一個結合社區的旅館,以旅店主人的角色,讓旅客停留的那幾天能深入了解地方人文與生態,認識純樸的集集小鎮。集集受到921大地震的影響,許多地方古物與記憶逐漸被人遺忘,為了保存豐富又多元的人文生態及充滿故事的人事物,他曾號召青年學子與民眾加入打工換宿行列,幫助地方發展文創。

高志豪觀察經營旅宿這些年的趨勢變化,過去是看景點、打卡為主,現在希望走主題式的旅客有3成,其他都是沒有目的,但有所期待的旅客愈來愈多,教育跟旅遊業結合成為新產值,小眾市場逐漸擴大,永續雖然還不是大眾思考,但未來絕對是趨勢,觀光旅遊也應往這方向發展。

教育跟旅遊業結合已成為產值,小眾市場逐漸擴大(照片來源:兩腳詩集)

因此,要發展社區永續旅行應拉回到重構,過程必須有傳承,也必須依風土、人文、人情重新建構生活圈。當商業模式建立,有了工作機會,年輕人才會願意留在鄉村社區。年輕人代表與都市的溝通能力,長輩身上是寶,但舊有運作方式必須轉譯,讓觀光消費者願意花錢,地方年輕人才有生存之路,社區才能永續發展。高志豪這幾年在集集積極推動這些工作,扮演的是串接、溝通的角色,讓旅客透過旅宿進入社區,深刻體會集集重新建構的社區特點,也形成新的商業模式,眼光放遠在疫情解封後,吸引歐美喜歡長住進行深度旅遊的旅客,體驗台灣在地生活。

台東「慢生活」 發展慢經濟的城市原型

不只中台灣的南投,在台東也有所謂的「有機旅遊」。逢甲大學公共事務與社會創新所特聘教授侯勝宗和台東縣政府合作推動「慢經濟」,是強調慢遊、慢食、慢活、慢行的新型態旅遊,邀約來台東的旅客不要開車,透過線上平台,從旅客抵達火車站或機場後,安排縣內食宿遊購行動,從台東的生活視角出發,體驗無污染的環境、善良純樸的人情味,及多元族群兼容並蓄的文化氛圍。讓台東的漫遊慢生活,成為發展慢經濟的城市原型。

旅行需要放慢腳步才能好好跟在地互動,過程就是充電(照片來源:兩腳詩集)

侯勝宗說,旅行是趟自我對話,重點不在移動,而是內心跟環境的互動,國旅新風貌應是設計在地元素成為唯一,而非第一。不斷探索在地獨特性及元素,就會回到土地及人的文化,回到生活脈絡,才會凸顯旅遊的深度內涵。旅遊對人很重要的是互動,對遊客有刺激、反思、對話,心境及空間的改變,讓旅遊過程是充電。當慢經濟的旅遊型態成形,才會讓旅客願意長時間停留,願意深入關注對環境的維護,社區樣貌的多樣性及在地關懷,形成永續旅遊的正向循環,為產業工作者帶來報酬維持生計,在地生活的幸福感才會提升。

打造運將成為台灣城鄉的「傳愛大使」

侯勝宗也是催生多元服務司機模式者,他曾應嚴長壽的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邀請,到花東共同辦理親善運將培訓課程,讓司機透過導覽解說學習、服務技巧訓練,並藉由國科會補助計畫設計的「東台灣小旅行」APP,幫助他們從事東台灣的包車觀光服務,脫離收入不穩定的困境。這項偏鄉實驗,讓他產生創立「計程車創新學院」的構想。在2014年提出「以網路取代馬路,用包車取代叫車」的服務創新模式,擴散到全台灣各地,協助計程車司機成為台灣城鄉的「傳愛大使」。

協助解決偏鄉行動不便者的交通問題,司機成為城鄉「傳愛大使」(照片來源:台灣計程車學院協會)

侯勝宗觀察計程車司機經營獨特客群有三大類,一是包車旅遊觀光,有些司機還會經營社群小平台,在陸客較多時生意還不錯;二是在還沒高齡化之前,就有一群專做愛心服務的無障礙交通司機;三是在偏鄉看到不一定是計程車也有白牌司機,滿足村落聚落各種移動需求,但他們的共通點是受到法令限制,被迫遊走在法律邊緣。

因此,計程車學院協會先做兩件事,第一是提升司機本質學能,法規模糊地帶的包車旅遊服務,若不具導遊身分是違法,所以要鼓勵並協助司機考取導遊執照。第二是由協會成立社會企業「台灣小旅行」,只要通過協會訓練認證與推薦,就可以加入該包車平台,並協助司機將私房景點製成影片,提升說故事能力,平台也提供規劃輕旅遊、主題旅遊和深度旅遊等不同行程。

司機每年會將營收固定比例的利潤回饋協會,支撐協會運作,持續培訓司機專職技能,包括無障礙教育及照服員課程,並善用科技媒體建置線上數位課程(e-learning),讓他們不離開車子即可用手機或平板上網學習,形成良性循環。

透過「台灣小旅行」社會企業,所有想要自由行的旅客,可以媒合到一位優良的當地司機,載著旅客到處去,司機會講故事、分享當地文化脈絡,讓旅遊不再是吃美食、打卡拍照,藉由司機深度導覽,讓旅遊更充滿人文氣息、更深刻多元。侯勝宗說:「少用車多走路,變慢才能體驗在地日常生活」,許多包車旅遊是一天走馬看花7、8個景點,台灣小旅行是讓旅客在一個景點,沉浸其中進行深刻體驗,「當在車上時間減少,旅遊豐富性才會提高,司機也減少油耗碳排及維修成本。」

斜槓司機正在改變社區生態

侯勝宗將司機定位為「社區照顧服務的移動管家」,延伸打造出經濟、環保、服務等面向,例如關注偏鄉地區長者就醫困難,以平台叫車科技推出偏鄉共享交通,或與屏東縣政府合作,針對小農、青農需求設計客貨混搭。透過多元服務的「生計」模式改善,讓司機改變「生活」,願意留在家鄉照顧族人、家人,對司機而言「生命」因此改變,而非過去在都會區被車行長期打壓的狀態,社區的「生態」也因而改變。

藉由有計畫的陪尋管理,讓計程車司機有穩定收入,也解決偏鄉許多問題(照片來源:台灣計程車學院協會)

透過司機訓練、包車旅遊、無障礙及長照關懷等3個重要主軸,及多方合作關係的創新服務模式,司機等於是服務社會的另類社工,對各種弱勢的移動服務,有無限可能的多元性。侯勝宗強調,因應高齡社會及偏鄉需求,交通部應從推動的MaaS(Mobility as a Service,交通行動服務),以平台整合多元運輸服務,提升至MaSS(Mobility as Social Service)整合性社區服務。協會下一步是「134計畫」,針對全台134個偏鄉協助二度就業婦女考取計程車駕照及照服員、導遊資格,媒合他們做相關服務,創造共好共榮的循環。

侯勝宗的理念和想法也開始在各地扎根、開花,去年獲選國發會青年培力工作站的南庄「運旅支持系統創生」,負責人邱星崴觀察到每年雖有很多背包客到南庄,追求地方特色小旅行,卻礙於移動不便,只能集中在公車總站旁的「桂花巷」,形成外來店家、批外地貨、賣給外來遊客的「三外循環」,且當地無論上學、就醫或觀光,都因公共運輸不符需求而停滯,因此提案成立車輛調度平台,將白牌車、計程車等在地司機組成勞動合作社,再媒合在地旅宿,期盼提升觀光運能,也藉此改善當地民眾基本行的需求。

兩腳詩集營造的永續生活方式與氛圍,不只是在旅宿空間內,而是延伸到整個社區,甚至整個社會,藉由旅遊產業共榮,實踐永續生活的理念;而多元服務的斜槓司機,集職業駕照、導遊證照、照服員證照於一身,能同時帶長輩出遊、看病及專業照護,以兼顧環境永續與社會公平的經濟發展新模式,它們都在潛移默化地改變台灣旅遊生態及社區服務模式。

 

指導顧問:吳碧霜

採訪撰文:洪敏隆

專題企畫:吳欣芳

責任編輯:胡善慧、吳素華

延伸閱讀:

《停止報復性旅遊 社區需要的是「永續旅行」》

《旅行的飲食可以很永續 綠餐飲正在改變社區》  


▸▸捐款支持▸▸

☛|「芥助網」社區工作服務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