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俊毅(不完美原創工作室創辦人)

如果你有一個空間,會拿來做什麼?

把空間變成與地方交往的基地

「三樓實驗空間NPO Space」(以下簡稱三樓實驗空間) 位於大稻埕,迪化街南京西路底巷弄內的一棟5層樓老公寓,是一處厚實磚牆與溫潤木地板建構而成的創新實驗基地,由不完美原創工作室團隊經營。

若要探詢「三樓實驗空間」的身世起源,可以從這棟公寓的前身和在這棟公寓裡的組成單位談起。在布業興盛的70年代,此棟公寓作為經營布料批發貿易的布店面與倉儲空間。6年多前不完美原創工作室偶然接獲地方朋友的訊息,得知此棟公寓招租的消息,便與一群想進駐在大稻埕的團隊,共同合租下來,並由每一團隊選擇一個樓層進駐,不完美原創工作室則進駐3樓。

由於不完美原創工作室長期從事地方設計、社會設計業務,加上成立工作室之前有很長一段時間以游牧的方式工作,深深體會一個空間對於初創業者的重要,因而期待這個空間不只成為一個辦公空間,也可以成為連結地方特色、支持初創業者及連結資源的基地,便將此處空間取名「三樓實驗空間NPO Space」,開啟了3樓充滿創新開放、實驗性的旅程。

三樓實驗空間NPO Space經常更換擺設,創造更多使用的彈性(照片來源:不完美原創工作室)

渾然天成的共生共享工作空間

由於公寓本身為家屋形式,內建式樓梯成為貫穿整棟公寓的通道,大家上下都會經過其他層樓(串門子)。5個進駐單位雖為不同專業領域,但大家彼此認識,在「共同空間」流行前,這裡便已自然形成一處「共生共享」的工作空間,在業務及關係上彼此獨立卻又緊密連結。

一樓原先承租人為大稻埕在地人,同時也是大稻埕創意街區發展協會的理事長游添明,承租一樓作為他所經營的「茶米露」甜品茶飲店的用餐空間,而今由兩位年輕夥伴進駐,成立頗受年輕族群歡迎的甜品店,成為網紅打卡熱點。2樓為大稻埕在地文創商品開發品牌辦公室、手工皂製作和個人工作室3個互嵌的單位,充分運用了20多坪的空間;4樓原為散步旅行品牌「臺北城市散步」(現改名為島內散步)辦公室,兩年後他們搬遷離開,由建築設計事務所及視覺設計工作者搬入;5樓是一個建築學堂,因為需要保存紙本手繪圖稿及印刷作品庫存,對空間有高溫乾爽的需求,頂樓可說是一個天然而成的乾燥箱,學堂也經常開辦手繪建築課程。

鋪以實木地板和鐵花窗的3樓,原是門庭若市的布料展示空間,位於樓層的中間點,經常有機會藉由舉辦活動或空間使用與上下樓層互相連結。寬敞的木地板約可容納約30人,「臺北城市散步」經常在這個空間舉辦桌遊及實境活動;而「三樓實驗空間」的開放區域及會議儲藏室,也是由4樓的建築設計師重新作規劃,木桌和桌腳可以分開收納、增加電器餐飲區和儲藏收納櫃,讓空間可以搭配各式活動或工作坊,有更彈性及靈活的調整與體驗。

貫穿整棟公寓的木作樓梯,也是連接各樓層的唯一通道(照片來源:不完美原創工作室)

整個大稻埕都是實驗室

2014年不完美原創工作室與都市發展局合作辦理社區營造人才培力,輔導其中一實習組推動迪化街南街地方議題,與街區一起成立「真愛廟前72聯誼會」(為現大稻埕創意街區發展協會之前身),開啟了與大稻埕的關係。

在2017年進駐後,開始運用空間場地,以軟性活動慢慢認識附近的品牌店家,而瑜珈課程就是長期固定在3樓舉辦的活動,也是附近藝文品牌和工作者下班後的舒壓選擇。大家透過運動,牽起在地的網絡關係,也經常聊起彼此在大稻埕的發展近況。不僅如此,三樓實驗空間也會主動連結不同專長領域的工作者合作和設計方案,透過多元媒介,引動更多人參與跟大稻埕有關的活動,期待讓街區的特色以不同視角被大眾看見。

2019年起3樓的活動主軸都是以「從關注自身需求開始,也回應社會或街區的議題」出發,連續3年響應基督教芥菜種會的鄰舍節。不管是「不廢」觀點下的編織藝術創作,還是疫情下的舒壓芳香療法迷你展覽和市集,或是兼具瑜伽和曼陀羅藝術創作背景的老師進場,引導參與者透過藝術進行自我靜心,都充分讓「三樓實驗空間」發揮了串連的功能。

「療心裡畫」響應鄰舍節活動,透過曼陀羅手繪創作在疫情中撫慰人心(照片來源:不完美原創工作室)

過去兩年「三樓實驗空間」也辦理多場次大稻埕街區植物走讀和繪圖、手作新興的發酵茶飲「康普茶」,都是以大稻埕為出發點,策畫出在地主題工作坊,邀請居民和社會大眾參與。從大稻埕街區店家擺設植栽及野草種類分佈,閱讀街區發展特色和商家文化,「植物日常工作坊」從認識植物與人文經濟的牽動脈絡,再透過採集和繪圖,擷取城市生活的自然元素;「大稻埕在地風味。手釀康普茶」課程裡不只是培育酵母菌和製作發酵飲的過程,它更進一步探尋茶葉貿易重鎮的產業興衰與創新。這處處與過去視角不同的大稻埕風貌,慢慢烙印到參與民眾的內心,也引領著參與者探詢生活的土地,滋養出對城市街區更深層的情感連結。

「植物日常工作坊」是從都市與自然的關係切入,進而認識大稻埕的街區特色(照片來源:不完美原創工作室)

用聲音來認識大稻埕,「異口聲—大稻埕聲音地景工作坊」這是與文化局合辦的活動。透過活動連結地方街區組織,如霞海城隍廟、會埕樂通、大稻埕創意街區發展協會、稻舍食館、Thinkers’Studio思劇團、 島內散步Walk in Taiwan、財團法人台北市至善堂、大稻埕國際文藝協會等多個在地組織及企業,藉由平常忽略的「聲音」探索大稻埕的歷史人文。

文化不只是平面的瀏覽閱讀,而是在廟宇前往來的車水沓雜、中藥材行的細語交談、小吃店的鍋碗瓢盆聲中活了過來,許多人驚呼原來大稻埕還有那麼多未曾注意的生活面貌。藝術家與居民共創的成果也將於今年5月於埕樂通展出。

「異口聲」 在採集聲音的創作過程,讓參與者們重新認識大稻埕(照片來源:不完美原創工作室)

在「三樓實驗空間」的白牆上貼著一句話「We Deserve A Better Life 我們值得更好的生活」。城市持續發展、科技不斷進步,無非是大家想要有更好、更便利的生活環境,而三樓實驗空間重視的是在這多元族群與文化組成、資源條件和時空變遷的多元條件下,大家對於「更好」的想像與定義,也期待透過對話與共創的過程,拉起不同的關係網絡,創造一個共好的更好環境。

 

指導顧問:陳怡伃

責任編輯:胡善慧、吳素華

專題企畫:吳欣芳、吳素華


▸▸捐款支持▸▸

☛|「芥助網」社區工作服務計畫|☛

☛|社區記者培力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