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碧霜(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執行長)

在猴硐,有一群退休的礦工自掏腰包,以老人年金提供參訪遊客餐食,為遊客導覽過往礦工生活的點點滴滴,捲揚機、寄命土地公廟、辦公室、浴池等,呈現昔日礦業在台灣的真實面貌,讓人更了解礦工生活與礦業在台灣史的發展脈絡。退休的長者藉由導覽行動,一方面悼念過往礦場犧牲生命的親朋好友,另外也讓老年生活與他人的生命產生更多的連結。

 

在平溪,旅遊也是一種對當地長者照顧的力量,讓他們種的菜變成遊客的餐食,既能延續長者的價值,也讓綠色照顧成為旅遊規劃中的一個風景。遊客、景點的空間,與在地人的互動,成為永續營造的力量。

 

猴硐在地的退休礦工,透過導覽與遊客互動,讓自己的老年生活與其他人的生命產生更多連結(照片來源:吳碧霜)

 

從觀光到旅遊 用行動刺激在地翻轉

面對新冠疫情解封之時,人們開始進行「報復性旅遊」,但近來氣候變遷帶來災害頻繁,也催促著人類思考活動行為的改變。過去以經濟為發展主軸的思維,現在需要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對土地與環境,在地生態更正向的消費態度。根據2021年Airbnb 委託研究單位 Economist Impact 進行亞太地區9個市場共計逾 4,500人研究發現,超過6成的人,願意更有意識地去了解並對將造訪的社區做出貢獻,也認同旅行過程中能夠「為當地人創造正面影響」的重要性。

 

「旅遊的行動」是旅遊者與環境的對話,產生對自身生活的反思。對遊客而言,如何增加未知的視野,與自己的生命產生對話,豐富目前缺乏的經驗;對在地而言,外來者進入會提供不同觀點、視野,是改變的動力,也是一種刺激的力量。旅遊可以留下些什麼?這是對社區與遊客都需要提出的問題,也是規劃社區旅遊需要不斷思考的點。旅遊的行動若能對在地及參與者(導覽者、居民、遊客)產生好的影響及效益,而不是只停留在消費在地資源,就能更符合永續旅遊的意涵。

 

讓旅遊可以對在地產生正面影響,跟曬太陽的社區老人家微笑打招呼,也是讓旅行更加豐盛的小儀式(照片來源:吳碧霜)

 

社區與遊客共創 友善環境尊重在地發展

如何為在地帶來正向影響?首先要減少旅遊後對環境造成的衝擊,像是集中觀光會製造交通壅擠、噪音及垃圾,影響居民生活品質,也讓社區概括承受這些遊客所帶來的環境成本。社團法人臺灣生態旅遊協會提出「負責任旅遊」,就是透過環境生態保育,讓環境衝擊最小化;再加上人文資源保存傳承,讓在地福祉最大化,將這些價值設計在遊程的操作細節中,讓旅遊離永續目標更靠近。

 

社區本身如能進一步形成共識,規劃社區公約,一起邀請遊客共同愛護環境,尊重在地發展,則是更進階的朝永續目標行動。社區需要對自身的環境承載力進行評估,居民共同討論出價值、行動方向,凝聚對外的力量。

 

遊客與居民透過永續旅遊的設計帶出更深的看見

永續是可以結合旅遊的細節進行設計的,讓旅遊設法降低對環境和社會的衝擊,並促進旅遊地經濟發展;讓環境、社會文化、經濟,透過永續管理產生平衡獲利,當地的旅遊環境及事業才得以長久維繫。

 

永續的設計可以在食、衣、住、行、育、樂、購等面向去實踐,例如有些地區缺乏污水下水道系統,家戶污水直接排入溪流,如果能從吃的來設計,帶遊客了解在地的環境與生態資源,從他的消費來影響在地店家對環境的關注,社區的問題就有可能透過旅遊介入解決的動力,同時引發在地人更關心在地的水,空氣與生態資源等等,遊客也可以藉此更明白旅遊的行動帶來的衝擊與影響,就能更貼近以旅遊帶動地區永續發展的可能。

 

深坑茶山古道的自助希望市集,旅人可以把錢投入鐵盒中,自行取喜歡的野菜,把長者種的菜融入旅遊設計(照片來源:吳碧霜)

 

 旅遊設計串連在地青年價值及共識  累積在地品牌建立的能量 

在宜蘭冬山、羅東、深溝的在地青年,透過定期討論在地議題,梳理各自面臨的問題,設計如何互助對接,形成地域品牌的共識,如此才能累積互力、互利到互惠的創生環境土壤。

 

透過旅程設計串連在地青年的價值、共識,進而形成地域品牌,是一個好的刺激力。形成地域品牌的過程就是議題與價值的對齊過程,像食農教育的體驗設計,如能讓遊客的參與也可以回應在地議題,就能讓旅遊設計也可以對焦在地議題,旅遊規劃團隊可以與社區持續且深入的討論,融合經濟力、文化力、教育力、社造力及旅遊力,長期推動,打開對話空間,形成更系統性與延續性的行動,豐富在地有機文化生態的內涵。

 

點線面串連回應文化脈絡精神  翻轉觀光視野

近年文化路徑概念的推廣,逐漸在刺激景點與景點之間的串連,先從異中求同,找出旅遊推展中可以共同努力的價值,再以同中求異,分齡,分眾,分群發展各自特色,形成不同的文化主題,將在地有形或無形的文化資產串連形成網域式的文資群,創造出更多樣化的旅遊行程規劃。

 

新竹生活美學館近年推動「戀戀山海廊帶文化特色計畫」,逐漸引導社區透過旅遊的外力想像,去思考本身想強化的價值,以及對外可以共同協力的行銷元素,過程中需要更多元的理解與互動討論,找出社區想要呈現的共同價值是什麼。例如在深石坪路線,深坑想要串聯世代,善用資源;在平溪,想要透過旅遊照顧長者,發展綠色旅遊;在猴硐,長者想要將自己畢生貢獻的礦業讓更多人了解。從中可以發現三處有希望找出或延續長者價值的共同點,在文化路徑的想像上,帶動社區文史記憶串連,找出在地的共同價值,形塑與現代社會互動元素,共同經營,是台灣翻轉旅遊的重要基底。

 

 從旅路到心路──感覺、感動、感謝的儀式規劃讓永續價值入心  

對遊客而言,因為這次的旅遊能有所獲得,甚至帶來行為的改變,是比較令人期待看到的旅遊模式。遊程規劃可以適時的加入某些儀式性的旅遊段落,讓遊客有沉澱反饋的可能。遊客因為旅遊產生感覺或感官的開展,有了感動,甚至觀念價值的改變,進而能感謝、感恩,謙卑的面對世界萬物,更珍惜現在,能延續到現實生活之後的行為改變,做到節能減碳,友善環境。

 

寄命土地公廟,呈現當時礦工們面對未知的心理狀態,每天向土地公寄命,從礦坑出來後再來領取,是每天的生活儀式(照片來源:吳碧霜)

 

社區中形成可以支持長期發展的永續旅遊機制是重要的,例如新北市礦業退休人員交流協會以成員的老人年金支應參訪遊客的餐費,目前提供無償導覽,如要長久經營,是可以思考收取部份費用,累積基金方式。在不失去退休礦工想傳達的行動意義下,邀請有意願青年參與,形成長期可以推展的永續機制。有些地方有空間資源的,也可以盤點社區需求,透過有住下來的空間,邀請有願意協助的斜槓青年或特殊專才青年,來社區共住貢獻專才,如在地網路有足夠頻寬,也可邀請國際數位游牧人才長住,從關懷出發,協助社區推展需要,透過固定聚餐,與在地居民慢慢討論,共織社區發展的願景,促成共好行動。

 

 

 

吳碧霜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執行長、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前秘書長。由社區營造的角度來看台灣這片土地的 人,連結公共利益共同經營社區,與在地居民真實相處,共創造未來生活願景。

 

 


延伸閱讀:

《永續旅行,下一站社區!》

 

 

▸▸捐款支持▸▸

☛|社區記者培力計劃|☛

☛|「芥助網」社區工作服務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