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子恩

講到「農園」二字,你的腦中浮現的是什麼?若你仍停留在鄉間稻田中,老邁的農夫辛苦耕種的模樣,那可就落伍了!民間團體「都市農耕網」(以下簡稱都農網)6月29日在台北市士林區天母 Sogo 百貨旁的「德行繽紛農園」舉辦「打造全齡農耕的都市,跨齡市民耕種者共同發聲」記者會,要讓社會大眾明白:農耕可不再只是鄉村長者的事,而是繁忙的都市人們、從幼到老全齡都可以動手參與的事。

 

「德行繽紛農園」的位置正好凸顯出都市農園的特殊與重要,在台北市這個寸土寸金的都會區,能在其中有一畝志工們細心維護的綠色空間,既能療癒心靈、也促進社區的人們情感交流,在冷漠疏離的現代社會中更有不同意義。現場有來自各年齡層的「都市農夫」現身說法,包含幼兒園食農教育工作者、親子農耕推動者、高中生與教師,以及社區農園與退休族社區農夫等角色,分享都市農耕對於各年齡層的價值與效益,眾多的 NGO 團體也共同出席,闡述都市農耕政策的重要性。民間都市農耕推動團體也持續串聯,要求各候選人提出具體政策,回應民眾在都市中農耕的需求。

民間團體「都市農耕網」在士林區天母 Sogo 百貨旁的「德行繽紛農園」舉辦記者會,期盼打造全齡農耕的都市(照片來源:都市農耕網)

 

 

不斷創造菜園的想像 菜園也可以是藝廊

都市裡的農園,不只是讓人種菜,長期經營農園的德行里里長張僡美,分享了農園帶給社區的正向效益。她笑稱,位於百貨旁的「德行繽紛農園」是台北市最貴的菜園,因為這邊地價很高。當初因為配合市政而推動的菜園成立後,帶出一票願意一起玩都農的志工,拉近了社區鄰里間的關係,使彼此更有向心力。

 

農園志工范大姊證實了這個說法,她說自己退休後擔任志工,每天看著菜園的動靜,也成為了菜園的守護者。某次剛好目擊有人來偷菜,她立刻追上去,一路追進旁邊的百貨公司,問對方為什麼要偷摘花園裡的菜,聽到對方答:「我看這菜很漂亮,而且沒有人的。」她馬上回道:「妳怎麼知道那是沒有人的,沒有人的會養得那麼漂亮嗎?」主持人打趣地說,德行里的菜不能偷摘。這個例子也讓人感受到,一個都市農園可以成為社區居民情感投注的所在。

 

除了鄰里居民因為對社區的凝聚力,而自動擔任起「菜園保全」外,張僡美也指著菜園裡的鶴提到,這是台北燈節展期結束後,一度要被丟棄的裝飾物,被她搬回社區擺在菜園後,差點要變垃圾的白鶴被賦予了全新的生命力。有人問她:「里長,妳這個裝置藝術要放多久?」她的答案是,除非白鶴壞掉,否則放置期限是永久。因為有了這個都市農園,就會有心想把環境弄得更漂亮,讓菜園不只是菜園,也可以是藝廊。

 

德行繽紛農園不只是菜園也是藝廊(照片來源:社區力點線面)

 

 

社區公共空間不限於室內建築 農園啟動善循環

與會支持都市農耕的還有許多非營利組織,其中投入社區工作多年的基督教芥菜種會,也透過自媒體《社區力點線面》的採訪報導觀察到農園這樣的開放空間對社區的正向影響。《社區力點線面》主編吳素華提及,許多社區營造成功案例的採訪中,都可以發現每個社區都有一個共同特色,就是社區中的公共空間,往往是居民情感交流的重要場域,而這個空間不一定是一個建築或室內空間,可以是各種形式,特別是社區農園。

 

她舉例,近期拜訪了台北市中正區永昌里的歡喜菜園,它是名符其實的都市農園,更是一個相當傑出的社區營造典範。菜園所在位置的巷弄前身,曾是這個老舊社區裡荒廢的陰暗角落,但經過一番用心的美化後,那條當地居民自己都不敢經過的巷子,搖身一變成為大家都樂意接近的地方,因為沿著小巷走,就能走進居民引以為傲的歡喜菜園。

 

在歡喜菜園裡,人們不只交流情感,還交換農耕知識,菜園的收成還會做為社區長者共餐的食材,在這個綠色空間中,啟動了善的循環。因此,她也呼籲政府將社區內的閒置公共空間釋放出來,讓社區中的每個人,都能一起在這些空間中進行公共參與,一起來打造一個共享、共好的場域。

 

讓永昌里民引以為傲的歡喜菜園(照片來源:社區力點線面)

 

 

全齡農耕從小扎根  讓小孩減緩大自然缺失症的衝擊

鄰近德行里的泰安幼兒園,也透過帶著小小孩在農園認識作物,動手體驗農園耕作。幼兒園的主任吳倩蘅表示,經過繽紛農園的同時,也帶孩子參觀,並且一起種植大陸妹、蒜頭、小黃瓜等等,收成之後,由老師帶著小小孩們一起手作,像是用蒜頭做香蒜抹醬,或炒大陸妹給孩子們吃,小朋友回家後也會變得更喜歡吃青菜。她也提到,近期種植小黃瓜始終不成功,原來是沒有授粉。這也讓她意識到,若是有都市農耕上的專業人士幫忙,帶領他們跟孩子、家長,親子攜手和社區的資源做結合,可以獲得更多資訊,農耕體驗也會更豐富。

 

本次與會的台灣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以下簡稱特公盟),致力於把自然元素帶回兒童遊戲空間,也認為都市農園能在都市水泥叢林中,讓孩子體驗自然環境的美好。特公盟副理事長李玉華指出,近年來過度的都市化,使孩子出現「大自然缺失症」,因為缺乏接觸森林、野溪、高山等自然環境,間接造成孩子對大自然環境的漠視,也衍生出非常多的身心問題,引發學界、教育界和家長們高度重視,因此他們也全力支持「打造全齡農耕都市」的政策倡議。畢竟「什麼樣的環境,養出什麼樣的下一代」,有豐富自然素材的農園,或遊戲體驗的都市共好系統,才能培養出具備足夠好奇心、情緒調節功能健全的身心靈健康的孩子,也透過自然農園這樣的政策,讓孩子走向大自然,進而關注環境生態議題。

 

校園中的小田園 帶高中生走出課本體驗農耕樂

在校園內推動農耕的建國中學家政課老師曾慶玲,以及衛理女中高二學生蔡涵宇、鄭詩儒,也分享他們在學校中的農場學到的親身體驗,實際動手做的結果,讓社團活動與課程教學上更為豐富。

 

曾慶玲說,建中生自力打造小田園,起初是因「永續餐桌」這門特色課程的推動,開啟他們在校園種植的動機,隨著生態水梯田的打造,以及因水稻的種植而吸引的蛙類進駐,豐富了校園生態。甚至還有學生在種植時發現外來種蚯蚓,在專家帶領下展開校園中的蚯蚓探查,繪製了校內的蚯蚓分布圖。她說學生做了都市農耕後,更會自動自發蒐集資料,為了降低病蟲害,而進行各種生物防治的實驗,也和科技農夫取經,探討科技在農業上的運用。另外,也由於都市農耕,讓建中跟日本、法國、新加坡有更多國際交流。

 

衛理女中的兩位同學則不約而同表示,開始動手做之後,才明白耕種是一門很大的學問。在種植的過程中,她們甚至去購買夜間觀察的設備,就為了觀察跑進菜園的白鼻心,還有偷吃番茄的小松鼠。在老師的帶領下,讓她們認識了從種子萌芽、耕作、成熟到採收的過程,她們也強調:「這些東西都是實際接觸後才能體會到的,我們讀再多的教科書也沒有辦法得到這些經驗。所以希望政府能夠繼續支持田園教育,讓更多同學可以體驗農業帶給我們的歡樂。」

 

衛理女中兩位高二生代表出席記者會分享農耕進校園帶給他們的學習體驗(照片來源:社區力點線面)

 

 

都市農耕是社會創新 需攜手再堅持下一個十年

臺灣大學創新設計學院副院長張聖琳認為,都市農耕是建立國民食農 DNA 最好的方式,形塑公民農業與消費意識,也助於都市地區落實《食農教育法》的內涵精神。她表示,都市農耕並不只是有一塊地,或只是有一個可以去種菜的過程,而是一種社會創新,整個都市農耕的政策跟執行,都是偉大的社會設計。

 

之所以大聲疾呼都市農耕存在的必要性,則是不願見到未來的孩子長大以後,不知道何謂農耕。她也呼籲,年滿18歲的這群首投族們手中的票,是可以撼動都市農耕相關政策的,讓農耕有機會進入城市,改變人類的文明。她聽完記者會現場各族群、各年齡層的體會跟心聲,也有感而發地說:「有一種心動叫除草,有一種滿足叫拔菜,有一種幸福是可以築地,而與會的各位則是讓台北市、台灣的每一個城市、甚至世界的每一個城市有學習、文化和生態上的鏈結。」

 

「小朋友學習食農教育,上班族需要用種植來紓壓,長輩透過都市農耕增加社交機會,甚至了解自己吃進肚子的東西,知道怎麼照顧好自己。」都農網在記者會尾聲點出每個年齡層都有他們在參與都市農耕當中,可以獲得的回饋跟各自代表的角色,所以讓這個政策接下來全齡都有機會接觸,是刻不容緩的要務。

全齡都市農耕參與群體與農園效益架構圖(照片來源 : 都市農耕網)

 

發言人楊志彬提出,從永續城市、樂齡社會、社區營造、綠色照護、兒童發展、食農教育等角度,可以看見10年間各地都市農耕實踐者及公私部門所創造的公眾效益,接下來也將透過「重視全齡農耕需求、由首長整合局處措施、制訂用地取得與延續辦法」三大政策訴求,持續推動跨局處整合,串聯網路與全台相關組織的動員,化倡議為政策,讓都市農耕的良好成效,再繼續往下走下個10年。

 

延伸閱讀:

《有花園也有彩繪 熱血社造翻轉「新」永昌》

 

▸▸捐款支持▸▸

☛|社區記者培力計劃|☛

☛|「芥助網」社區工作服務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