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子恩

「我家門前有小河,後面有山坡」這首兒歌記述了人們對家園的美好想像,在台北市中正區永昌里也有一個媲美這首歌詞的美好空間,只是居民吟唱的可能會是:「我家門前有彩繪,後面有菜園」。走進詔安街260巷,牆面上有著里民同心協力完成、溫馨可愛的馬賽克拼貼,整條街的彩繪讓社區充滿明亮喜悅的氛圍。沿著巷子繼續走,當泥土與青草的香氣撲鼻而來的同時,映入眼簾的就是永昌社區的歡喜菜園。

 

在永昌社區,可以說到處是特色:不僅街道上有彩繪、巷弄裡有菜園,連這裡的街貓都有剪耳、在地的耆老還很會講故事,甚至集結成書、拍成紀錄片!這些是從2009年成立的新永昌社區發展協會戮力推動的社區營造成果,協會每年在社會局的評鑑均有佳績,堪稱是社造界的模範生。走訪一趟永昌里,令人難以想像,早期這邊曾經是又老又舊、缺乏特色的社區。

 

新永昌社區發展協會推動社區營造有成,充滿特色的在地故事成為社區亮點(照片來源 : 新永昌社區發展協會)

 

 

母女連心分工合作 攜手打造「新」永昌

永昌社區可以有如今的新面貌,永昌里里長陳玟如和新永昌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許巧妮功不可沒。協會的成立,緣起於陳玟如擔任里長後的第三年,發現社區營造所需的經費管道有別於里辦公室是經由民政局申請,而是必須要透過協會向社會局去申請,於是心想一場活動若能結合分別來自民政局和社會局的資源挹注,兩者力量加乘之下,就能有更充足的經費去發揮,社區也會有足夠的預算去推動更多的營造工作。

 

許巧妮謙虛表示,她和陳玟如是「分工合作」,陳玟如負責社區裡的長者照顧等與人有關的工作,自己則專攻本就有興趣的社區營造活動。然而不同於里長的苦幹實幹,許巧妮更希望大力推廣永昌里的社區營造。「里長的個性是努力做就好,但是我會覺得,你有在做事只有你和志工知道。為什麼不讓更多的里民一起來參與,知道他們住的社區是這麼棒?」於是,她著手「行銷」永昌里,從閒置空地的改造開始「玩」出成就感,一步一步打造出這個老社區的全新面貌。

 

新永昌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許巧妮(右二)專攻社區營造,與里長陳玟如分工合作,攜手讓老社區有新面貌(照片來源 : 社區力點線面)

 

從不敢走的巷子變成讓人愛上的一條街

詔安街260巷的馬賽克拼貼是里民同心協力、花了至少一百天完成的,整條街洋溢著可愛溫馨的氛圍(照片來源:社區力點線面)

 

「詔安街260巷在我小時候是不敢走的,一直到8歲左右,每次都是低頭快速走過。」憶起兒時的詔安街260巷,許巧妮說,這條街在她童年的印象中,因為是閒置空間,環境髒亂又是治安死角,不只是她,社區裡的人們經過這條巷子都是帶著恐懼快步穿越。時至今日,這條曾經讓人不敢走的暗巷,已經在社區居民的巧手拼貼下,搖身一變成為會讓人愛上的一條街。提到現在的詔安街260巷,許巧妮的驕傲溢於言表:「現在這條巷子多棒啊!沿著它慢慢走,即使只是站在矮圍籬邊端詳著菜園,也覺得身心舒暢。」

 

從最早期的彩繪街道,直到近期的馬賽克拼貼美化,集結了永昌里里民們的眾人之力。許巧妮表示,她先找了專業的老師來上課,然後號召里民們一起動手完成,這個浩大的工程至少花了一百天。如此用心的妝點,是希望吸引人們一路沿著這條美麗的街道,走進永昌里民引以為傲的厝邊花園—歡喜菜園。

里民們用心美化巷弄,為了吸引人們走進歡喜菜園(照片來源:社區力點線面)

 

 

社區裡的療癒角落—歡喜菜園

「我們的菜園是掛保證的,你隨時來都生意盎然,各種季節有不同的蔬菜。」許巧妮自信地說,永昌里的歡喜菜園因為有志工們熱心的整理維護,因此不會像一般的菜園只有在開幕時是漂亮的,而是不論何時都歡迎人們到訪。菜園的前身是稅捐稽徵處的員工宿舍,荒廢之後被整理成綠地,起初是里長申請改造成為菜園,並邀有興趣的里民共襄盛舉,沒想到從2013年到現在,這塊厝邊的花園在里民們的用心澆灌下,成為永昌里民驕傲的歡喜菜園。

 

許巧妮笑稱,自己其實不擅長園藝,但非常喜歡到歡喜菜園去拍照,「到菜園裡待個20分鐘, 聞一下那邊的泥土味和青草香,很療癒。」她說,即便是疫情期間,也澆不熄里民對維護菜園的熱情,每天早上7點和下午4點左右,都會遇到去澆水的志工。許多原本互不相識的里民,就在歡喜菜園的園藝交流下成為好友,還有里民會用果皮和廚餘來做肥料,或做成酵素、用香茅做防蚊液……等等,「會的人就去教不會的,一個教一個」,許巧妮說,里民們的手作成品就這樣一路分享到她手上,自己完全是坐享其成,但她也很享受這樣的交流。

 

歡喜菜園是永昌社區內一畝療癒的空間,志工們每天細心維護整理,綠意盎然的厝邊花園是里民們的驕傲(照片來源:新永昌社區發展協會)

 

值得一提的是,歡喜菜園的存在除了促進社區永續發展、替環保盡一份心力之外,也在照顧社區弱勢上發揮了重要功用。許巧妮提到,因為菜園並不大,每次種菜收成的數量不多,所以可以在採收之後立刻水煮,分送給共餐的長者食用,剩餘的才由種菜的志工帶回。

 

萬新綠地與耆老說故事 讓存在的人事物不失傳

永昌社區堪稱是名符其實的老社區,60歲以上的人佔了30%以上,有感於曾經存在過的人、事、物若是不記錄下來,精彩的在地故事可能就此失傳。例如早期永昌社區的里界緊鄰汀州路,前身是從萬華延伸到新店的「萬新鐵路」,許巧妮說,當地耆老在說故事的時候常會提到坐火車去玩或是去上課的回憶,然而沿路卻不存在任何相關的紀念文字或照片。行動力十足的許巧妮於是邀請社區大學的老師幫忙做牆面彩繪,萬新鐵路的每一站站名就這樣浮現眼前,並且被畫在紀念萬新鐵路的「萬新綠地」入口處,再也不怕被遺忘。

「萬新綠地」入口的牆面彩繪即在紀念早期的萬新鐵路(照片來源:新永昌社區發展協會)

 

說起永昌社區在地耆老的故事,許巧妮可是如數家珍,她說印象最深刻的是曾有一次接到一通電話:「謝謝你把我爸爸的故事寫在牆面上,我們很開心。」原來對方是有著台大外科之光稱號的許書劍醫師的女兒,輾轉得知在地耆老講述小時候到許醫師的宿舍看病的故事,被許巧妮用毛筆書寫下來,並裱框張貼在牆面上,本來存在於60年代、口耳相傳才能流傳下來的在地故事,因此被更多人記得了,許醫師的家人重遊故居時更是喜悅不已,許巧妮和陳玟如也感到與有榮焉。

 

讓社區亮起來  有心就不難

新永昌社區發展協會成立迄今10餘年,理事長從陳玟如到許巧妮接手,卓越的社區營造成果不僅讓居民有感,連其他鄰里都有目共睹。是什麼信念支撐協會持續推動永昌里的社區營造,使其不斷蛻變成更好的社區?許巧妮有感而發地表示,她也曾認為自己的社區又老又舊,缺乏特色,能做什麼社區營造?但隨著一步一腳印地去做,社區營造的成果漸漸浮現,成就感源源不絕出現的同時,她也感到「只要有心,都不是難事。」

 

展望未來,雖然社區營造與里長選舉、公有地歸屬息息相關,換言之即是若里長換人做,或是公有地遭政府回收甚至賣給建商,目前的社區營造是否能持續進行下去就難以確定。然而,許巧妮對此卻樂觀看待:「我做的這些事讓我的社區變明亮了,大家經過社區的街道會開心,就算將來這些閒置空間易主給建商或政府,讓舊公寓變成了新大樓,我也是樂觀其成。」她強調,自己就是在永昌里出生長大,看著土生土長的社區一點一點變得更明亮了,就是支撐她持續進行社區營造的最大動力。

 

電影《心靈印記》有段話:「當我逛遍全世界回到家裡,才發現,奇蹟就在我家花園葉子上的露珠裡。」最美好的風景從來不在遙遠的他方,往往隱藏在你從未想過,看似平凡無奇的街角巷弄中,而永昌里的在地故事,就是這段話最好的註解,相信會有更多美好的改變,在新永昌社區發展協會的推動下持續發生。

 

延伸閱讀:

在地媽媽力量大 開創奇岩社區夢想未來

 

▸▸捐款支持▸▸

☛|「芥助網」社區工作服務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