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崔芳瑜

台灣今年3月以來已發生多起地震,引發國人關注,日前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任陳國昌表示,包含台灣,整個太平洋火環帶有可能進入「地震活躍期」。究竟民眾面對天災,除了自保,又該如何沉著以對保護社區?發生在花蓮托瓦本部落文化健康站(以下簡稱文健站)的故事,可以讓我們一窺災害來襲的應變之道。

位於花蓮市區的托瓦本部落社區,因人口高齡化與年輕人外流,造成許多長者獨居在家的處境。7年前當地的托瓦本教會有感於此,遂設立托瓦本文健站,由托瓦本教會及花蓮縣托瓦本全人關懷發展協會共同承擔社區的需要。「現在長者多獨居,這樣做可以讓在外地工作的孩子放心把老人留在家,我們透過和政府(衛福部)連結,讓部落長者有人照顧。」代議長老劉玉妹說。

地處地震斷層帶養成防災意識

托瓦本部落面對的不僅是高齡人口在地老化的課題,還要面對天災的威脅。依據中央地質調查所研究模型推斷,托瓦本部落社區處於米崙斷層帶經過之處,未來50年發生6.5以上地震機率為42.4%,除地震災害外,也須注意海嘯的威脅。一旦無情的災害來襲,社區民眾如何自保避難將是一大挑戰。

現年41歲的潘嘉惠,是文健站的照顧服務員(以下簡稱照服員)。2020年參加基督教芥菜種會(以下簡稱芥菜種會)舉辦的「災害研習會議—公私部門跨域的災害回應機制」論壇,發現可以將社區防災知識融入文健站中,於是2021年起與芥菜種會合作開辦結合社區長照的防災培力課程。

托瓦本文健站和基督教芥菜種會合作,推動結合長者照顧的社區防災課程(照片來源:吳秉翰)

培力課程由工作人員與長者共同學習,潘嘉惠說:「了解(逃生)可以自救之外,地震來的時候怎麼走怎麼躲?哪個方向是安全的?我們也分析部落地形,哪個地方不要去?哪個地方需要帶長輩離開?都要有更清楚的認識。」現年51歲的文健站負責人蔡憶萍指出,最近不斷看到危老建築火災,難免擔心害怕、不知如何應對,防災的知識真的很有幫助,尤其是提醒獨居長者逃生的重要性。

2022年芥菜種會協助族人進階討論災害來臨時的分工策略,帶領課程的防救災服務中心主任吳秉翰表示,芥菜種會扮演的是陪伴與輔導的角色,透過課程幫助社區建立一套分工的模組,一旦災害來襲時,若外界無法及時救援,社區居民可以第一時間反應與分工。「我們也會馬上與當地的窗口聯繫,做立即的溝通與協助。」

社區防災培力課程協助托瓦本部落社區居民進行災害時的應變分工(照片來源:吳秉翰)

「真的遇到地震的時候,針對失能的長者,一位照服員搭配幾個志工,志工該如何分工負責?照服員又負責哪個位置的長者做疏散?再加上實際操練,不要擠在同個區塊,讓長者能安全地避難。」潘嘉惠描述面對地震他們的分工演練。文健站最年輕的照服員劉培如,2年前有感於家鄉族人需年輕人照料而返鄉服務。在課程中她不僅學到專業的防災知識,也聽到耆老分享當年花蓮水災驚險的逃生故事。她說:「這些分享讓我印象深刻,因為在我成長時期部落還沒有遇過嚴重災害,可見預先學習防災知識與準備逃生物資相當重要。」

面對近日多起地震,潘嘉惠表示,社區由於平房居多,沒有傳出重大災情。過往講到地震大家並不清楚該如何自保逃生,有了課程的訓練,照服員面對災害時更能冷靜思考、沈著面對。劉玉妹則表示,這套演練目前僅透過教會推動,需要政府機關、民意代表多幫助,部落內也會透過頭目或有上過課的人,把資訊傳達給更多社區居民知道。托瓦本教會正落實自助互助的防災教育,讓部落社區面對災害時傷亡能減到最低。

在社區防災培力課程中,居民思考當災害來襲時從個人到社區可以做的事(照片來源:吳秉翰)

 

延伸閱讀:

《撕下弱勢標籤 鼓勵社子島居民從受助者變助人者》

《撲滅城中城大火後 社區如何看這片劫後餘燼?》


 

▸▸捐款支持▸▸

☛|「芥助網」社區工作服務計畫|☛

☛|社區記者培力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