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僅是餵飽肚腹——台灣食物銀行未來發展之路

食物銀行在提供食(實)物的過程中,往往發現受助者的需要不只是食物與物資,因此也開始試著傳遞關懷與陪伴,甚至提供藝術、文化等心靈糧食,提供兼顧社會心理與心靈之照護服務。食(實)物銀行的未來發展,且讓我們懷著期盼的心拭目以待!

在地多元化發展 食物銀行展現台灣生命能量

伴隨著食物銀行的發展,漸漸發現受助者有著多重需求,因此運作模式就越來越多元,其創意與生命力也在這些型態上充滿展現,為我們開啟食物銀行在未來發展的多重想像。朝陽科技大學社工系教授黃全慶在《社區發展季刊》中,將台灣的食物銀行分為11種類型,一起來看看吧!

搭建剩食與貧窮的橋樑──食物銀行在台灣的發展故事

2017年亞太資訊平台糧損資料庫統計,每年台灣的蔬果魚肉損耗浪費高達373萬噸,每日平均廚餘量可以堆成60棟台北101大樓。在剩食與飢餓之間,台灣的食物銀行因地制宜長成不同的樣貌和型態,彼此相異卻各有特色:1997年,台灣第一間以食物銀行命名的社福機構「青年和平團食物銀行」(定點定時型);2012年,第一間「超市型」的食物銀行「台中市食物銀行綠川店」(超市型);2016年,社福單位與大型賣場合作,捐贈賣不完的生鮮蔬果予受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