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該怎麼看?談組織中的社區與社區中的組織
「社區工作」四個字背後的脈絡都是在地而真實的,透過長期的田野實作,也必然會帶動起地方創生與社區共生的多元生命力。社區工作該是怎麼一回事?要能每走一步都反省一步,到底自己所做的社區工作有沒有社區?我是為組織中的社區工作,還是為社區中的組織而努力呢?都值得一起深思!
「社區工作」四個字背後的脈絡都是在地而真實的,透過長期的田野實作,也必然會帶動起地方創生與社區共生的多元生命力。社區工作該是怎麼一回事?要能每走一步都反省一步,到底自己所做的社區工作有沒有社區?我是為組織中的社區工作,還是為社區中的組織而努力呢?都值得一起深思!
社區營造只知道用網站和社群媒體來傳播嗎?其實若能善用公用媒體使用權,就能讓社區工作如虎添翼。這些公用媒體除了擔任公共宣傳的角色外,社區工作者或文史工作者能要求有線電視業者,釋放合宜的時間,將社區或公益活動在地方電視台播放,為社區工作增加更多曝光機會。
為了推動地方文化,發展文創的唯一途徑只有辦活動嗎?但當辦活動成為主要做法,如何能發展真正的文創?要讓文化如活水,並且在地方生存,文化、創意、產業三方缺一不可,並在文創學習的過程,累積知識資本、經驗資本和社會文化資本,當資本累積一定程度才能為地方帶來真正的影響。
邀請經濟弱勢者、在地商店、青年朋友和偏鄉教師一起從事社會設計和社區營造,創造微型經濟和共學平台,這些努力對於臺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理事長徐敏雄而言,其實都是「表面議題」。歸根究柢,他想實現的是更深沉的理想。
當每部電腦或手機就是一座世界圖書館,可以供人隨意移動查詢時,社區大學創辦時所標舉的知識解放運動,已經不復存在。但若社大能協助在地人發展社企產業,將能走出一條壯大的發展之路,不僅發揮在地的影響力,對地方產業的發展更是助益良多。
在台灣想要作為一個專業的文史工作者,並想從這個志業獲取應有的收入、地位,亦即由志業、職業進而變成一份事業,無異是天方夜譚。如果不是把文史工作當作一項「志業」來投入,一開始就抱持康德所言的「無利益心」,就不可能長期從事。
每當流行病肆虐之際,卡繆的經典作品《瘟疫》總是會被搬上台面。這是一部描寫當時法屬阿爾及利亞海港城市「俄蘭」,城內居民如何對抗鼠疫的故事,從卡繆精湛的文筆中可以看見他對人性的真切反思。
「淡蘭古道」是清代時期從淡水廳到噶瑪蘭廳的主要交通道路,淡蘭古道主要經過的區域包括現今北台灣的新北市、基隆市、台北市、宜蘭縣四個縣市,然而,針對淡蘭古道中路由暖暖起點劃分是否得當,汐止與平溪文史工作者皆有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