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醫院成為到不了的遠方 社區需要一群醫療照護的守門人
社區醫療的守護者,不僅要能夠在診間,也要走入個案的家裡,兼顧走不出門的失能者的需求。有一群傾聽並支持病患需求使其獲得尊嚴、幸福及生活品質的在宅醫師,他們依照個案病情提供不同類型的醫療服務,有時候也會邀請家屬、社區志工一起加入醫療團隊,與病患、家屬和志工形成「夥伴關係」。
社區醫療的守護者,不僅要能夠在診間,也要走入個案的家裡,兼顧走不出門的失能者的需求。有一群傾聽並支持病患需求使其獲得尊嚴、幸福及生活品質的在宅醫師,他們依照個案病情提供不同類型的醫療服務,有時候也會邀請家屬、社區志工一起加入醫療團隊,與病患、家屬和志工形成「夥伴關係」。
長期處於醫療匱乏狀態的偏鄉,在宅醫療成為社區照護重要的一環,不管在宅醫療團隊結合到什麼資源進入社區,其中一個絕對不能少的重要角色就是居家護理師。另外,若居家醫療照護與長照2.0的整合,或許能打造完善的社區醫療與照護網,成為翻轉老化社區的力量。
台灣的在宅醫療現階段仍以照顧高齡及失能的成年人為主,小兒的在宅醫療尚未真正受到重視。然而在10年前,現任台大醫院小兒部胸腔與加護醫學科主治醫師呂立和呼吸治療師楊玲玲,便開始走訪接受居家呼吸照顧兒童的家庭。
行政院衛生福利部推估全台有80萬失能患者無法自行前往醫療院所就醫。全台第一所都會專門型在宅療養支援診所「台北都蘭診所」,於8月25日在台北市大安區開幕,標榜24小時醫護待命的在宅醫療診所,讓患者可以有尊嚴的在家看診。
源自日本的「在宅醫療」是為了配合高齡化社會的需要,發展出全天候到宅醫療照顧服務。然而很多人並不知道,在日本的居家護理師,平均只照顧不到20名個案。而在台灣,一人「照顧」50名個案是稀鬆平常的事。但當照顧責任能擴及社區每一份子,透過社區居民的合作,以「在宅醫療」為目標的社區營造及資源連結,卻能大幅降低醫療費用和資源,與解決人力不足的問題,達成多數人在地終老的想望。
這些行動力十足的醫生,因為看見高齡社會的需求,投入在宅醫療。他們走出醫院、走入社區,結合各方資源,為行動不便的個案提供到府看診服務,不但讓照顧者多了一些喘息的空間,也讓被照顧者可以留在熟悉的環境就醫,讓個案可以有尊嚴的接受治療。
這場在宅沙龍由「育坊社區照護勞動合作社」創辦人吳慧瑜分享打造互相照顧的共生社區的理念,她感性的說:「沒有人應該是孤單的。」她期待社區一家,一起把愛找回來。
九年前,在台北土生土長的劉炳熹牧師來到台東偏鄉成功鎮的新港教會,服務社區中需要幫助的人;一年前,余尚儒醫師帶著妻兒從嘉義搬遷到台東都蘭,想要提倡在宅醫療並成立一間通往家的診所。他們為東海岸拉起一條線,希望能串連許多人,共同編織一個愛的網絡,讓需要的人可以獲得資源,在偏鄉實現照顧生命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