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下午南機場樂活園區裡的志工將雙北募集而來的「食享麵包」,兩個一組上架至麵包機的空櫃裡,領取的人按大螢幕點選後刷悠遊卡,就可以從自動開啟的櫃子門取走麵包。

 

這座結合科技感的免費麵包機,是素有「地表最強里長」之稱的台北市中正區忠勤里里長方荷生,看到捷運車站取物櫃而衍伸設計出來的創新服務。這幾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避免人與人的密集接觸,很多社會服務被迫嘎然而止。前幾年他就在北部多處據點擺放食享冰箱,雖然讓服務不中斷,但民眾自行從冰箱翻動仍有感染接觸風險,於是設計麵包機解決這問題,他說:「疫情期間更不該浪費食物,藉由創新兼顧防疫,服務不只不中斷,還要擴大服務量能。」

南機場樂活園區的免費麵包機,讓需求者免與人接觸自動點選拿取(照片來源:洪敏隆)

 

基督教芥菜種會(以下簡稱芥菜種會)防救災服務中心主任吳秉翰指出,疫情對食物銀行(以下簡稱食銀)的供給及需求都造成很大衝擊,不只造成很多原本供應食物的店家因營運衰退而關門,而且景氣不佳及失業率攀升更造成服務需求量增加。

 

台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以下簡稱全民食物銀行)理事長古碧玲也觀察到,街友有年輕化趨勢,她曾在參與台中恩友尾牙時,看到一張張年輕的面孔,更聽一名原本開飲食店的40多歲中年人訴說重返工作場域的前後故事,因疫情收入大幅下滑,最後付不出房租而關門大吉,甚至因此家破人散流落街頭。此外,因為氣候變遷加上戰爭,導致糧食作物的價格飆漲,甚至連從原產地運送出去都很困難,「最受衝擊的不是有錢人,而是邊緣生存的人。」古碧玲說,物價持續上漲,食銀的服務就顯得更加重要。

 

危機也是轉機 企業投入食銀實踐永續目標

「疫情對社會帶來的衝擊相當大,過來取用麵包的人數有增多的趨勢。」方荷生說,疫情導致無法外出至社區據點取餐、用餐,眼前隨即面臨的不只是糧食危機,也是建構社會安全網的危機。創新設計的自動麵包機,不論身分,只要有需求的民眾都可以在每天下午1點半前來領取。麵包機每出一次貨,他的手機雲端連線就可以掌握領取現況,目前一週約分享多達2公噸的麵包。此舉讓雙北地區品質不差,只因即期要被下架銷毀的麵包不被浪費,更多需求者因為創新的便利而得到幫助。

 

方荷生認為,氣候變遷對食物銀行而言是危機也是轉機,因為有越來越多企業將淨零碳排(net zero emissions, NZE)列為企業ESG(環境保護environment、社會責任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的重要目標,很多產品因消費者購物習慣,擺通路架上的產品效期至少要一年,於是諸如沐浴乳、洗髮精、尿布等生活用品,往往還有長達數個月效期就被下架送進焚化爐,但他讓部分企業只要花原本要燒掉的1/4成本運送至食銀倉庫,企業不只節省支出,還可以取得「碳權」及實踐永續目標。

 

要讓企業相信這些捐贈的產品不會被轉賣或濫用,方荷生很清楚經營關鍵在於POS系統化的管理物資供給及需求,進出貨都要刷條碼,透過這套系統,條碼一掃,多少愛心入庫及流向一清二楚,這套物流管理模式也讓積極減碳的企業有所憑據。因POS系統的設計,方荷生衍生了食銀另一種社會服務的創新,給每戶弱勢家庭每個月有500點可以運用,獲取物資靠「點數兌換」,若點數用完就透過社區服務如社區巡守、獨居老人送餐等換取點數,讓弱勢者在接受幫助的同時也能回饋鄉里。

 

方荷生建置POS系統可以追蹤物資去向(照片來源:方荷生)

 

 

不只透過創新減少資源浪費,在因應瞬息萬變的局勢,方荷生訂定目標,要在台灣319個鄉鎮市區都能有一間實體的食銀。主要是因為2021年屏東枋山鄉發生Delta變異株群聚感染,有兩個村共900戶封村超過一週,村內超商、餐飲業、傳統市場關閉數天,擔任台灣食銀聯合會理事長的方荷生聯繫當地食銀先得知需要哪些資源,再由長期合作的企業,從台北下單準備一週物資,直接由企業的屏東據點送達當地食銀轉給封村的民眾。

 

食銀結合防救災進部落 擴充服務功能

如果每個鄉鎮都成立一個據點,就能打造綿密網絡,不只提供幫助,更成為一個個備災中心,面對未來疫情或氣候劇變的未知數,提早有備災功能,就能在危機來臨時迅速幫助需要的人。

 

芥菜種會在2018年開啟社區食銀服務後,同步投入社區防救災工作,現在更將兩者結合,開始和易受災且成為孤島的部落合作,除了推展社區居民在汛期時應有儲糧的觀念,更成立社區備災儲糧點,若天災發生部落聯外交通完全中斷,居民無法外出,資源也無法進入時,能即時將儲糧點物資提供給社區中有需要的家庭,至少能度過3天的艱困期。吳秉翰說:「在不浪費食物下,原鄉的備災物資不會是募一些即期品,而是發放效期有一年的物品,原鄉路途遙遠,服務對象及聚焦目標都不一樣,必須有不同的思維及操作。」

 

吳秉翰表示,氣候變遷下的食銀必須轉型並結合氣候行動,芥菜種會有153個食銀據點開始與在地教會連結倡導防災教育,邀請社區民眾參與培訓課程,正視氣候變遷議題的重要性與實務的關聯,最重要的是了解在氣候劇變下該如何保護自己,並藉由食銀可以組織動員,成為防救災的中心樞紐,達到「社區幫助社區」的目的。尤其在災難中的物資管理,因為複雜、多元,藉由平時訓練可先做好發放管理,當救難物資到來時才會妥善運用,避免災難後大批愛心物資湧入,因不知如何妥善處理運用,反而釀成二次災難。

 

芥菜種會與台東海端鄉利稻部落合作設置儲糧點,工作人員盤點物資(照片來源:基督教芥菜種會)

 

 

同樣積極推動食銀災難救助創新變革的方荷生,觀察到很多單位捐贈部落教會,由於位處深山遠地,一次可能發放一千斤白米、數十箱的物資,舉個感謝布條、拍張照就離開,漠視在深山部落要保存這些物資並不容易,反而會造成食物或物資浪費,因此他選擇在部落與平地會產生生活連結的地方,規畫使其成為轉運站的倉儲中心。

 

像是已經在建置的食銀共享園區花蓮站,就設在山區各部落的牧師要下山看病或洽公必經之地,每個月下山要返回部落時,順便到轉運站載運當月需要的物資,「這樣照顧的就不會只是一兩個部落的需求,而是整個山區所有部落的需要。」方荷生說,讓食銀的救助及防災能夠更有效率。

 

如同社區關懷據點 建構社會安全網

吳秉翰提及透過食銀可將芥菜種會資源與在地社區串接,例如剛來到食銀求助的阿嬤,經接觸後發現是隔代教養的家庭,孫子在學習上有困難,就可以透過芥菜種會安排其他如課輔班的資源等,從食銀服務衍伸到協助家庭經濟、兒少學業被改善。

 

「如果319個鄉鎮都能成立食銀,不就等於有319個社區關懷據點,當社區安全網更緊密,就不會再出現前陣子有彰化民眾餓死在家中的悲劇。」方荷生對食銀在社區發揮飢餓救助之外的功能有感而發。

 

食銀必須有創新思維,不再只定位在解決民生需求,而是跟受助者建立信賴感,進而幫助他們。方荷生會主動分享工作機會給許多受過他幫助的人,這群人只是沒有工作,不代表他們不願意做,產生信賴後可以協助他們慢慢返回職場,而受助者也會更願意提出需求,「我沒有辦法幫助,就媒合資源協助解決問題,這不就是我們期望建構的社會安全網!」

 

絕不只是處理剩食 創新讓教育跑在先

氣候和時局變遷,食銀的思維必須創新,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古碧玲強調,就像金融產業中的銀行,隨時勢移轉,現在什麼業務服務都在做,食銀不該是處理「剩食」銀行,所有食物有關的事情都應投入,從生產端、人力端、通路端及消費端都要再往前跑一點,包括全民食物銀行也投入輔導成立的社區食物銀行,也例如透過食農教育提倡營養及教育民眾對待食物的態度。

 

全民食物銀行在2016年開啟「偏鄉教室營養補充包」方案,跨出食銀的創新步履,針對偏遠地區較缺乏店家提供購買營養食物,或家庭經濟因素無法負擔膳食營養費用,加上對營養知識貧乏導致不良飲食習慣……等等做改善推動。每月配送營養物資到校,每週提供3次的定量營養補充品,以補充及均衡學童所需的營養素。

 

全民食物銀行的「偏鄉教室營養補充包」為偏鄉孩童帶來幸福的笑容(照片來源:台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

 

 

此外,全民食物銀行與大學營養科系師生合作,每學期提供營養課程,以強化學童能有正確的飲食習慣及營養知識,採取作法不是生硬的課程教學,而是以有獎徵答、闖關遊戲、體驗課程等方式呈現,例如提供糖度計讓學童們了解含糖飲料的威脅、設計「我的餐盤口訣」,或飲食大富翁,透過趣味互動、寓教於樂的方式,將正確觀念深深印在學童的腦海裡。

 

復育未來食物 讓孩子成為氣候小尖兵

因應氣候變遷,生產端的教育,從源頭開始參與,知道食物來源可貴,是目前全民食物銀行推動的重點工作。古碧玲表示,台灣油芒為原住民的主食傳統穀物之一,只是失傳多載,但油芒具備高效的節水機制,能在氣候變遷中享優勢,油質含量高,且於鹽化或乾旱之地也能成長,為高經濟價值之作物,堪稱「未來食物」,在中研院研究團隊發現種源並進行育種研究,全民食物銀行投入資源鼓勵原鄉學校一起進行此「台灣油芒復育計劃」。

 

2022年在屏東及花蓮3所國小投入「台灣油芒復育」計劃,一方面期許藉由「油芒食農」的復育學習,讓孩子實際參與耕作,了解先祖輩的歷史與文化,成為守護永續發展目標的氣候小尖兵。另一方面透過參與學校的油芒示範園區成果展現,邀請部落家長們成為台灣油芒耕種者與傳遞者,使未來的復耕面積擴大,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第 13 項「氣候行動」的目標。古碧玲說,要讓孩子從認識土地,從食物源頭開始,透過臨場感的學習使他們產生對食物的重視,透過實際耕作過程了解糧食生產的辛苦跟可貴,所有資源取得都不易必須珍惜。

 

全民食物銀行投入資源鼓勵原鄉學校一起進行「台灣油芒復育計劃」(照片來源:台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

 

 

不只是食農教育,古碧玲也強調觀念跟服務範圍的創新,只要跟食物有關都可以做,不管生產、製造、通路都不該劃地自限,例如提供物資幫助缺乏資源者後,更重要是讓他們可以再回到生活軌道,是否能夠構思讓他們可以從事農產力,協助解決的不只是食物問題,還有社會各種問題。希望台灣未來能建構完整的「食農教育園區」是她心中的願景,從種植、收成、生產、小型加工及開設餐廳供應都能納入,甚至可以做為食銀倉庫永續經營,飲食相關企業如果有願景,可以朝這目標與食銀合作,為台灣開創不一樣的創新服務。

 

食銀引進台灣約10年,整體而言還算是很年輕的非營利組織(NPO),從各個面向還是可以有更多創新,當然組織必須更有前瞻性,選擇各自擅長的部分,我們樂見在這個變化莫測的艱難時代中,食銀創新是一個能創造更多無限可能的進行式!

 

 

指導顧問:古碧玲

採訪撰文:古碧玲、洪敏隆

專題企畫:吳素華

責任編輯:胡善慧、吳素華

延伸閱讀 :

《零飢餓目標大逆轉 國外食物銀行積極蛻變中》

 

▸▸捐款支持▸▸

|社區記者培力計劃|

☛|社區防救災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