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建在峭壁上懸垂連接峽谷兩端,長342公尺、最深達110公尺的南投縣信義鄉雙龍吊橋,因橋面板每50公尺塗抹一種顏色,被稱為「七彩吊橋」,它連結知名秘境「雙龍部落」,由南投縣政府斥資6,000萬元興建,2020年6月啟用,短短3個月吸引超過10萬人次,成為熱門風景區,然而,一年後熱潮消退,今年5月台灣疫情升溫,吊橋封閉3個月,解封後平日人潮不到盛況的兩成,假日最好時也不到去年的一半。

七彩吊橋營運後,雙龍部落居民的生活被影響而引發反彈,大批遊客湧入並未帶給部落實質觀光收益,反帶來垃圾、交通、私闖民宅等對當地人生活的衝擊。南投縣政府一條龍式的委外經營,原提供雙龍部落的就業機會,但受疫情影響,本有的13人近半數多達6人遭撤換。

走味的觀光 居民迎來惡夢

「剛開始部落對雙龍吊橋營運充滿期待,希望能活絡地方觀光產業,讓年輕人回流,但一切在縣府操作營運下都變調了。」當地布農族耆老司金武感慨說,所有吊橋園區作業,包括接駁車工作人員都是縣府外包,當地人沒有拿到多少工作機會;在接駁站設置攤位要租金,對部落住民沒有任何優待,導致都是外地人擺攤。

司金武進一步表示,吊橋園區淪為蜻蜓點水式觀光,沒有遊程規劃安排,動線設計不佳,從接駁站往吊橋入口約一公里的坡陡,遊客走的氣喘吁吁、汗流浹背,沒有涼亭等設施,遊客走過雙龍吊橋後匆匆坐回接駁車休息,如此怎會停下腳步欣賞部落文化或享用風味餐。部落居民則是「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因公廁不足,很多遊客私闖民宅影響生活,還到處亂丟垃圾、喧嘩,對居民來說猶如惡夢。

雙龍吊橋

遊客通往雙龍吊橋園區要走一大段氣喘吁吁的爬坡路(照片來源:谷正一)

部落生活受影響,住民工作權也沒保障。原本在桃園工廠工作的小薇,2020年跟老公回雙龍部落,今年初在雙龍吊橋園區擔任接駁車工作人員,5月18日疫情升溫,她和同事開始輪流上班,支援由接駁站轉型的部落防疫站,當時仍領全薪。7月被通知疫情期間未做滿的工作日,將來以「欠假補回」的方式逐月扣回,但8月2日又以「不知疫情的影響會在何時恢復正常工作」為由被裁員,令人不解的是恢復營運後又補新人,用的都不是雙龍部落的人,委外發包沒按照承諾,也沒保障部落工作權。

部落有觀光優勢但只能賣景點嗎?

原住民青年陣線成員Savungaz Valincinan批評,台灣許多地方做觀光推動及想像,都會在意地方脈絡、歷史紋理及文化軌跡,也就是在地的主體性,然而回到原住民族部落,這些往往被忽略,只是在消費原住民族的文化,這種氾濫興建文化意象的大型建設,短則一年、長則兩三年就退燒。

「雙龍吊橋只是賣一個景點,根本沒有文化。」暨南大學東南亞學系副教授邱韻芳說,雙龍吊橋情況與2016年的屏東縣山川琉璃吊橋很像,只賣景點,開幕第一年希望很多遊客到訪,第二年參訪人數溜滑梯般下降,這種大眾觀光模式根本不適合部落發展,不只無法帶來觀光效應,且只給部落少數利益,用部落少數的人,卻帶來環境衝擊等後遺症與紛爭。

Savungaz 提及,雙龍部落原本就是有觀光產業的地方,雖然沒那麼發達,但藝文工作室或民宿業者都在各自努力,部落遊程也算完整,為遊客規劃導覽認識部落,讓遊客在地消費,但後來雙龍吊橋的一條龍式外包服務,遊客都是走馬看花,去吊橋後就離開,再帶去別處消費,因此受益的多是轉搭接駁車前往的水里餐廳業者,因為他們會給回扣,部落小型產業要發展更是難上加難。

雙龍部落在地經營最久的達瑪勞翁民宿,已發展出相當成熟的兩天一夜套裝體驗行程,負責人谷正一接續父親的事業,白天帶客人做部落巡禮、溯溪、野外用餐,中午就在戶外吃竹板烤肉、竹筒飯,晚上則會帶大家到附近山丘的稜線夜遊,由上瞭望整個村子美麗的夜景;也可以一面數著流星,一面聽他講述從前族人狩獵時的冒險故事。他認為部落文化及雙龍瀑布和美麗自然山景都是部落觀光優勢,對於雙龍吊橋帶來的影響,他還是持正面看待,「我認為有一成的幫助」,因為走吊橋的動線有些遊客會怕累,還是會留下來住民宿,但交通相關設施、公廁資源、遊客動線及指引一定要加強。

希望遊客能留在部落過夜,好好體驗部落文化特色(照片來源:谷正一)

南投縣風景區管理所所長張昭貴表示,雙龍吊橋人潮在8月重新開園後,雖然無法達到疫情前破千的規模,但相比剛恢復時每天不到百人,10月初平日已回升至100至200人,假日也回升到6、700人,遊客覺得步行距離太長,也有準備博愛接駁車載送老弱婦孺。他不諱言團客必須在水里轉搭接駁車,確實會在該地用餐,降低在部落消費,但雙龍吊橋營運仍提供在地就業機會,散客也有做一些消費,或許沒有大家期待那麼高,但與吊橋營運前相比還是有幫助。

部落談自主要先有組織與共識

雙龍部落會議(註一)主席金國賓說,原以為雙龍吊橋的人潮多錢潮就多,但遊客都自己帶吃的,車流、人流影響孩童安全,製造垃圾髒亂,因此希望未來可以自主營運,或將吊橋營利50%回饋部落。部落想自主,但社團法人台灣原住民族學院促進會秘書長金惠雯直言,雙龍部落最大問題在於缺乏部落共識,還缺一個共同認可對外的組織窗口,因內部沒有整合能力,縣府就算要給資源,找不到合適窗口,也不知道他們要做什麼。

金惠雯認為,共同窗口有兩個好處,一是確保旅遊收益可以共享給部落裡沒有接待遊客的族人,二是保障旅遊品質。在部落裡必須先盤點彼此有什麼可以合作的空間跟範圍,誰可以做這些事,例如:大家都是賣吃的、都有民宿,那分配機制是什麼?絕不該只有某些人賺錢,賺錢後必須回饋部落,當遊客進入後可能產生的衝擊,也必須做好內部整備,才能在外來衝擊與內部分配上取得平衡。

雙龍部落位於南投縣信義鄉,美麗自然山景是部落發展觀光的優勢(照片來源:谷正一)

部落推動觀光,組織形成與運作是相當不易的事,金惠雯強調,要真正落實「部落共識」的目標,建議推動工作必須在部落原有的組織基礎上重新討論與思考,找到最有可能合作的組成形式,才能讓計畫順利推動;同時,組織也必須不斷地討論、修正,尤其面對尚未經歷過社區營造的部落而言,由於居民對於「合作」很陌生,因此必須要有開放的態度,盡可能邀請居民參與,並落實資訊完整地傳達,才能發展出真正屬於該部落的討論平台,讓內部共識逐漸凝聚起來。

邱韻芳指出,她理解部落想做觀光是期待「闢另一條路徑讓年輕人回來」,但畢竟部落是居民生活區域,引進觀光要思考對部落生活及環境生態可能造成的影響,她強調要取得共識,讓多數人都能接受,即使不參與者也不覺得受發展觀光而造成負面影響,且一定要談回饋機制,以不打擾部落生活為優先考量,台灣幾個部落觀光成功模式,都是將觀光著重在部落周邊的發展。

推動及建立部落共識,邱韻芳認為透過內部組成組織,經由接計畫方式執行人力培養、上課講習及遊程規劃是方式之一,再與部落族人建立共識後推動。她舉林務局與雙龍、地利、潭南、人和4個部落,合作成立的「丹大布農生態旅遊協會」就是相對南投縣政府輔導設立雙龍吊橋較好的模式。先對自己山林生態資源盤點後,進一步規劃遊程,讓族人介紹自己的文化與傳說,守護山林資源外,也嘉惠地方發展,「這需要很長時間,不要期待馬上完成,而是慢慢磨合找出最好的方式。」

雙龍吊橋

雙龍吊橋在峭壁上懸垂連接峽谷兩端,長342公尺、最深達110公尺(照片來源:谷正一)

金惠雯特別指出,形成共識不是把問題丟給部落解決,地方政府有無提供條件和方法,讓部落真的形成共識。她常開玩笑「公部門都不見得有共識」,當領薪水整天專心做這事的公務員都不一定有共識,如何要求部落生活的人形成共識。她建議南投縣府應站在輔導立場,提供空間跟時間讓部落自己去把問題講清楚,看整合到什麼階段再給資源。

殖民結構長出的矮化心態讓部落消聲

司金武認為,發展觀光產業是部落趨勢,藉由觀光彌補農業收入的不足,但觀光必須切合當地需求及資源,人事時地物都要配合,縣府推觀光絕不能讓當地人沒有參與的機會,如何建立推展參與平台很重要,如果只是以縣府眼光建座吊橋,而不是當地老百姓觀點去推動,發展觀光都是緣木求魚。

對此,張昭貴回應,未來會持續與雙龍社區協會溝通,合作觀光相關課程推消費體驗措施,同時也與縣府教育處合作推遊程方案,讓南投各級學校到雙龍部落戶外教學,增加在地消費,同時日月潭風景區管理處也在整修地利遊客中心,並在雙龍部落增設圖騰,持續公部門建設,希望永續經營七彩吊橋。

縣府仍以持續單方面的強加建設思維,忽略部落主體性問題,讓Savungaz 感慨,現在談原民傳統領域,最該尊重傳統領域的公部門,連最基本的問部落要什麼,取得同意都沒做到。他認為長期殖民結構下,要讓部落想像自主太困難,「部落不是沒想法,也不是沒聲音,但更害怕說出來得罪人,因為我沒權沒勢」,這是長期累積至今未改變的結構,越是山區偏鄉越加嚴重,資源和連結太少,不敢違抗的情況下,也沒有真正分享到利益,沒有真正好的發展,導致惡性循環一直在原鄉部落發生。

部落產業結合文化內涵的觀光發展更適合部落觀光(照片來源:南投縣政府觀光處)

「為什麼在部落喊自治那麼多年,至今部落仍沒有相對自主,都是被政府決定?」邱韻芳說這正是部落發展觀光最大困境。政府在部落推行觀光,認為景點都是國家的,想怎樣就怎樣,以發展部落觀光很成功的司馬庫斯為例,也是因為發現神木,政府才願意開路,長期在各部落的問題從來沒人關注,只想到觀光客安全,負面影響卻由部落承受。

部落觀光產業永續發展,要怎麼推動沒有一定答案,但顯然部落自主自決必須被重視,由部落決定哪些文化適合觀光發展並建立共識,而部落產業結合文化內涵的觀光發展或許才是永續之路。

 

註一:根據《原住民族委員會推動原住民族部落會議實施要點》第三點,部落設部落會議,做為(ㄧ)訂定、修正部落章程、(二)議決部落公共事項、(三)議決原住民族同意事項、(四)選任、罷免部落會議主席、部落幹部、(五)聽取部落幹部工作報告⋯⋯等等重要事項的最高權力機構。

 

指導顧問:Ciwang Teyra

責任編輯:胡善慧、吳素華

採訪撰文:洪敏隆

專題企畫:吳欣芳

 

延伸閱讀:

《我賣的不是景點,部落觀光可以這樣玩!》

《對土地信守承諾 布農族人阿力曼扎根部落創無牆博物館》


▸▸捐款支持▸▸

☛|社區記者培力計劃|☛

☛|「芥助網」社區工作服務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