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社會面臨重大災難,媒體扮演著社會公器的角色,深入報導及重建現場,發揮正面功能,但隨著商業市場導向和政治的介入,主流媒體出現亂象,逐漸從地方撤退,公民記者則興起,尤以遍布全台的社區大學(以下簡稱社大),因富有在地性及公共性的優勢,不但為地方記錄、發聲、促進凝聚,也促成公共對話行動。
921震災,公民力量促成社區報大量出現,作為傳遞溝通各項繁複重建政策的媒介,當中社大也成了社區傳播的協力角色。2009年莫拉克風災後,資深媒體人馮小非、旗美社大校長張正揚,及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副教授陳順孝共同成立《莫拉克新聞網》,因著旗美社大服務學區所涵蓋的9個地區,均為莫拉克重災區,挾著製作公民媒體能量的《旗美社區大學通訊 》,也積極參與報導,呈現當地實況並成為重建的媒介。旗美社大校長張正揚曾提到,大眾媒體必定無法長期駐守災區,唯一能持續報導災情與災後重建的,只有在地的媒體。
2019年莫拉克風災10年,旗美社區大學重建站啟動《再見莫拉克》專欄,持續親身經歷與紀錄,參與在其中的周依禪表示:「因為我們深知,記錄是一件最容易被忽略,卻也最不能被忽略的事,希望透過重建區夥伴的親筆撰寫或口述,讓更多人知道這些用淚水和勇氣交織而成的故事。」莫拉克將近12年,仍有一群人留在災區,守望當地、持續追蹤記錄,也成為重建之路美麗的風景之一。
在地與公共性 社大做為公民媒體的後盾
在台灣,常見許多公民媒體因參與度、人力、資源不足而陷入經營困境,然而,服務學區處於「是農村也是災區」的旗美社大,卻在這個地域廣大、人口分散、居民多以小農及打工為主的社區,辦報逾20年,《旗美社區大學通訊》且榮獲社造20優良社區報永續組的最佳編輯獎,每期發行約1,200多份,至今共有107期,送達居民手上,奠定了社大辦報的典範,真實呈現農村困境,也是各社區間、農村與都市間的溝通橋梁。
2007年社大在公部門及社會團體的支持下,開設媒體識讀及公民新聞培力課程,各種形態的公民寫作及在地寫作課程應運而生。隨著網路時代的興起,使得獨立公民個體藉由網路參與及分享,建構自主且富群力的新公民社會,媒體的平台、形態與內容也跟著多元化。
主流媒體的性質與限制,往往無法長期支撐公共議題的追蹤報導,社大的在地與公共性,看似成了「社區媒體發展」的好途徑,但期間也曾遭遇瓶頸。2016年,社大全促會秘書長楊志彬有感於社大社團及公民記者培養發展趨緩;公民新聞在統計及報導的質量出現下滑現象;且在地方議題現場的活力減弱;更看見新媒體及影像教育發展層面的問題,曾嘗試強化公民記者的交流,並檢視培養環境及課程和社團的發展。有心人開始邀請相關人士與講師討論,諸如:如何善用傳播公民權,促進民主參與、活化公民社會互動情境;公民新聞要如何教;如何吸引公民記者加入等。
以筆喚公民 台南社大的公民寫作行動
在社大全促會的努力下,全台社大公民報導培訓課程中,已有許多發展成自主性社團持續運作,媒體的型式更是多元,一張報刊、一本雜誌、網路平台、影像平台,都能為在地發聲。雖說網路時代,人人都可以是公民記者,而且社大體系中不乏肯付出時間和心力的公民記者,但近年來許多刊物及平台仍因資源或人力缺乏問題,面臨難以持續運作的情況,不過也有運用得宜,能在當地及公民議題上發揮重要功能、成為社區公器的公民媒體。
以台南社大及台江分校為例,目前除了開設多門在地寫作課程外,也有滿足社群時代需求的自媒體平台培力課程,像是「我的自媒體時代──台南社大跨媒體社群小編」。2020年,台南社大也將自媒體《公民智庫電子報》與《台南社大學習報》,整合為公民網路媒體平台《閒閒罔哺豆》。台南社大校長林朝成表示,公民媒體一直是台南社大積極推動的培力課程,在自媒體平台非常普及的今日,希望能在主流媒體與個人媒體之間,找到一個公民社群發聲的空間。平台中除了提供公民倡議、公民記者的報導,亦邀請社區代表人士擔任駐站作者。
2006年發起「大廟興學」運動、催生台南社大台江分校的執行長吳茂成,曾是北漂媒體人,返鄉擔任駐地記者後,針對家鄉的生態、環境、文化保存、公共及文化建設、教育等問題,他身體力行實踐公共精神,盼更多知識青年回鄉教學貢獻,形成良性循環。曾是記者、亦曾獲文學獎的他,在台南社大帶領公民寫作班已逾10年,並與學員共同創辦《土道》雜誌,在學習的過程中,《報導者》創辦人何榮幸、知名獨立記者朱淑娟和李惠仁,以及曾致力於公民記者培訓的華視總經理莊豐嘉、長期參與媒體改造的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管中祥,都成了客座講師,前往分享經驗。
To Do去做就是 《土道》落地生根盼遍地結果
關於《土道》的命名,《土道》雜誌總編輯韓麗瑛分享,在一次非正式的討論中,她說了一個老農土豆阿公為三個孫子命名的笑話,因而聯想到老師帶著這群公民「發聲」,諧音為「花生」,又名「土豆」。土豆扎根於土地,期待公民新聞在社區像土豆一樣落地生根、扎根在地、遍地結果,而土豆又像「To Do」之音,意即「去做就是」!
2021年,《土道》雜誌於台南古蹟「吳園藝文中心」,舉辦「社大公民報導者深入報導台南十年成果發表」,立體化呈現書寫公共領域的10年歷程,從採訪百工人物、在地調查報導,到共筆記錄新冠肺炎病毒蔓延的心境,盼持續搭建公民書寫、提問、對話平台及共筆未來。吳茂成說:「學員們是很有力量的公民社群,人生10年難再,總希望更多有志者能共同參與公民報導者這堂課,一起進行公民行動及地方刊物獨立出版的生活學習。」
10年並不容易,韓麗瑛笑說:「我們沒有人、沒有錢、也沒有資源。」 吳茂成說:「雜誌成員都是業餘的公民參與身分,就是我們幾位同學,大家有這樣的理念,覺得這是重要的事,所以我們願意去經營這樣的媒體,我認為它是在社區當中最基本的。」
《土道》沒有任何的補助及經費,靠的是參與者的熱情,學員一手包辦採訪、報導、編輯、出版、新書發表會、出資發行、行銷到上架等流程,他們既是學員也是當事者;是公民發聲者也是贊助廠商,同時更是發起人,邀請當地認同的居民及店家來支持公民參與的理念。韓麗瑛同時也是《土道》的創社社員,某天出門不久,回到家時,發現家門前整排行道樹被砍光了,於是開始為環境發聲,她說:「雖然樹木被砍已成事實,但因記錄報導,引發更多人關注這事件,可避免同樣的情況再發生。」
因有肢體障礙,行動稍微不便的林淑卿,也是社團元老,因著參與,開始探索自身的價值,也成為身障者福利及社區照護環境設計的公民發聲者,她說:「身障者也是公民的一份子,大家集思廣益,反思用什麼方法讓政府看見我們的需求?當訴求不被看見、聽見,大家出走在公共場所,視每一趟的行程都是正義思辨之旅。」
穩固社大公民媒體 成為社區傳播公器
這群公民報導者的自我及在地認同,都在學員的努力下逐漸形成,但吳茂成說:「目前在台灣,公部門及整體社會,對於公民記者的支持度及社會地位認同還是不足。」他認為,一個國家應支持公民記者參與公共事務,並讓國民具有討論公共事務的素養和價值,對國家和社會進步是重要的促進元素,而公民新聞寫作也是當代每個人都應具備的,因此《土道》的存在,象徵一種精神,也盼望「土道」的概念能在全台遍地開花,發展出多元類型、不同專業的刊物,並讓公民自己參與整個過程,厚實公民社會的公眾討論能力。
在「社區」,最核心的精神就是互挺;在「公民媒體」,沒有人是永恆的中心,也沒有人永遠扮演邊陲的角色,而社大促成兩者的結合,就是不容淹沒的在地之聲。然而儘管社大的公民媒體在許多在地事件上發揮重要功能,但仍存在許多待解的問題,需要公部門的重視,像是社區中公民媒體的經濟資源,多年來仍處於研議的狀態中;此外針對公民記者的社會地位不足,是否需設立認證機制或標準,並提升公民記者的職業倫理及專業素質等。
除了經費來源、社會地位認同,社大本身亦需要更多深入公民參與及新聞專業兼具的師資;再回歸公民面向來看,身為公共討論空間的一員,又該如何從中協助社區的良性運行與健康發展,以上都是穩固社大公民媒體,成為社區傳播公器,亟待思考的問題。
指導顧問:陳順孝
責任編輯:胡善慧、吳素華
採訪撰文:陳佳楓
專題企畫:吳欣芳
▸▸捐款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