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台灣的新冠肺炎疫情升溫,320名耳鼻喉科基層醫師在台灣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學會號召下,志願投入社區篩檢的防疫工作;同時期台北市醫師公會成立的COVID-19醫療緊急應變小組調查北市診所參與社區防疫,一星期內有120家診所報名,加上願意提供通訊診療高達150家診所,希望建構起台北市社區防疫的體系。
「防疫最重要的就是守住醫院」志願投入社區篩檢防疫的花蓮嘉光診所院長黃啟嘉說,疫情發生時診所醫生挺身而出是責無旁貸,因為醫院必須把人力留下來專責照顧重症,一旦醫院淪陷、重症者無法獲得妥善照顧,疫情會更加嚴峻。他強調,過去很多人認為「大病看醫院、小病看診所」的觀念是錯誤的,應該是一律先看診所,由診所篩選,診所醫生就是一個守門員,將輕症跟重症及有疫情風險的民眾做分流,避免民眾一股腦往醫院跑造成群聚,甚至癱瘓醫院體系。
台北市醫師公會常務理事、北市COVID-19醫療緊急應變小組召集委員洪德仁也持同樣看法,強調如何保存醫院服務量能很重要,診所必須分攤醫院的服務量能,「守住社區就能守住疫情」,之所以有那麼多社區診所願意站出來,他認為與長期推動建立的社區醫療群有關,診所與醫院建立良善合作關係,面對新興不確定的傳染病,才能發展可行的分級、分流模式。
防堵疫情擴散社區 醫療群要發揮功能
社區醫療群是2003年SARS疫情穩定後,台大醫院前院長謝博生看到基層醫療的重要性所提出的構想,健保署在同年提出「全民健康保險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計畫」,目的在建立家庭醫師制度,提供民眾周全性、協調性與持續性的醫療照護,同時提供家庭與社區健康服務,以落實全人、全家、全社區的整合照護。
洪德仁表示,從2003年至今,全台社區醫療群有622個,加入的診所超過5,400家,基層醫師約有3到4成加入。從民眾的就醫行為來看,有就近熟識的家庭醫師協助,對提升健康品質、預防接種意願都會有幫助,相關就醫及醫療費用都得到更合理的應用,當民眾跟醫師建立長期連結互動,會往外變成較健康正向的生活型態,所以社區醫療群的影響力應該被重視。
社區醫療群在防疫上可發揮的功能,黃啟嘉認為不只是把高風險跟低風險民眾分開,讓高風險者可以得到更妥善的治療跟照顧,基層醫師還發揮防堵疫情在社區擴散的功能。他舉去年4月國內新冠疫情稍緩,若不是診所醫生細心發現第一名敦睦艦隊確診患者,讓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發現國軍進行出訪任務,健保卡卻未註記的防疫漏洞,一年前恐在國內就已爆發社區感染。
在疫情升溫下,洪德仁認為現在基層診所醫生投入社區防疫工作的角色有幾個部分,一是支援社區篩檢站,二是針對社區的照護機構,若有疑似病人需要做某種程度規模的採檢,三是集中檢疫所的支援,照顧輕症狀況,四是居家隔離患者啟動通訊診療。
洪德仁說,居家檢疫所飽和後,針對無症狀或輕症的確診,或疑似病患及家屬可能在宅觀察及休養,診所醫生可協助通訊診療及健康追蹤,避免發生居家隔離期間,確診者在宅死亡的憾事再度重演。未來施打疫苗的任務,也是基層診所的重責大任。
中央防疫側重醫學中心 忽視社區醫療群
因應疫情在全台各地升溫,為號召更多基層醫療人員加入,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5月30日宣布,推動全國社區篩檢站設置補助,設備補助20萬元,支援醫師每班6,000元,但看在前政務委員,同時也是發起COVID-19全國社區防疫行動聯盟,嘉義縣新港文教基金會創會董事長陳錦煌眼裡卻相當感慨,因為去年基層醫師就呼籲推動社區防疫,但中央政府卻只做形式功夫,導致社區醫療群未及時發揮足夠角色及功能,讓沒有症狀的感染者在社區持續擴散感染成為破口,無法對付遍地開花的症狀病例。
陳錦煌說,中央防疫的「超前部署」有問題,還是停留在醫學中心防疫工作為重心,忽視基層社區醫療群由下而上的功能。去年他跟很多基層醫生就呼籲中央應提供基層醫生訓練,給予必須的面罩、防護衣等防護設備;有別於醫療資源豐富的台北市、新北市,同樣一套模式拿到偏僻鄉鎮便不適用。每個醫療體系都要發展自己的體系,事先規劃、演練,以「健康社區」生活共同體為基礎,整備社區公私及專業者防疫資源,對社區聚集場所、機構、或生活習慣可能感染風險規畫如何及早介入。
在這波疫情嚴重的雙北地區,文山區是其中一個確診人數較多的行政區,台北市文山區明興里里長鄢健民說,因為各大醫院確診新冠疫情病患眾多,醫療體系忙不過來,連帶也使得其他重病的患者「走投無路」找不到病床,成為疫情下的受害者,加上雙北醫院都塞爆人,很多確診者被迫回到家裡、回到社區,成為潛在危機。
鄢健民直言,沒有很具體感受到社區醫療群發揮什麼直接功能,主要還是靠社區的萬芳醫院、景美醫院等大型醫院協助,「我們連確診者是誰都不知道,如何照顧、關懷社區中可能較弱勢的這群人?」、「在醫療群無暇照顧我們的情況之下,只能勸導民眾一定要戴口罩,每天活在多一個感染者多一個風險的恐懼中。」
住在疫情嚴重的萬華區的居民趙雅惠批評,之前中央防疫指揮中心將萬華人健保卡註記,導致到社區診所就醫遭拒,中央等於變相鼓勵大家一窩蜂往大醫院跑,社區醫療群根本沒有發揮功能。住在新北市瑞芳鎮的居民江大偉則以自身經驗為例,過去住北市時習慣跑大醫院,現在住在偏鄉醫療資源不足,反而與社區診所醫生建立起密切關係,醫生也會針對狀況多做詢問跟建議,對醫生會有「信任感」。
陳錦煌認為,台灣是頭重腳輕的醫療體制,社區醫療群很重要的建立家庭醫師制度在台灣仍未普及,也是防疫缺口的主因,這要歸咎於健保制度的「論量計價」,導致台灣民眾看病「夜市化」,早上看一間、中午看另一間、晚上又再看一間,事實上,基層醫生應該與病人最接近,大醫院的醫生不可能知道這名病人是做什麼,但如果落實家庭醫師制度,基層醫生就能掌握了解病患生活背景及習慣,類似萬華茶室的情況就有機會掌握,避免疫情在社區擴散。
醫療體系對社區概念模糊 醫療群制度應強化社區功能
台灣在宅醫療學會副秘書長劉懿德認為,社區醫療群雖然立意良善,但是大多數醫療群是與醫院合作,一般醫療體系對社區概念很模糊,對社區醫療群界定落入醫療性的思維,醫院跟社區診所的合作關係只有雙向轉診,「只有名義、缺乏實質的社區功能。」
劉懿德呼籲,推動社區醫療群的防疫角色,政府應該做統籌角色,衛政、社政、社福、民政等都有連帶關係,不能再淪入官僚文宣式的思維,因為防疫就是作戰。當全世界疫情不斷在變化,台灣一定早晚會再遇到新的挑戰,在人類還沒適應病毒的抗體,長遠準備是要讓社區發揮功能,如果仍採由上而下,最後變成拿錢辦計畫恐淪於形式,政府一定要提供想像空間,讓學者專家參與,務實與社區進行溝通討論出適合的方案,積極培訓志工及防疫種子師資。
陳錦煌說,社區醫療群的醫師應該是專業顧問,是一個COPC(community-oriented primary care)的醫師,以社區為導向,不只是著眼於個人的健康,也應該以社區這個「群體」來思考如何讓居民更加健康,並且有能力主動發現社區的健康問題,並且解決它。
黃啟嘉也強調,面對未來不可知的疫情威脅挑戰,防疫工作要再強化,除了結合科技如AI人工智能,另一個重點是「人文關懷」,因為生病不一定需要開藥 ,「而是需要生活習慣建議跟社會支持」,醫療體系越了解家庭背景、社會背景,對防疫有更大助益,因為「這是人跟人之間的事情」。
疫情失控凸顯社區醫療群的重要,但也同時發現它的功能未能充分發揮。不論是因應921震災建構的社區醫療體系,還是SARS後推展的社區醫療群,都是政府因應社區緊急災難,發展出的基層醫療網絡,所以更應該落實並強化它的功能,使其平時能深入社區的需要,而面對緊急時刻又能快速應變。
隨著疫情戰線的一再拉長,這個非常時期,呼籲民眾應充分配合醫療分流,避免一股腦往大醫院跑,癱瘓醫院體系外,善用社區醫療群的力量,讓診所醫生成為防疫守門員,建構起社區防疫醫療體系,協助疫情的控制更顯刻不容緩。
指導顧問:劉懿德
責任編輯:胡善慧、吳素華
採訪撰文:洪敏隆
專題企畫:吳素華
▸▸捐款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