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冠肺炎無預警襲來,儘管台灣疫情相對緩和,但在國際疫情仍看不到終點的情形下,許多行業深受衝擊,其中服務業更是災情慘重。根據未來流通研究所針對全國產業所做的調查,觀光旅遊關聯產業(旅行業、航空運輸、觀光旅館、遊覽車客運)、餐飲及休閒娛樂產業在今年第二季(4-6月)受災最為嚴重,衰退幅度在32%至82%之間(註一)。在這樣的情形下,多從事服務業或是非全職工作的弱勢家庭可說是首當其衝。
對於經濟弱勢家庭的需要,開展出獨特在地化服務的社區型食物銀行,也因物資與志工的減少而面臨極大的困境,它們一方面盡力補足受助者的需要,一方面也在危機中看到許多新機會。此外,在與地方緊密連結的過程中,社區型食物銀行也看到除了避免浪費與救助飢餓兩大核心宗旨外,因居民的多元需求而能結合更多社區工作,為地方帶來亮光。
疫情帶來物資和人力的衝擊
疫情對社區型食物銀行最直接的衝擊,來自食物與人力的募集大受影響,使其在發放物資給受助者時碰到困境。鄉村型的屏東東港海口人社區食物銀行,就有明顯的感受。海口人社區經營協會理事長曾鴻志說:「這一段時間物資進來的量大概只有往年的1/3,這也造成我們在提供給東港40戶弱勢家庭的物資短缺,甚至有些品項被迫中斷。」
在人力上,社區型食物銀行皆屬第一線服務個案,對疫情的恐懼也使得連過往志工人力較為充沛的都市型食物銀行,同樣面臨志工短缺。高雄阿福食物銀行執行長劉雅玲說:「在台灣疫情較為嚴重的期間,許多志工會擔心自己的安全不敢來,這讓我們工作人員的服務很辛苦。」而在疫情趨緩後,雖然人力恢復常態,但許多上半年因疫情暫緩的活動必須在下半年完成,使得阿福食物銀行必須用現有的人力負擔爆量的工作。
不過,雖然身處疫情的困境,許多社區的食物銀行仍在其中看到轉機。以海口人社區食物銀行來說,雖然來自廠商捐贈的物資減少,但取而代之的是部分廠商開始提供能保存較久的冷凍食品,此外,來自當地社區的供應也比往年多,「這是由於在缺乏物資的情形下,我們更積極在當地網路社團『東港五四三』募集資源,促使更多的社區廠商與民眾加入網絡,提供米與一些民生物資,讓我們能持續供應給有需要的家庭。」
高雄阿福食物銀行也在今年7月起,與高雄23個社區發展協會合作,於當地開設迷你食物銀行,以解決疫情期間人力負擔的問題,同時也就近服務在地居民。劉雅玲表示,迷你食物銀行的配置是一台分享冰箱與三台貨架,好處是節省實體食物銀行的空間,也讓弱勢家戶保有多元選擇,並非只能接受配好的物資包。「迷你食物銀行跟我們反應,當他們請社區的弱勢阿嬤來選物資時,阿嬤立刻就到據點,因為品項更加多元,可以自己挑選急需的品項。」劉雅玲認為這就是符合在地弱勢居民的需要,也是迷你食物銀行所帶出的差異性。
平衡資源 區隔發放對象
不過疫情並非社區型食物銀行的唯一挑戰,近年來,地方政府也積極投入食物銀行的運作,此舉看似能涵蓋更多的經濟弱勢家庭,但同時也造成一定程度的資源排擠與物資重複發放等問題。芥菜種會社會救助處處長全國成指出,許多縣市政府拓展的官方食物銀行,雖然與民間的社區食物銀行有合作,但由於多數民眾在捐贈物資時會選擇政府單位,使得許多社區食物銀行即使在非疫情時期,也面臨募集物資的困境。
曾鴻志表示,政府投入運作的食物銀行相對知名度高,社會大眾比較信任並會提供大量物資,「這也讓我們這種社區型食物銀行在募集物資上,的確會比較辛苦。」針對資源排擠的情形,東海大學行政管理暨政策學系教授陳秋政認為,許多社區食物銀行為了連結更多社區工作,開始加強非營利組織間的「異業結盟」,但除了不同專業的連結,同質性連結也相當重要。他說:「如果某一個社區食物銀行的資源較多,就可以跟同區域或不同區域較為弱小的社區型食物銀行合作,將多餘的物資分發出去。」如此資源過剩和食物來源或物資品項較為單一的問題,都可一併解決。
在發放物資的過程中,不免有多間食物銀行重複資助單一個案的情形。對此全國成表示,政府的食物銀行主要幫助法定低收入戶與中低收入戶,因此民間的社區型食物銀行可朝向救助邊緣戶或自行篩選覺得有需要的個案,便能解決物資重複發放的問題,也能幫助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發展食物之外的服務 連結社區工作
雖然社區型食物銀行現今仍面臨諸多困境,但在與地方緊密連結的過程中,不僅透過過剩的食物直接服務社區中的弱勢居民;更因看到在地的獨特需要,開展出多元的服務工作,為地方帶來亮光。
朝陽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副教授黃全慶表示,台灣的社區食物銀行進一步串聯在地網絡並結合多元服務,已超越原本避免食物浪費與救濟飢餓的宗旨,具有提升社區互助的第三種功能。在這點上,台灣可以說做得比國外好,像德國的社區冰箱大多僅是透過網路公告,讓捐贈者與受助者了解如何捐贈與領取,不太會有人與人實際上的交流;而台灣的社區食物銀行常與在地的某些活動結合,則能促成與社區的深度連結,對在地帶來正向的影響。
再者,社區食物銀行也具有社區防災的功能。全國成指出根據統計,災害發生後的一週內是災民最需要物資的時刻,既然食物銀行的核心價值是「將剩餘的給有需要的人」,如此在平時可以提供食物救助,而災難發生時就可轉換成救濟災民與災難救援的角色,這也是國外許多食物銀行的作法。因此近年來投入社區食物銀行服務的芥菜種會,便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時,用食物銀行的管理系統與模式進行社區防災,共發放770份防疫物資包。全國成說:「食物銀行講求進出的管理紀錄,包含進出的物資量、品項、受助者名單等,這樣的管理系統非常適合運用於防救災。」
由此觀之,「食物」不再是社區食物銀行唯一提供的服務,而是進入多元社區工作的敲門磚,成為社會關懷的協力組織。陳秋政表示,當物資送到受助者家中時,其實就已結合居家訪視,可以進一步依據個案家庭的情況提供面向更廣的服務;即使是請受助者來據點領取物資,同樣也是結合社區長照據點的概念,讓個案增加與外界接觸的機會。因此從發送食物的角度來延伸,社區食物銀行可以結合的事情就非常多,進而使服務的對象不再侷限於弱勢家庭,而是擴及到社區中的所有居民。
反思核心價值 回應國際新議題
不過,既然以食物發放為敲門磚,社區食物銀行在連結多元的社區工作時,也必須回過頭來關注以食物為主的核心價值。黃全慶表示,在台灣的社區食物銀行提供物資上仍以乾糧、罐頭等保存期限較長的食物為主,可見得其目的較偏重於食物救助與進一步的社區互助,而非減少食物浪費這項宗旨上。不過這也是全球的食物銀行都需面對的挑戰,「即使是發展最盛的美國,當地學者在研究後也發現食物銀行僅能解決美國3%食物浪費的問題。」因此如何強化「零浪費」的願景,進而擬定更完善的行動,將會是社區食物銀行持續要面臨的挑戰。
國際上的新議題新趨勢,社區食物銀行也可亦步亦趨地回應,如與全台近兩百間中小型社福團體合作食物銀行服務的台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作為全球食物銀行網絡(GFN)的會員,參與該組織的各種會議與訓練,發現全民食物銀行推動進入第五年的偏鄉教室營養補充包專案,及強化社區長輩的營養品質,完全符合國際間重視營養的概念,把學校、社區食物銀行都加入推動營養補充包與營養概念的行伍。秘書長劉露霞說:「早期食物銀行比較著重在受助者吃飽與否的問題,但近年來開始強調還要吃得營養,因為國際組織這幾年都把營養不均列為飢餓的一種現象。」當受助者能從「吃得飽」進一步提升為「吃得營養」時,不僅是改善其自身的飢餓問題,更因為獲得營養的知識,有機會翻轉他對下一代的照顧觀。
這些挑戰若要一一突破,多數有賴政府法規進一步鬆綁與制定。針對此點,陳秋政建議,社區食物銀行除了將心力放在第一線服務,也可以參與法規的倡議,形成對政府的壓力,他說:「當大家一起努力讓政策形成,就可以為自己創造一個更友善的環境,讓彼此之間的同質性連結甚至異業結盟更為順利。」
從避免浪費與救助飢餓的宗旨,到串聯在地網絡與結合其他面向的服務,再到回應各種新觀念與新挑戰,社區型食物銀行在台灣雖然起步不久,卻已逐漸在社區中扮演起協助弱勢家庭的要角。若未來政府對食物銀行的法規可以有更完善的制定與配套,可以預見社區食物銀行將能擾動更多在地力量,更深化成為所有社區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註一:詳情請參見未來流通研究所團隊於今年9月發表的 2020Q2台灣流通&生活產業TOP20成長排名
指導顧問:古碧玲
責任編輯:胡善慧、吳素華
採訪撰文:張以牧
延伸閱讀:
《冷冷都市用食物銀行串起熱熱溫情 挑戰五花八門卻不減服務能量》
▸▸捐款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