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鄭維棕(汐止文化網創辦人)
在汐止的四分尾山,有一處園區,生態非常多元,這園區原本是荒煙草地,自從2012年6月起,台灣美麗夷洲協會開始生態多元化的經營。目前園區生態相當豐富,也是許多在地學校的生態教學區,如此的成果除了協會長期的投入外,生態志工的努力更是有目共睹。雖然農委會林務局羅東林管處提供經費補助,但廣大的園區若沒有大量志工的付出,根本不可能完成如此多樣性的生態環境。
志工助汐止生態和人文研究
「四分尾山社區林業初階解說志工培訓」是協會結合汐止文化網、白雲社區、秀峰國小等在地團體,一起投入的志工訓練,培養許多志工成為專業的生態高手,落實在地人關心在地生態,並盡量保有原生生態的樣貌。目前不僅園區的蝴蝶種類非常豐富,讓四分尾山成為北部,甚至是台灣重建蝴蝶王國的重要基地。另外園區內的各種昆蟲也是俯拾即是,生態維護得相當完整。
透過多年的踏查,並結合志工的調查,台灣美麗夷洲協會陸續出版了《探索四分尾山紀實(一)》、《踏查四分尾山紀實(二)》等多本巨冊。受到經費限制,也是協會成員以志工的身分自掏腰包,挹注出版經費。目前這幾冊在地生態的研究書籍,更成為研究汐止學重要的參考書,對於豐富汐止在地學與文史研究功不可沒。
歷史事件助汐止保有原始生態
屬於大尖山系的四分尾山,因山勢陡峭,其間有一條康誥坑溪,由四分尾山嶺為源頭,由東向西,因水切的作用形成峽谷型水道,在新台五線的宏國大鎮流入基隆河。日本統治期間,沿著這條小溪溯源而上,就是汐止著名的茶葉生產坡地,是過去汐止茶葉發展的歷史基地,這裡有說不完的水返腳歷史故事。
另外,1952年12月汐止發生轟動全台的「鹿窟事件」,當時政府動用軍警圍山大肆圍捕和追殺台灣共產黨,四分尾山更是慘烈。被當時政府視為台共基地的四分尾山,被軍警圍捕後,原本產業興盛的山區一蹶不振,更讓山區居民紛紛外移。也因為受此政治事件的影響,四分尾山區農耕不再,反而保有了四分尾山原始粗獷與動植物生態的豐富性。
同時在生態專家陳超仁、余有終、呂勝由及詹家龍等多位老師協助下,結合協會大量的志工,仔細做植物的鑑定與調查,讓四分尾山的自然資源調查有很豐富的成果。透過志工參與,更進行環境、古道、步道、動植物生態、文史資料踏查等。植物方面,管束植物就有166種,提供許多昆蟲棲息居住、食物來源、躲避天敵;另有蕨類15科25種;蝴蝶9科58種;蛾7科18種等。
志工創造願景 願景影響志工
在社區生態營造上,許多粗重和持續性的工作,如果沒有訓練大量的志工一起參與,根本不可能完成。特別是社區營造上,很多地方非常缺乏資源,要錢沒錢、要人沒人,如果不能訓練志工投入,可說是荊棘滿布,尤其專業的工作更是艱難。因此,社區營造除了政府的資源外,非營利組織需要尋找更多的在地志工,而為了尋找這些志工,組織在願景上的論述、活動動員的能量,及人脈組織的擴張,在在都需要更有系統的經營。
簡而言之,沒有志工,社區經營就沒有願景,願景的建立,要靠更多的在地論述,以願景去連結更多在地人願意參與。而組織的公益性、無私性和包容性,都是在擴張和尋人的過程不斷的被檢驗。因此,志工的加入、訓練,不僅對於在地經營相當重要,讓人力、資源可以更加強壯,來完成許多看似不可能且很有願景性的工作,讓更多的人因為認同而成為組織的志工。
同樣地,因更多志工的投入,組織不斷的被檢驗,組織的公益性也會越來越強壯,越來越透明,讓好的循環與善的循環不斷的滾動。滾石不生苔,組織對在地的貢獻,也會讓更多人看見,並且吸引更多人願意投入這樣的工作。
▸▸捐款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