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孝忠(前台南新化口埤長老教會牧師)

社會多數人可能認為老年人的需求無非是健康、陪伴、照護、經濟、福利……但我總是企圖去瞭解長者們內心深處真正的需求?他們最終的關懷是什麼?他們最大的擔憂是哪些事?以下4位長者的故事發生在社區部落中,這些長者都是社區之寶,是名符其實「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的寫照,他們有貢獻,也受尊重;他們的生活有困境,但卻是有使命、有方向、有存在價值。          

劉鄰長

88風災那一年風雨大且急,社區低窪的房子水淹近屋頂,雨稍停,屋主一家大小開始清理汙泥和家具,幾位社區志工也加入行列。因地處山區,房內淤泥近一米高,清除不易,突然聽到一陣摩托車引擎聲,70幾歲的劉鄰長拿著一把鋤頭、穿短褲、打赤腳迅速加入挖土行列,手腳俐落不輸青壯志工們。長者的態度激勵了大家工作的熱情,他的幽默妙語更趨除了大夥的疲累。

部落獵人耆老

大學的服務學習課程安排來部落裡彩繪和訪問長輩活動,邀請志工隊擔任導覽解說的工作。山區志工群年齡偏高以65~90歲長者組成,佟長老是隊中的支柱之一,年輕時是部落的獵人勇士,對部落的人事風土瞭若指掌,亦是一位風趣的長者。只見他手持竹杖,帶領一群青年學子穿梭山林之間,一方面探訪高齡老人,一方面沿途介紹生態人文,神情再展雄風。

阿忍姊

90高齡的阿忍姊也是社區志工的中堅分子,每周一固定搭公車參加關懷據點志工會議,訪問社區行動不便傷病人士是她的最愛。雖然年事已高但卻身手矯健,尤其下車關車門的力道深具震撼力。部落裡大大小小都認識她,她也是西拉雅族群裡的「哀」姓望族長輩,對那些躺臥病床的殘弱患者而言,她的關懷既有安慰又有激勵性。參加志工活動是她生活的重心,照顧她弱智的孫兒是她一生的使命,她的故事曾獲得國家級的表揚。

阿晃姊

原住民族委員會的活力計畫鼓勵部落開始整理姓氏族譜和部落遷徙史。有幾位青壯人士擔任調查員訪視部落耆老並記錄訪談內容。葛姓調查員選定她家族的長輩阿晃為訪談對象。80幾歲的阿晃姊已搬遷至都會地區居住,只有在禮拜天回山區教堂做禮拜,平常不太說話。調查員在訪談阿晃姊後分享道:「阿晃姊真是家族和部落的寶,訪談中,她所記憶的往事不僅將家族的人事、歷史作系統的連結,在姻親關係的介紹時也勾勒出部落居民的淵源地。她的記憶中儲存了部落人文歷史的寶藏,透過訪談,這些寶藏被挖掘出來了。還有多少寶藏仍藏在長輩腦海中等待我們去挖掘呢?」

部落獵人佟安靜長老對部落的人事風土瞭若指掌(照片提供:台南市西拉雅文化山城社區合作社)

以上4位長者的故事都發生在社區部落的日常生活中,這些長者都是社區之寶,是名符其實「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的寫照,他們有貢獻,也受尊重;他們的生活有困境(健康、家庭、經濟……)但卻是有使命有方向,他們的存在有價值。

過去幾年在社區關懷據點與長者們有近距離的接觸,陪伴他們訪視社區,載他們造訪牛墟和海邊漁市場,體驗到他們的真性情:喜歡聊天說笑、逗嘴鼓(爭辯)、愛遊玩、關心家人、社區,但他們也有孤單的時候,身體的大小病痛不斷,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等。

如何滿足長者內心深處需求?

我總是企圖去瞭解他們內心深處真正的需求?他們最終的關懷是什麼?他們最大的擔憂是那些事?社會多數人可能認為老年人的需求無非是健康、陪伴、照護、經濟、福利……;關懷的是家人和自身的平安,勿讓自己成為家庭、社會的負擔;最恐懼的是疾病和死亡。這些觀點可能都是從老人社群的觀察、研究歸納而來。

然而,當有機會近距離聆聽他們的心聲時,可能可以聽到不同的回應。例如:多數人認為老年人最怕的應該是「死亡」,因就年齡層而言,他們是較接近這事,但又不願面對它,所以大家在長者面前忌談有關死亡的辭和事。然而,在和幾位長者閒聊之際,他們對死亡倒很坦然(笑說他們已經活的夠本了),最擔心的是自己「無路用」、「無尊嚴」、「活著不如死的好」。

4位長者故事的啟發和筆者這幾年陪伴老人的心得正好不謀而合:尊嚴和使命感是生命深層的基要關懷和生活的動力來源。

部落長者進行導覽解說(照片提供:台南市西拉雅文化山城社區合作社)

啟動長照2.0升級計畫

區長很熱心地來協商承辦長照2.0的「巷弄長照站(C級)」,關懷據點的志工們也樂意承接這項工作。上衛福部網站詳讀相關資訊,得知這是因應台灣快速高齡化的延續性(銜接長照1.0)福利計畫。亦即是從2007年起已推動長照計畫,2017年起啟動2.0升級計畫,其總目標是:

(一) 建立優質、平價、普及的長期照顧服務體系,發揮社區主義精神,讓失能的國民可以獲得基本服務,在自己熟悉的環境安心享受老年生活,減輕家庭照顧負擔。

(二) 實現在地老化,提供從支持家庭、居家、社區到機構式照顧的多元連續服務,普及照顧服務體系,建立關懷社區,期能提升失能者與照顧者之生活品質。

(三) 向前端優化初級預防功能,銜接預防保健、活力老化、減緩失能,促進老人健康福祉,提升生活品質。

(四) 向後端提供多目標社區式支持服務,轉銜在宅臨終安寧照顧,減輕家屬照顧壓力,減少長期照顧負擔。

用「被照顧者」角度思維

此項政策立意良好,也能回應社會變遷的部分需求。但細讀總目標後,個人覺得它是一個比較立足於「照顧者」的福利政策,以「照顧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增進社區支持減輕家庭負擔」為導向。其中雖有提到「老人福祉和生活品質」但是否有從「被照顧者」的角度的思維來設計此福利計畫?這可能是執政者在政策擬定時須用心思考的議題,蔡英文總統的「由下而上」施政原則不就是以最基層人民的需求和心聲為政策制定的基礎嗎?

早期以色列社區的長者即被尊稱為社群的長老,是社區的智者,公共事務的裁定須徵詢他們的意見;台灣原住民社群把部落的長者視為部落公共資產,以「我們的老人家」相稱,是社群重要的文化傳承和指導者,受到族人的尊重和關愛。台灣民間早期的「尊老敬賢」文化因政治社會的變遷似已消失無形,人權、尊嚴、使命等生命存在的基本要素可能需要在各項公共政策制定時被審慎地融入。

李 孝忠

李 孝忠

現任基督教芥菜種會研發部執行顧問,曾任台南口埤教會牧師。2002年帶著服務社區的經驗,至英國曼徹斯特大學附設神學院深造,於2005年獲得博士學位。對青年工作與家庭協談有著濃厚的興趣與專業能力,並組織「西拉雅文化協會」、「西拉雅山城合作社」、「口埤關懷據點」等機構與社區連結,共同回應包括文化認同、經濟發展、生態土地關懷、社區兒少、老人、弱勢福利照護等社區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