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子恩

炙熱8月的上午,松山區健康社會住宅(以下簡稱社宅)的一樓活動中心前有個忙碌的身影,那是社區住宅第一個自有品牌「共耕食代」創辦人詹凱毓。嬌小的她推著載有瓦斯爐、餃子餡和餃子皮、餐具以及煮水餃鍋具的小推車,陽光從周遭綠意盎然的林蔭縫隙間灑落,照亮她被汗水浸溼的臉龐。

 

採訪當天,正好是餃子聚樂部8月份的活動,詹凱毓俐落地把桌椅擺好,鋪上包水餃需要用的透明墊、做好所有消毒前置作業,隨著與會者魚貫而至,她熱情地跟每個人打招呼,絲毫沒有因為前一晚照顧感冒發燒的女兒而顯露出一絲疲倦。

 

共耕食代創辦人詹凱毓(左2)每月舉辦「餃子聚樂部」,透過食餃子、交朋友的活動,增添社區居民的情感交流 (照片來源 : 高繹豐)

 

為了孩子 意外跨足社造領域

從2018年首屆社宅青年創新回饋計劃(以下簡稱青創計畫)投入社宅裡的社區營造( 以下簡稱社造 ),到以都市園圃為場域,籌辦小農夫體驗營,再到以一起解決育兒問題為初衷而舉辦的餃子聚,甚至推出社區自有品牌「共耕食代」,詹凱毓回想起來,「這些活動的發起,真的也是無心插柳」。曾是多媒體設計師的她,在生下一對可愛的雙胞胎女兒時,正好經歷當時震驚社會的內湖小燈泡事件,帶給她極大的衝擊。

 

「這個新聞讓我發現,你不關心這個社會,它也一樣會影響你。」她觀察,因為資本主義過度地拉開貧富差距,導致中產階級也相對貧窮化,生活的壓力使憂鬱症、躁鬱症患者年輕化,人們就像一根被繃到極限的橡皮筋,隨時可能應聲斷裂,一不小心就會傷及無辜。

 

為了照顧兩個孩子而中斷工作親自育兒的詹凱毓,起初進到社宅時成立親子共學團,期望找到跟自己一樣的「同溫層」,一邊包餃子一邊聊育兒經,排解獨自育兒的孤單。「沒想到,一起來包餃子的,反而都是帶小孩的爺爺奶奶,以及社會局安置者、中低收入戶這樣的族群。」許多社會新聞中才會看到的案例,在這個混居型態的社宅中,根本不是特例。

 

詹凱毓設計的許多社造活動原先都是以育兒為初衷,沒想到意外開啟了更多社區共好的可能性,圖為詹凱毓率領社宅裡的小農夫玩育苗 ( 照片來源 : 高繹豐 )

 

因緣際會 開啟跨同溫層人際交流

這樣的狀況讓她心想:「有沒有可能用什麼樣的方式,去盡一點小小的力量,讓這個社宅更溫暖一些?」為此,詹凱毓組織「健康社宅285農耕隊」,成立共耕食代城市田園推廣小組,更與外部農藝共學社群共做共學,交流農藝知識也開啟更多跨同溫層的情感交流,人與人間的緣分也堆疊得更深了。

 

隨著社宅園圃的收成日益豐碩,一場從產地到餐桌、甚至愛心送暖的社區共好行動也開始逐步落實。絲瓜、紫蘇等共耕農友的作物入了菜,成為新鮮可口的餃子餡,餃子聚的成員們還做到關懷獨老弱勢,至今舉辦了40場以上的公益餃子關懷行動。社區鄰里們聚集在活動中心,一起包餃子、話家常,成員們雖戴著口罩,臉龐上卻是一雙雙掩不住笑意的眼睛,在這個冷漠疏離的繁忙都會中,交織成一幅充滿人情味的暖心風景。

 

「大家來試吃看看,愛吃辣的,這罐是馬告辣椒醬,這罐是蒜蓉醬」餃子煮好後,詹凱毓親切招待餃子聚成員嚐試不同口味的沾醬,同時不忘帶領大家拿著事先預留好的、三大盤未下鍋的餃子,親送到隔壁的松山老人服務暨日間照顧中心,完成這場公益餃子送餐行動。

 

她補充:「過去日照中心的長者也會一起來包餃子,增加一些失智長者的手部運動,其實是很好的交流,可惜近兩年因為疫情,才改成送餃子到日照中心門口。」雖然少了這些長者共襄盛舉,公益送暖的行動卻一樣熱情滿滿,因為餃子聚而發展出冷凍餃子,進而成為公益待用餃,在今年4月疫情開始的時候,就真正幫助到受疫情影響而在生活上遇到困難的鄰居。

 

餃子聚不只是吃吃喝喝,也為社區長者的關懷盡一份心力(照片來源 : 高繹豐)

 

社區裡的「餃餃者」們從餡料到醬料都不假手他人,「哇!這個醬很特別,配餃子也好搭。」餃子聚成員們沾起詹凱毓推薦的另一款特色醬料──香椿醬,讚不絕口地說。值得一提的是,不論是香椿醬還是辣椒醬,這些替水餃口感美味加分的醬料,背後都有自己的故事。

 

「香椿醬是來自我們社區的游奶奶,她是社會局的家暴安置戶」詹凱毓說,游奶奶最初是參加社宅綠園圃活動,療癒身心之餘,種出的香椿樹長出的葉子做成醬料,清新的口感和水餃吃起來意外地搭配;而辣椒醬則來自社宅裡的辣椒種植高手小曾,他種植的許多特色辣椒做成辣椒醬後,和游奶奶的香椿醬一樣,都成為替餃子帶來好口碑的明星產品。

 

社宅園圃農友們的作物透過愛心分享,既能成為水餃餡、又能做成醬料,在每一次的餃子聚當中,還能達到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可以說是一舉數得。然而,詹凱毓還把眼光放得更長遠。她和夥伴發現,社宅中有許多想要二度就業的家庭主婦,也有退休後想讓生活更有意義的長輩,「意識到大家都想做點事,也讓自己有點收入,於是社區品牌『共耕食代』就這麼誕生了。」

 

帶動社區微經濟的社區品牌  共好概念促成善的循環

「『共耕食代』有禮品包裝設計,更重要的是,我們的水餃跟醬料都通過了食品安全檢驗。」提到這個因為社區共耕、共享而生的品牌,詹凱毓的成就感溢於言表。為了讓「共耕食代」這個社區品牌幫助社區居民提升技能,透過共享品牌發展出自己的家庭手工,同時又能做到社區內的關懷行動,形成善的循環,詹凱毓在餃子聚活動中皆會用心介紹例如家庭手工的動線規劃、玻璃瓶脫氧真空法填入醬料等讓社區居民可以自己在家中進行小型食農加工的工序和注意事項。

 

「像這個是迷迭香瓜仔肉燥、這是黃姊分享的黃瓜做成的枸杞黃耆大黃瓜湯、這是野菜貝果、這是柚子皮做的洗潔精……」提到社區小型食農加工發展出的多元品項,詹凱毓如數家珍。她說,不只是水餃跟醬料,大家還能透過共作,不斷研發出有興趣的家庭手工,例如冷凍料理包,不只方便保存也方便社區分享,也能藉此帶動社區的微經濟,幫助社區自給自足。

 

「共耕食代」帶動社區微經濟,幫社區自給自足(照片來源 : 高繹豐)

 

從社造生手到社造好手  逐步提出社會問題的解方

從親子共學團到跨齡社群的社宅綠園圃種植養護,再到收成共享的餃子小聚交流互動,詹凱毓一步步交出社造的亮眼成績,她坦言自己也覺得不可思議,畢竟過去在社造領域是零經驗的她,也是因為青創計劃進了社宅,才開始從做中學。「我原先的工作是全神貫注對著電腦,在跨足社造後,才意外發現人與人之間可以藉由共創,一起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社宅有個好處,就是可以看到整個社會的整體樣貌,因為它真的不是像過去的同溫層。」她進一步分享,有別於一般社區園圃是針對鄰里住民,社宅因其混居型態,耕種者有許多不同類型,包括60%的一般戶,以及40%的中低收入跟社會局安置戶。不管住戶類型有多麼不同,對於社宅裡的住民來說,最無庸置疑的一大共同點就是社宅綠園圃這帖「綠色處方」。

 

社宅綠園圃成為水泥叢林中的「綠色處方」,療癒人們緊繃的身心 (照片來源:詹凱毓)

 

在這座有如水泥叢林的大樓中,以園藝治療的方式,紓解人們緊繃的身心壓力。詹凱毓於是把社區共耕的情感延伸成社團,再把共好的理念推展到極致,期望透過都市農耕的社群品牌,培力更多社區據點,一起帶動社區微型經濟,「讓每個人都能付出他的愛心,去幫助社宅內比自己更弱勢的人。」

 

她回憶,曾有一位原本認為社住宅跟自己一點關係都沒有的人,在看到餃子聚的案例後徹底改觀,認同這是一個很好的社會支援網絡。雖然社宅一次只能住6年的期限,成為眼下推動社造工作的一大阻礙,然而「共耕食代」無庸置疑地已做出社群品牌的最好示範,盼望這股由社區發生的影響力繼續拋磚引玉,讓美好的改變持續發生。

 

延伸閱讀 : 《有花園也有彩繪 熱血社造翻轉「新」永昌

 

▸▸捐款支持▸▸

☛|「芥助網」社區工作服務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