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盧明正
一群被迫拆遷的社區居民,從組成自救會「塭仔圳反迫遷連線」,經歷4年多的抗爭,終於將住了半世紀的家園保留下來;他們將街頭抗爭運動轉化為服務在地的正能量,在各路社運團體、新莊社區大學、文史工作者、教授、青年學子等情義相挺下,於2019年最後一個週六傍晚,在美華新村狹窄的巷弄裡封起街道,以「展開新ㄟ人生!鬥陣揪塭厝邊!」音樂晚會暨靜態展,宣告成立「新北市塭仔圳在地服務與發展協會」(以下簡稱「塭仔圳協會」),讓社會運動回歸於生活、公共實踐於日常,因應未來環境的改變,除了連接各方社群團體外,並以推動在地服務與社區發展為主要目標。
塭仔圳又叫塭子川,位於台灣北部是淡水河的支流,流域面積約89平方公里,分布於新北市五股區、泰山區、新莊區,原為淡水河洪水平原一級管制區,幅員相當廣大,曾被禁建5、60年,如今新北市政府將實施「新、泰塭仔圳市地重劃區」計畫,由於區內違建鐵皮工廠多達數千家,居民及工作人口有2、3萬人,區內美華新村住民邱淑雯號召社區居民及被拆遷的工廠組成自救會,經過近4年抗爭的努力,部分社區獲得排除重劃,使上一代留下的家業得以保留;至於其他零散住戶及所有的違建工廠,2020年起將面臨被執行拆遷的命運。
邱淑雯是「塭仔圳反迫遷連線」的主要代表人物,其背後還有一群默默協助的學運青年,這次宣告成立塭仔圳協會的音樂晚會暨靜態展,不乏是他們努力的成果,包括音樂舞台搭建、展覽場地佈置、晚會主持及音樂節目演唱等;靜態展內容有美華新村、瓊林北路社區、磚雅厝社區、輔大周邊及三泰路社區的舊照片等,展覽場內也播放塭仔圳過去4年來的抗爭影像紀錄,對於協會的願景與規劃也呈現其中,期待社區能夠正向發展與延續社區文化。
社運團體、新莊社大與居民共襄盛舉
前來祝賀塭仔圳協會成立的單位有大觀事件自救會、青年樂生聯盟、東海大學人間工作坊、輔仁大學景觀設計學系教授顏亮一等,他們都以個人名義來相挺。此外,新莊社區大學與自救會成員,他們走過一場又一場的社區導覽,特別是連續舉辦5年的「新莊百年願景散步節」。塭仔圳路線自第2年開始加入,至今已邁入第4年,許多參與散步節活動者,隨著工廠前輩們的腳步,逐一介紹不為人知的地景與紀實故事,讓社會大眾了解塭仔圳的昔與今。這一天,新莊社大的多名工作人員及導覽志工們也前來祝賀,期盼塭仔圳協會為社區發揮更大的功能。
塭仔圳協會成立當天,除了前來相挺的相關團體外,社區居民們及青年們有2、30人,從下午起大家開始搬桌子、椅子、搭設舞台、打燈光等,美華新村的巷弄轉角處馬上變成一個戶外晚會現場。傍晚時分,每人從家中端出佳餚擺在長條桌上,形成路邊辦桌的鄉村景象,加上青年們的吉他彈奏與演唱,熱鬧的氣氛吸引更多居民前來參加,共同祝賀成立協會的盛舉。
2019年11月27日籌備會中已順利選出邱淑雯為協會第一屆理事長,並以「在地互助及文化傳承」為協會的成立宗旨。邱淑雯表示,凡認同協會理念者,不限社區居民,只要是住在新北市的市民都可以申請加入會員。目前協會的正式會員超過30人,除了邱淑雯所屬的美華新村居民外,也有該社區之外的居民、工廠老闆、員工和社會青年加入,共同為社區發展而努力。
以在地互助與文化傳承的願景延攬人才
「當我們把自救會轉型成協會,感謝許多鄉親加入成為會員,希望大家一起來為社區做更多的服務!」邱淑雯在成立大會中致詞表示,感謝鄰里民以互助合作的精神一步又一步地走過來,終於讓大家把自己的房子給保留下來,如今成立協會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希望邀請更多的鄰居與好朋友一起來打拚,以展現社區情感與文化傳承的使命。
甫自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畢業的吳俊奇,4年前與多位大新社(大學新聞社)及社運青年一起參與「塭仔圳反迫遷連線」而與邱淑雯結下不解之緣,為應用學校所學,將自己諸多想法於社區場域中發揮,他接受理事長邀請擔任協會的秘書工作,他認為這是深耕社區最直接的作法。
吳俊奇表示,當初他與8位同學加入「塭仔圳反迫遷連線」,如今同學們多半已經畢業或就讀研究所,一路走來「共享的初衷與不變的價值」始終如一,為讓所有關心社區工作的人可以透過協會付諸行動,於是他本著向前輩們學習的態度,並融入年輕人的想法,為社區挹注活力新血。由於塭仔圳大拆遷是遲早的事,現在被保留的家園還是會有變化,他會與理監事們共同探討未來的方向,廣泛蒐集社區居民們的意見,帶領社區朝正向發展,這才是塭仔圳協會未來面臨的真正挑戰。
延伸閱讀:廢棄老屋說在地故事 邱淑雯為社區保存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