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佳楓
因應數位時代,年輕一代的閱讀習慣改變,呈現平台與內容也跟著調整,支撐營運的力量也需轉換。曾創造東勢傳奇,並獲得卓越新聞獎的社會公器獎項的《山城週刊》,於2018年12月發行40週年時,宣布紙本報停刊,將轉戰網路平台,讓許多老讀者惋惜不已。停刊的原因,是因一手包辦編、採、寫的總編輯吳國城屆齡退休,也因週刊的訂戶有百分之九十都是長者,年邁者凋零,訂戶逐漸減少,且沒有年輕一輩承接這項任務。
「我們不是放棄!而是因應時代轉換一種方式,對於這份有傳承及保存價值的刊物,我們仍會將內容集結成為專刊。」《山城週刊》社長吳鎮坤回憶40年前也是抱存著實驗的心態,卻沒想到可以支撐這麼久,而今因為時代變遷,週刊嘗試以電子報發行,希望能有年輕人的加入,讓產出者及閱聽者產生一些變化,更希望下一代可以接手週刊的發行,讓東勢區的意見傳聲筒及情感交流平台可以持續運作。
師長鼓勵返鄉辦報 40年立場不變
回顧40年前《山城週刊》的創立,也是源自於二位青年返鄉。
吳鎮坤在就讀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系之時,因擔任實習刊物的總編輯,練就一身編輯採訪的好功夫,老師歐陽醇同時也是前中國時報副社長,鼓勵他將編輯專長帶東勢區服務家鄉,因此,他找來同鄉吳國城加入行列,回到家鄉創辦《山城週刊》,當時因有學生團隊的加入,讓週刊在短短二個月內即出刊了六期,引起地方迴響。
週刊最初以八開大小、一張四版的規格發行,約有1百個訂戶,在2005年左右曾有高達3千個訂戶,每年僅收取郵資3百元。社長與總編輯二人未支薪,僅靠著房地產仲介和農藥資材維持家計,並協助週刊的穩定發行。
居民的立場就是週刊的立場,週刊不為特定的人寫報導,也不迎合任何人,只為解決居民的問題而編撰,當年卓越新聞獎的評選召集人孫曼蘋曾公開說:「它就是貼近左鄰右舍的生活脈動,還有,我覺得它是由社區居民或社區報工作者,自己來定義什麼是新聞,或者是他的讀者需要哪些資訊。」
讓在地認同 認同在地人
週刊報導內容包括東勢客家地區的各項活動、藝文、建設、鄉土、文物、農業新訊、人物專訪等,不管是地方文化活動、申請補助機會、農民栽種心得及市政問題,都是《山城週刊》關心的焦點。因為地區屬性,週刊的農業的報導特別受到居民的喜歡,除了專訪在地小農職人進行深度報導外,每星期都有果菜市場的風雲榜,讓農友參考行情,以利買賣。
曾有WTO造成進口水果衝擊、台灣肥料有意漲價、路面髒亂等問題出現,都因為《山城週刊》勇敢協助農民、反映困境,而受到公部門的重視,積極為社區尋求解決方法並改善。40年來《山城週刊》如實呈現了當地的常民文化,所報導的內容,也成了東勢人的重要歷史記錄,週刊本身也成為當地歷史的一部分。
吳鎮坤除了參與地方媒體與公共事務的推動外,同時也是大甲溪生態環境維護協會創會長、社區發展協會執行長,致力於社區及環境保護工作,更不忘網羅年輕人加入社區工作行列。東勢產業文化發展協會的總幹事傅宏彥回憶,當年他剛回到東勢區,一場天災之後,吳鎮坤邀請他參與地方工作,發現他剛回鄉創業,因此在《山城週刊》中報導他的故事。因為那篇報導,讓傅宏彥在地方上開始小有名氣,也吸引部分主流媒體的採訪,讓他可以留在東勢繼續生活,也有能力回饋在地,並帶動地方產業的發展。
地方的故事仍舊在發生,數位化10個月後的《山城週刊》,仍繼續用行動來實踐對家鄉的愛,在最近幾期的電子報中,可以看到「東勢區人口跌破五萬人!」等新聞標題,呈現出在地人口問題,卻也不乏深度報導感動人心的青年小農故事。
社區的需要一直在,週刊的功能也沒有變,只是在這個數位化的時代,面對新世代閱聽人,社區報該如何面臨轉型和挑戰?老人社區正在向年輕人招手,老字號社區報也在等待新血加入,40年後,還會有吳鎮坤與吳國城這樣的青年返鄉,意無反顧的挑起社區重任嗎?